天天看点

探访古镇之美|慈城:刻在“龟背”上的古名片

作者:交通旅游导报

粉墙黛瓦的中式建筑群,石板铺陈的沧桑小镇,郁郁葱葱的参天植株......在慈城古镇内,厚重的人文气息蕴藏在每一个目之所及的角落。

江南古城,给人们的印象似乎总是“小桥流水人家”,而慈城古镇却是个例外。趁着春光正好,一路沿着骆慈线,小编来到了宁波慈城古镇。

探访古镇之美|慈城:刻在“龟背”上的古名片

一下车,大家感慨道:慈城古镇的美,大气恢弘。

慈城,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自春秋越王勾践始筑句章城起,到唐代设慈溪县,至今已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因此被称为“江南第一古县城”。“孔庙”便是那位见证岁月变迁的“老人”,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的它,是浙东地区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学宫。经泮池,拜孔子,在孔庙里,小编走过古代文人入学的必经之路,感受到了古时莘莘学子进学的恭谨。

俯瞰慈城古镇,就像是龟背,其中解放路便是乌龟的脊梁,贯穿南北,而这条脊梁也不负众望承担起了重要的交通作用,宁波市江北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说,“以前为了方便车辆出行,我们把路面拓宽浇上了水泥,但是总感觉这条街缺少了它原本的味道,最终我们还是让它回归青石板的模样。”

探访古镇之美|慈城:刻在“龟背”上的古名片

沿着解放路一路向前,还能看到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的“慈城县衙”。县衙最珍贵的是一段唐代的砖砌甬道,这些一千多年前的砖头,呈深灰色、方形、只一指宽,一层层排列整齐,堆积起一条倾斜的1米宽的狭长甬道,是盛唐时期县衙门大堂的遗迹。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在赏景的同时,怎么能缺少美食呢?

古镇内步行街旁便是宁波慈城当地的特色——水磨年糕,独有糯叽叽的口感,小编也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听说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如今体验年糕文化已成为慈城古镇的特色旅游项目。

慈城也没有将这个宝藏古镇私藏。

为了让游客能直达慈城古镇,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特别设置了慈城站,并通过公交与轨道的无缝衔接,到达周边各村落。同时慈城镇境内沈海高速、绕城高速、国道G228过境,均设置了慈城出入口,方便游客前来欣赏古镇美景。

慈城古镇所处的江北区,是宁波“环都市旅游圈和三江风情旅游带”开发的核心区,而位于慈城古镇最近的“网红村”——毛岙村的乡村振兴,就源自周边路网的变化。

骆慈线,不仅是连接镇海区九龙湖风景区和江北区慈城古镇的纽带,还连接乡道上毛线,让“源头村”毛岙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凭借美丽的风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度转变为当地的“网红村”。

毛岙村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由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旅游业态带来的村集体经济增长幅度每年超过25%。

在毛岙村和慈城古镇公交开通后,不少游客都会在游览慈城古镇后搭上前往毛岙村的车,一览乡村风光,交通链接起了如今年轻人们向往的去处,古镇和乡村,都在现代化交通的助力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探访古镇之美|慈城:刻在“龟背”上的古名片

文字|施雨岑

编辑|王旻洁

流程编辑|陈上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