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培养孩子的财商,先做自律的父母,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作者:弥苴白尼

我的上一篇公众号文章《财商认知的觉醒:《富爸爸穷爸爸》中的打破常规》阅读量突破了三位数,且读者多为男性。

培养孩子的财商,先做自律的父母,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我想大家可能对财商这个话题更为感兴趣,所以今天我把自己关于财商和自律的一些思考分享给你,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参考和启发。

罗伯特·T·清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写到:能否自律是将富人、穷人和中产阶级区分开来的首要因素”。

M·斯科特·派克说:“自律的人,因为能看到长远价值,而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延迟满足,从而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对现在的自己严格一点,当自律变成一种习惯,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喜欢运动的人应该比较熟悉Keep的这句广告语“自律给我自由”。

自律,是一个重要的个人品质,可以提高效率、增强自信、改善健康、培养良好习惯、增强人际关系、实现长期目标等。

通过培养自律,我们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生活,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培养财商的过程中,自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的财商,先做自律的父母,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财商,先做自律的父母,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01

什么是财商?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认为财商是来自财务教育的财务智力,具有高财商的人可以钱生钱。

财商包括会计(懂财务知识)、投资(能让钱生钱)、了解市场(懂供给与需求及市场条件)、法律(风险防范)四个部分。

我理解的财商就是拥有一种积极地创造财富、合理地分配财富、耐心地增值财富的自律能力。

积极地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各种合法的收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合理地分配财富:开源节流,但不是过苦行僧般的生活。知道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非必需品”,注重二者的比重。

耐心地增值财富:强调与时间为友,在不断的增厚本金的前提下,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时间和复利中实现财富的增值。

02

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财商

我们的财务知识是由家庭教育来实现的,家庭的对金钱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财商。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认识误区:家长回避与孩子谈钱,认为孩子就应该好好读书,谈钱太市侩。

这样的想法,在我小时候是很普遍。

那时有个要好的朋友,说出了惊天之言。她说,她长大了,要嫁个有钱人,才不嫁穷鬼。在场的小孩,听得一愣一愣的,内心却觉得怎么这么的贪财。

长大后,有了一些阅历,方觉得,她想表达的应该是婚嫁要门当户对的意思。

那时,她的家庭条件,是我们一众小孩中比较富裕的,家庭提供的平台不一样,接触的自然也不同,认知也不在同一水平。

03

先做自律的父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得到、做得好,无形的影响比有形的教育效果更佳。

在财商培养上,先做自律的父母,做好表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养成记账习惯:每月收支及时记账,了解家庭财务状况,控制不必要的开支。

记账工具可以是记账笔记本、电子记账本,自己用着得心应手就可以。

我从读书时就习惯用笔记本记账,到现在家里已经积攒了好几本账本。它是账本,也是一种回忆。

现在,我更喜欢用电子账本,可以关联队友共同记账,做家庭收支账本。所有收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养成预算习惯:根据上年的月均支出、年支出情况以及下一年可能有大额支出等,做下一年年支出、月支出预算。

以前记账,我习惯去看实际收支,但是家庭支出中都是必要支出,没有可消减的事项。

从今年开始,我把记账本上预算功能利用起来。设置好年收支出总预算,再设置预算类型。

这样,每个月只需查看已用和可用,账本信息一目了然,及时了解家庭收支预算还剩多少额度,是否需要改进。

(3)认真执行孩子的储蓄方案:过年红包、积少成多的零钱、亲朋好友给娃的见面礼,都给孩子放到成长基金里,每一笔钱都做好收支记录。

从我家孩子出生开始,我就给她专门开了张零存整取的卡,存她的收入。

那时,常被推荐类似教育金的保险,18岁后可以领取多少,大学毕业又可以领取多少。

因为不懂不投的理念,所以一直也没放心上。我喜欢看得见摸得着,自己可控的方式。

后来,经过学习和不断的真金白银的试错,我知道了自己擅长的方式和风险承受能力。

我把孩子的钱买了低风险、中风险的产品做成成长基金组合,以便实现财富的增值。

(4)年底跟孩子交流、反馈她的钱的现状:根据收支流水和年底结余,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钱放在哪里,自己有多少钱。

培养孩子的财商,先做自律的父母,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钱能带来的安全感,不是大人才有的专利,也会让孩子不那么看重钱,乐于分享。

有朋友跟孩子开玩笑说,你妈妈把你的钱用完了。孩子会很自信的说,我知道我的钱在哪里。

孩子听说奶奶要给她买东西,也会主动拿自己的钱出来,告诉奶奶可以用这个去买。

慢慢长大,她也会规划自己的零花钱,哪些用于买自己心仪的东西,哪些可以买个零食,哪些可以放存钱罐积块凑百。

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不贪财、不沉迷于钱、不乱花钱,知道长大后要靠自己去养活自己。

04

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为激励孩子养成好习惯,同时兼顾零花钱自由支配权的行使。

跟孩子商议,且征得她同意后,我们共同制定一份日常打卡计划,经双方署名后生效。

这样坚持好习惯的依据就有了,不能按计划行事,那么扣除相应的金额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不能生气。

培养孩子的财商,先做自律的父母,再培养自律的孩子

具体的考核原则:

一、不是给奖励才做,不给奖励不做;

二、奖励的目的是培养好习惯;

三、给予自己决定如何支配零花钱的权利。

(备注: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均由家长支出)

日常打卡可以用好习惯赚取每个星期30元的零花钱。

零花钱可用于购买零食、书籍、自己想购买的东西,也可以把未使用的钱存下来作为大学毕业后创业的本金积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为普通人,普通家庭,我们能为孩子考虑的就是让她将来能有能力养活自己,能按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做或者不做。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的话,记得「点赞、收藏」,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