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作者:风云锐评

如果要论反腐的力度,恐怕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够比得上明朝。但尽管朱元璋动用了各种各样的重典治贪,但是明朝的腐败却从没有信息过。当今时代,面对很多腐败现象,大多人都非常愤怒,甚至有人提出了贪污50万以上就判处死刑,但是在我看来,别说是50万上以,就是10万以上也治不了贪污。因为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在巨大的权力漏洞面前,贪污腐败永远是一道顽疾痼疾,是永远也不能清除的。也许有人会因此而心灰失望,其实大可不必,毕竟只要是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贪污腐败,只不过是情形的轻重而已。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比如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新加坡是廉政的典型,但是你以为新加坡就没有腐败么?非也!只不过大多数腐败现象都掩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而已,然而就在最近,号称世界最清廉国家之一的新加坡也曝出了贪腐行为,一位名叫易华仁的交通部长被指控索贿、涉贪38.4万新元,罪名达到了27项。所以说,腐败是多种因素形成的,也是人性所决定的,只要有适合的土壤,腐败就一定会生根发芽。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并不是要把腐败现象杜绝,而是要尽量不给腐败提供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反贪腐这个其实很容易,你一个官员拥有工资以外的巨额财富,如果你解释不清楚,这就是贪污,那就抓你!”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也正是如此,世界上一些腐败相对严重的国家大多都没有实行财产公开制度。我们要注意,这里的贪污并不是单纯指的是体制之内,体制之外同样存在。可以说,只要是存在利益交换的环境,只要存在权力使用过程,都极有可能产生贪污腐败的现象。大到一些官员,小到一些高速公路收费员,甚至一些小区的保安都极有可能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大凡权力产生的地方,就会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国家近年来一直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设计和执行这些制度的人是谁,他们有没有私心,有没有自己想法?因此,在治理腐败问题上,制度是关键,但是设计制度的人和监督制度执行的人更关键。正因为如此,如果想要真正想了缓解一些腐败现象,其实在我看来其实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一是要看谁来设计反腐败相关的制度。

由现在的情况来看,制度的设计大多数由一些专家所提出的建议,最后综合所有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种制度原先是非常好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专家的选取上不够严谨,这就容易导致后面的事情出现了巨大的偏差。我们大家都知道,现行的专家虽然范围非常之广,涉及人员面也非常之大,但实际上都是由各行各业的精英群体组成,里面即使也有一些代表普通老百姓的,但是数量少得可怜。正因为如此,这些专家群体设计出来的制度肯定不会太全面,再直白一点就是不会太公正,至少对很多底层老百姓看来,不够公正。这是一个权力博弈的结果,非常完善的制度设计肯定不能通过,因为赞成这样制度的人数并不多;反而是权衡各方利弊(但是很少有权衡底层群众呼声)的制度设计才能通过,这其实就是目前大陆的现状。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那么如何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呢?我有一种想法,如果让一些在校大学生在设计这种制度,我个人认为相对要公平一些。毕竟在这些大学生心目中,由于暂时还没有接触到社会的黑暗面,被社会影响较小。也可以说他们往往是最理想化的,带着这种最单纯的理想,很容易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也更容易能够站在国家与民族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说,如果让他们来设计一些反腐败制度,我个人认为能够更纯粹一些,也能够更加公平公正一些。这些制度设计出来之后,不能交由某些“专家团”来评审,必须发到网络上由全国人民群众一致来进行评审,综合最后的意见,我相信这样的制度才会更加完善。当然,在此期间一定要避免一些专家教授意见的影响,更要避免一些既得利益群体雇佣水军的影响。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二是看谁来监督反腐败相关的制度。

其实我前面的文章说过,只有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才能保障一些制度政策的落实。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实,如果中间被人为的改变,那也就是一纸空文。大陆现有的监督制度其实以纪检监察监督为主,以巡视巡察监督为辅,群众监督极少,只有极个别的腐败现象是被群众举报出来的。而这种监督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纪检监察自身的监督只能完全靠自觉或者上级察觉,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举报。但是这种现象极少出现,并不是没有出现相应的问题,而是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大多数都被故意忽略了,或者是怕自身受到波及。因此,仅靠这些监督手段是远远不够了。还需要加大群众的监督力度,一方面,国家应当高度重视举报平台的建设,对于群众举报的问题,不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要做到有举报必查。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与此同时,所调查的结果不必公开,只需要对举报人公开,并提供可查询通道就行,以减少对被调查人的影响。一旦查实之后,就可以对社会进行公开,并对举报者提供相应的奖励措施,当然对举报人的信息决不能公开,以防打击被打击报复。如果一旦出现诬告陷害的情况,也要进行反向调查,如果没有恶意,就跟举报人说明情况;如果举报人坚持诬告陷害,那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有权力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反腐败情况公示,对于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复,对群众提出的质疑要认真澄清。只有把社会监督提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才能有效发挥监督的真正作用。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深刻的提到过,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也冒着杀头的危险。所以对于腐败来说,其实也是同样,只要有巨大的利益诱惑存在,只要有权力的因素在作怪,腐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并不是制度的原因,而是人性的原因所导致的。就像世界上违法犯罪的事情尽管处罚的非常严厉,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违法,如果按照处罚的严厉性,有的违法行为都够判处无期或者死刑了,比如毒品的问题,但是仍然还是有很多人甘冒杀头的风险从事这样的犯罪行为。因而,单纯靠制度来设计也是不能清除这样的现象,只有缓解或者减轻,而如果我们能够实行全民财产公开制度,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就像玩游戏的积分一样,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慢慢为自己积累积分。通过作弊的方式获得的积分,系统也不会认。

为什么重典无法反腐?原因其实有两个:谁设计的?谁来监督?

尤其是在大数据发展如此之快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只要进行财产公开和定期统计即可。对于一个阶段内增加的财产,要能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统一上交国库。对于没有登记在自己名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隐藏的财产,又不能说明来源的,一律按贪污腐败或者不正当财产来处理。一旦所有人冒着风险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利益时,我相信这种贪污腐败的现象就会减少;也只有彻底斩断了这中间的利益链,才能从根本上打击到腐败现象。当然,财产公开只能预防财产上的贪污腐败,但除了经济腐败还有其他腐败。比如用人腐败,比如权色交易等等。我相信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有了群众监督,很多不合理的现象都是无处遁形的,大家觉得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