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Kimi“颠儿了”以后:国产大模型危机感重重

Kimi“颠儿了”以后:国产大模型危机感重重

阿尔法工场

2024-04-08 09:20发布于北京阿尔法工场官方账号

作者 | 竹芒

来源 | AI新智能

导语:受Kimi影响,百度的文心一言和阿里的通义千问,用户访问量大幅下滑,降幅分别达到33.42%与45.05%。

此消彼长

问世以来,Kimi就在不断“吊打”国内各大厂AI模型。

Kimi“颠儿了”以后:国产大模型危机感重重

根据券商监测数据,截止3月25日,Kimi的网页端、APP端的用户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突破历史新高,分别达到了79万和54万。叠加小程序用户量,全端总DAU显著大于225万,或已超越百度(BIDU.O/9888.HK)旗下大模型文心一言的233万。

而半个月之前,3月10日,Kimi的全端DAU刚刚突破120万人。但其实早在2月,Kimi的用户访问量就已达到305万,相较1月超翻倍增长。

与此同时,百度的文心一言和阿里(BABA.N/9988.HK)旗下的通义千问两大TOP2玩家,用户访问量则大幅下滑,降幅分别达到33.42%与45.05%。

数据屡破新高下,Kimi的一举一动也被大厂关注并模仿。

Kimi是月之暗面推出的对话式AI产品。3月18日,月之暗面宣布Kimi支持200万字的无损上下文输入。而在半年之前,去年10月发布时,Kimi可支持的无损上下文输入长度仅为20万字。

因此,大模型的“长文本能力”也受到大厂关注,甚至被认为是大模型竞争的重要性能指标。

3月22日,通义千问升级,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1000 万字的长文档处理功能;360的智脑正式内测500万字长文本处理功能,该功能即将入驻 360AI 浏览器。

文心一言也宣布将于4月升级,届时也将开放长文本能力,文字范围预计将在200万-500万。

据笔者了解,不少业内人士却并不看好这些大厂的“东施效颦”。他们认为,Kimi在长文本领域的领先身位,并没有那么容易被超越。

或许正因于此,今年2月,在月之暗面最新一轮融资中,阿里作为领头方,其投资额度的百分之七八十,被置换成算力服务。 

kimi的灵魂

互联网大厂,集中了各领域的技术顶尖人才,但鲜有像Kimi这样的“明星员工”。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是Kimi团队的灵魂人物。他拥有清华和卡内基梅隆背景,本人是长文本领域专家。

在过去五年内的自研语言处理(NLP)领域,杨植麟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华人学者引用排名中,杨植麟的学术论文位居前10,在40岁以下排名第一。

在读博士期间,杨植麟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Transformer-XL和XLNet两项工作,在谷歌学术上被引用近两万次,并在多个NLP任务上取得了当时的最佳效果。

Transformer-XL成为首个全面超越RNN的注意力语言模型,XLNet则在20项顶级会议中获得最佳论文提名。

杨植麟以及他的团队,创造了Kimi表现优秀的无损压缩技术。这种技术可减少参数对存储的需求、推理的算力,以及数据传输的带宽占用,从而高效率无损处理百万级的长Token。

而为了快速赶上长文本热潮,其他大厂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

查看原图 59K

  • Kimi“颠儿了”以后:国产大模型危机感重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