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司马懿,三国时期的重量级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谜团。然而,尽管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却有一种观点在历史长河中愈发引人瞩目:司马懿早年竟然也被视为忠臣?

在司马懿的早年生涯中,他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与忠诚。然而,对于他的忠诚与背叛之间,历史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时的局势与他的个人选择,成为了历史评价的焦点。更让人疑惑的是,曹丕在世时,司马懿为何不趁机篡位?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一、非常之子

在东汉末年的动荡时期,有一个家族因其显赫的门第而广为人知——河内司马氏。这个家族世代为官,累积了巨大的财富和声望。而在这个家族中,又诞生了一个被称为"非常之子"的孩子——司马懿。

从小,司马懿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颖和才华。他不仅熟读经典,还对军事战略有着独到的见解。这种出众的天赋,让他在同龄人中备受瞩目。然而,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份天赋将会引领他走上一条怎样曲折的人生道路。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司马懿出生于一个显赫的世家,这为他的未来铺平了道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世家子弟往往能够凭借家族的声望和资源,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司马懿,作为家族中的"非常之子",更是备受关注和期望。

然而,司马懿并没有满足于仅仅依靠家族的荫庇。他自己也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才能和抱负。从小,他就表现出了对政治和军事的深厚兴趣,并在这些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这种天赋,不仅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也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司马懿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成为一代枭雄的潜质。他不仅拥有出众的才能,还有着强烈的权力欲望。这种野心,在他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将成为推动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二、英雄气概

公元201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从此一统中原。作为一个有识人之明的领袖,曹操自然注意到了司马懿这个"非常之子"。于是,他遣人前去邀请司马懿加入麾下。

然而,当时的司马懿并没有贸然答应。他清楚地意识到,虽然曹操已经占据了上风,但天下局势依旧混乱不堪。作为世家子弟,他必须谨慎行事,以免日后受到牵连。于是,他便借口身体抱恙,婉拒了曹操的邀请。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就这样,曹操和司马懿的初次邂逅就告一段落。但曹操显然没有放弃,在七年后的公元208年,他再次向司马懿发出了邀请,并下了最后通牒:"他若不来,就把他下狱!"

面对曹操的威逼利诱,司马懿这次没有再推辞,毅然决然地投奔了曹操麾下。从此,他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曹操之所以如此执着地邀请司马懿,无疑是看中了他的才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够拥有出众的军事和政治才能的人,自然备受各方势力的青睐。而司马懿,正是这样一个人才。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然而,司马懿在最初并没有贸然答应曹操的邀请。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谨慎,也反映了他对当时局势的清醒认知。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他明白自己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很可能会遭殃。

但最终,在曹操的再次邀请和威胁下,司马懿还是选择了投奔曹操。这一决定,也标志着他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从此以后,他将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员,并在未来的岁月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三、权力游戏

加入曹操麾下后,司马懿很快就凭借过人的才华脱颖而出。他不仅帮助曹丕处理政务,还成为了曹丕最信任的智囊。可以说,在曹丕的心目中,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然而,曹操却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在临终前,他曾对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这句话是对司马懿野心的一种预示。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曹操之所以会对司马懿抱有戒心,是因为他洞察到了司马懿内心的野心。作为一个有识人之明的领袖,曹操自然能够看穿司马懿的本质。他明白,司马懿虽然表面上忠心耿耿,但内心却怀揣着无法满足的权力欲望。

在曹丕的时代,司马懿得到了重用和信任,这是因为曹丕也看重了他的才能。但是,一旦曹丕去世,新任皇帝曹叡对司马懿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曹叡显然对司马懿的野心有所警惕,因此将他边缘化,只给予一个闲职。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这种处境的转变,让司马懿感到十分沮丧和不满。作为一个有着强烈权力欲望的人,他怎能容忍自己被边缘化?于是,他开始暗中积累势力,等待时机的到来。

从这一点来看,司马懿的人生轨迹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从最初的忠心耿耿,到后来的狼子野心,这种转变无疑是由于权力的诱惑。权力,成为了他内心最强烈的渴望,也成为了推动他前进的最大动力。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四、伺机而动

被曹叡边缘化的司马懿,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野心。相反,他开始了一场漫长而谨慎的积蓄势力的过程。他明白,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光有才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基础。

于是,司马懿开始暗中培养自己的门生和军队。这些人将成为他未来掌权的重要力量。同时,他也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个时机终于在公元239年出现了。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曹叡去世后,曹魏王朝陷入了一个权力真空期。新任皇帝曹芳年幼无知,只能依赖大臣辅佐。而曹爽则趁机专权跋扈,成为了司马懿的主要对手。

这正是司马懿一直在等待的时机。他迅速动用自己积累的势力,发动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通过这场政变,他不仅消除了曹爽这个障碍,也彻底掌控了曹魏王朝的大权。

从此以后,曹魏王朝名存实亡,真正的主人变成了司马懿。这个曾经被边缘化的人,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实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野心,成为了一代枭雄。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五、挺而走险

司马懿发动这场政变,是一次挺而走险的行为。他明知曹爽对自己存有戒心,但仍然选择了以诈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障碍。这种手段,是非常狠辣和残酷的。

但是,对于一个拥有强烈权力欲望的人来说,这种手段似乎是必要的。司马懿清楚地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不择手段地消除所有的障碍。而曹爽,正是阻碍他登上权力顶峰的最后一个人。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因此,在这一关键时刻,司马懿选择了铤而走险。他利用郭太后的名义,控制了武库和城门,然后又以"诚恳"的态度去"劝降"曹爽。这种手段,是极其狡猾和阴险的。

但是,这一切的结果,却是司马懿彻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开启了自己的统治之路。从此以后,曹魏王朝名存实亡,真正的主人变成了司马懿。这个曾经被边缘化的人,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实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野心,成为了一代枭雄。

这种手段,是极其残酷和不道德的。但是,对于一个拥有强烈权力欲望的人来说,似乎这就是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司马懿的故事,是人性中最黑暗面的一个缩影。

为何有人说,司马懿早年也曾是忠臣?曹丕在世时他为何不篡位?

结语

司马懿的一生,见证了一个人如何从最初的忠心耿耿,逐步转变为狼子野心。他有着常人难及的聪明才智,但同时也怀揣着常人难懂的权力欲望。他耐心等待时机,精心布局,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往往是人性中最原始、最黑暗的一面。它能够迷惑人心,扭曲人性,甚至让一个人抛弃最初的理想和信念。但与此同时,它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性中最高尚、最纯粹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