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融大V羡慕近几年退休的银行人,网友:现在银行人靠熬才有出路

作者:财经文化评论

近日,一位金融大V说,最羡慕这几年顺利退休的银行人,因为他们是目前最享受的群体,工作时获得了高收入和高福利,退休后的退休金也比较高。如何看待金融大V的言论?这种说法是否客观呢?有网友留言吐槽说,现在的银行人太惨了,主要是靠熬下去才有出路。

第一个观点,60后是最不幸的一代人也是最幸运的一代人

大陆近几年退休的人就是60后的人,而60后曾经被认为是最不幸的一代人,后来又被认为是最幸运的一代人。

他们一出生就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饿死已经是上天的眷顾了;他们的中学时代基本是在学工和学农中度过的,因此他们的知识基础非常薄弱;他们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工作以后经历了低工资,又参与了几乎大陆的所有经济体制改革,经受了所有改革开放的阵痛。

但他们又是最幸运的一代人,他们赶上了高考让自己有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经历了所有的改革阵痛但也获得了所有的改革机遇,他们经历了低收入时期但也享受了几乎所有的收入增长红利,他们享受了免费上大学、福利分房、职称职务晋升机会、行业细分红利和收入大幅度增长的红利。

从这一意义上讲,60后确实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

金融大V羡慕近几年退休的银行人,网友:现在银行人靠熬才有出路

第二个观点,近几年退休的银行是不幸的一代人,也是幸运的一代人

近几年从银行退休的人也是60后的那一代人,他们在银行体制内同样是不幸的一代人,也是幸运的一代人。

这几年顺利退休的银行人,确实经历了银行业的所有改革动荡,从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到央行、三大监管体系、六大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银行体系的建立全过程,动荡与机遇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更多的选择有的时候也是一种痛苦,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选择的后果会是什么?每一种选择都会导致不一样的代价和后果,而且很多人从非常高的社会地位逐步改革成以金融服务为主要的社会地位,从广泛受到尊重变成低三下四地求人的服务态势,转变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但近几年的退休人员无论是有一官半职的还是普通银行员工,却又都实打实地享受到了整个银行业发展的红利,并享受了整个银行业红利期的所有红利。

他们首先是享受到了银行的福利分房,很多人的第一套住房都是银行分配的,从而解决了走向社会以后的住房压力;

他们第二个红利是全程经历了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巅峰时期,虽然银行从业人员的面子在一步一步地丢失,但却完整地享受了银行从低收入到高收入、从高福利向更高的福利的全过程,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收入保障;

他们第三个优势是完美避开了银行业的内卷期,当银行这几年开始卷生卷死的时候,他们要么功成名就,要么身居高位,要么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反而都已经不用再去跟年轻人吃这份内卷的苦了。

最后优势是这些人的退休金都比较高,无论他们的职务高低,由于在岗位时收入比较高,退休以后的养老金也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企业年金要返还,养老的保障非常好。

金融大V羡慕近几年退休的银行人,网友:现在银行人靠熬才有出路

第三个观点,现在的银行年轻人与近几年退休的老银行人真的只有坏处吗?也不一定。

之所以羡慕近几年退休人员,主要是与那些年轻的银行人相比而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包括80后90后00后的银行人。

很多年轻的银行人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收入还没有退休员工的退休养老金水平高,有银行网友更是直指:我妈的退休金比我的工资还高。

有的网友调侃到:与60后的银行人相比,年轻的银行人完美地避开了银行高速发展的黄金红利期,因此遇上了降薪潮、追薪潮、甚至深度执行降薪预期;全程进入了银行业内卷的卷生卷死期,更可怕的是只会越来越卷,根本看不到什么时候能卷到头;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发展任务压力越来越大、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差,但却又赶上了延迟退休的政策,未来何时退休以及退休金如何完全不查知;与近几年退休的前辈们相比,发展红利和政策红利都没有享受到,但金融业合规监管越来越严格、费用越来越少、职位越来越少、处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真的是日落西山。

但有利就有弊,同样也是有弊端就有好处。对于年轻人来说,目前银行业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革,这既带来痛苦也带来机遇,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抓住。

银行内卷的背后逻辑是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银行运转效率的提升,同时对银行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银行员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而在目前银行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给银行员工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比如数字金融发展、数字货币的发展、科技金融的进步等都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可能;银行业发展在更讲效率的同时也更讲公平,如果你足够优秀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去把握。所以没有必要羡慕那些退休的人员。

金融大V羡慕近几年退休的银行人,网友:现在银行人靠熬才有出路

第四大观点,你不知道的银行里还有一个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群体!

实际上,银行还有一个更令人羡慕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以及农商银行都大量存在。之所以说这个群体应该是银行里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群体,是因为这个群体享受着与现职领导干部一样的工资待遇和现职领导干部70—80%的绩效,但却完全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任何任务、任何压力,甚至大多数人几乎不用再上班,是不是很爽?

有一个银行年轻员工就发出了这样的质问:银行里那些退居“二线”的管理人员还拿着以前的高工资和高绩效,而大量的基层员工却辛辛苦苦的工作还只能拿着低工资和低绩效,这样公平吗?说得过去吗?

这一银行群体的人员完全实现了人们对职场最美好的愿意,到底是什么愿望呢?让我们看看: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上班睡到自然醒,别人加班我加薪。

这种理想在银行退二线的干部人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实现,难道不会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吗?

但是一些退二线人员却不是这么认为,因为他们觉得委屈:自己当领导好好的为什么就不让干了?自己明明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拿到更高的收入,为什么要把收入寄托在别人的努力上,而且绩效还减少了20—30%?

实际上 ,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让部分达到一定年龄的领导干部退居二线是为了银行领导干部年轻化、有利于提升银行的发展活力、更大限度地提升银行的发展潜力,通过退出领导职务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机会,既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利,更对银行的发展有利,也算是三全其美。

结束语:实际上无论是对近几年退休人员的羡慕,还是对退居二线人员的嫉妒,亦或是年轻人对现在内卷的抱怨和不满,都是没有意义的,毕竟环境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我们只能因时、因事、适应才是正确的方式,适者生存不仅仅是动物法则也是职场法则,越是内卷越要找到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得进步。你处于什么现实呢?(麒鉴说银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