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争优争先争效•先锋表率】惠安王国栋:反腐也是“治病救人”

  今天的【争优争先争效•先锋表率】系列报道将带您走进2023年度“勇于争优创先”先进个人——王国栋。

“勇于争优创先”

先进个人

【争优争先争效•先锋表率】惠安王国栋:反腐也是“治病救人”

王国栋

  王国栋,中共党员,2001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惠安县监委委员、二级监察官。

  凭借多年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素养和监督执纪执法的职业操守,县监委委员王国栋坚守初心、忠诚履职、勇当先锋,在没有硝烟的正风肃纪反腐战场上冲锋陷阵,生动诠释了纪检监察干部“事经我手可放心、事经我手求卓越”的担当气魄。

打铁自身硬

百炼出精钢

  “我一直沉迷于赌博、酗酒,人生失去了方向和意义,幸好被你们抓了,是你们唤醒了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让我重新燃起了人生的希望,不然以我颓废的生活状态可能都活不过5年。”这是王国栋经手办理的一个案件中,一名涉嫌受贿的干部在被查处时由衷地感叹。

  “你本来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为何深陷违法犯罪不能自拔?”通过促膝长谈,这位干部逐渐向王国栋敞开心扉。

  “他说,他嗜赌、酗酒,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人生走偏了,经常做噩梦,导致身体很差。虽然我们让他接受了处罚,但也真正帮他回归正途,他不用一直担惊受怕,不再浑浑噩噩,至少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谈及这些,王国栋的言语之中满是惋惜。

【争优争先争效•先锋表率】惠安王国栋:反腐也是“治病救人”

  虽然是“80后”年轻干部,王国栋的办案经验却十分丰富。他曾在检察院工作过,担任县监委委员后,先后参与政法系统、知识产权领域、医药领域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十多起。

  在参与扫黑除恶破伞专项行动中,如何找到潜藏的“保护伞”成了最大难题。面对困局,他主动请缨,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层层深挖彻查,最终实现查处“保护伞”零的突破。

  在组织查处知识产权领域腐败问题中,他主动协调公安力量,从外围入手,跨省市追捕行贿人,成功查获我县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受贿案件。

  在医药领域反腐败专项整治中,他结合医疗行业的特点,梳理出案件定性定罪及取证难点等共性问题,成功留置4人,查处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在全市专项工作中名列前茅。

  在纪检监察战线上,王国栋依靠敏锐的洞察力找准突破口,制定周密的审查调查方案,通过高质量案件查办,成功追回赃款近千万元,荣获惠安县2023年度“勇于争优创先”先进个人。

治“病树”

更得拔“烂根”

  王国栋是名副其实的办案能手,但于他而言,“抓人”并不是他办案的目的。

  “把人送进监狱,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会分析研究这个人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触及他的内心,让他幡然醒悟。”王国栋说,很多人刑满释放之后,还是跟他成为了朋友。这也印证了他一直以来的主张,正风肃纪不是对抗较量,反腐倡廉也是“治病救人”。

  他对每个案件都反复推敲琢磨,对待每个被调查对象都像朋友般推心置腹。由他经办的案件,从未被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均被法院作有罪判决,被调查人全部认罪认罚。

【争优争先争效•先锋表率】惠安王国栋:反腐也是“治病救人”

  为了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他非常注重案后整改,善于思考人性之外机制的漏洞。他会通过深入剖析案件背后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对症整改、堵塞漏洞、形成长效机制。

  在查处知识产权领域方面腐败问题中,他发现专利奖补制度存在不规范问题,及时督促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举一反三,梳理完善制度,加强审核审批,杜绝财政资金被违规骗取的风险。

  在查处政法系统案件中,他督促相关部门修改完善制度三十多项,开展案件警示教育十多场次,全县政法系统的风气得到明显的改善。

  “案件办结不是终点,制发监察建议书、制作警示录、拍摄廉政教育片,以此警醒更多人,才能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王国栋认为,只有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让“老问题”逐渐减少、“新问题”难以蔓延,才能营造全社会崇廉拒腐的风气。

盼青蓝相继

愿薪火相传

  作为审查调查组组长,王国栋格外重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不但身先士卒,还能知人善用,结合专案组成员的特点和专长,扬长避短,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对于办案经验不足的年轻干部,他经常细致入微地指导大家分析研判线索、拟好谈话提纲,时常提醒大家要将监督贯穿于审查调查工作始终,并强调要有“成案意识”“系统思维”。

  这些年来,他“以战代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业务骨干,“传”出了智慧、“帮”出了成长、“带”出了文化,锻造了一支纪法精通、作风过硬的专业团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

  “我参加工作3年多,一开始不太熟悉业务,没有方向,会比较迷茫,在王委员的带领下,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现在基本能胜任岗位职责,他的确是很用心地在培养我们。”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杨文豪表示。

  同为王国栋的“徒弟”,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林毅强告诉记者,“我们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经常要在异地长期驻点取证,工作强度比较大,王委员都是亲自带队,对我们也比较关心照顾。平时他也会不定期组织案件探讨会,提高我们的案情分析能力。对我们来说,他是前辈,是兄长,也是战友。”

  深耕办案多年的王国栋如今还在坚守岗位。“你为什么而坚守?”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王国栋没有马上给出答案,直到采访的最后说到“传帮带”,王国栋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坚守的原因。“因为办案的人手是严重不足的,很多都是新同志,我想把这一批人带起来。”

  也许是责任心使然,没想过“为什么”,只知道“怎么做”。王国栋在敬业奉献中树立了年轻一代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记者 | 王梅馨

编辑 | 连云倩

责编 | 杨镇堂

审核 | 林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