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作者:阿胖读书

几乎所有人都很好奇,那些真正厉害、聪明的人,行为模式上到底有什么不同?但凡我们能窥见一两点,再落实到自己身上坚持一段时间,人生可能就改变了!

我坚持写作5年,收入也因为读书写作翻了10倍以上,我个人成长有一定的经验,再加上我平时特别喜欢研究那些厉害的人的智慧,有机会的话,我经常还会去找那些自己能接触得到的厉害的人去吃饭聊天,我把这些年的经验做了一个结合、筛选,再融入巴菲特的智慧,提炼出了那些真正聪明、厉害的人,这辈子专注的3件事。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背景、认知都不一样,这3件事,或许没法彻底改变所有人,但这3件事,一定能给每个人都至少带来一些启发,这点信心我还是有的,这些启发,可能就是改变人生的开始。

巴菲特就不用我过多介绍吧?毕竟他“股神”的名号实在是太响了,我们就直接上正题来聊干货吧!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花大精力在“输出”上

巴菲特和芒格,被称作行走的书架子,他俩每天要看大量的书,但他们不仅停留在看这一步,他们每天对内对外都会进行很多交流,这个过程,就是输出的一种。

像我们平时和朋友聊天,工作上的汇报、写的简历、工作总结,也都是输出的一种。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花大精力在“输出”上呢?互联网特别发达,导致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多人每天都会接受大量的信息,有些人也会花很多时间刻意的去学习。

但我要说句残酷的话,一个人如果只是纯粹的学习,而不去输出,学了都是白学,我们接受的信息、学习的知识都很难变成我们的“血肉”。

写作是很好的输出方式之一,我自己也坚持写作了5年,所以我就拿写作来和你举例。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比如我学到了一个很牛逼的写作技巧,别人说得非常透彻,我认真看完了,觉得自己肯定懂了。

但如果我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去表达这个牛逼的写作技巧,我就会发现卡壳的了,好像这里感觉不对劲,那里又感觉不对劲。

为了让表达更加准确、清晰,我会更努力的思考、分析和总结这个牛逼的写作技巧,反复进行这个过程,我就能真正掌握这个牛逼的写作技巧,而不是写作之前的一知半解!

你看,这就是输出的作用,强制我们更深入的思考、总结某些事,实现真正的掌握。

你可以看完阿胖的这篇文章就开始行动,这里我推荐大家用写作这个方法去输出。

写作不一定是要写几千字的文章,几十个字的朋友圈,也算写作。

你可以立刻开始把自己近期学到的某些知识点,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不要排斥碎片化知识

学习系统知识,固然是好的,能大大增加我们的学习、理解效率,很多人因为这点,变得非常排斥碎片化知识,千万不要,碎片化知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的方向。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刚毕业的时候,我非常的迷茫,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

因为我的工作是财务相关的,和大学专业对口,但那时候没用太多的自主选择意识,全靠家人选的,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每天上班都很不开心,所以我觉得自己至少需要找到一份做起来还算舒服的事业。

但是我啥都不懂,完全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所以我就疯狂学习碎片化知识,快速补全我认知的广度。

在一次学习中,我接触到了“自媒体”,我觉得这份工作的收入、工作模式,我都很喜欢,一台手机、电脑就可能月入过万,并且还很自由,想写就写,不想写,就可以不写。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我就因为这次接触,真的入行了自媒体,一做就是5年,收入也翻了10倍以上。

碎片化知识,吸收效率肯定是不如系统知识的,但他的优势就在于内容少,学习速度快,当我们迷茫,没有明确选择,或者手头的事已经比较稳定,想要寻找新方向的时候,碎片化知识就很关键,这相当于就是广撒网,用最快的速度,接触大量的新认知,这样就有可能接触到符合我们心意的那一个!

碎片化知识学习的渠道有很多,互联网就是很好的一个工具,但我不建议大家长期在信息流平台学习碎片化知识。

有一个词叫“信息茧房”,这些地方会给我们推荐我们喜欢的东西,慢慢的,我们就只会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就没法接触到更多多样化的认知了!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专注自己的能力圈

这个观点已经被多次提过了,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提一次,因为多提,才能更容易记住,毕竟这点真的很重要。

而且很多人提了这个观点,但都没有说得特别详细,我自己最近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所以有必要再提一次。

巴菲特大多数时间都在做自己能力圈里的事,就比如他的投资,那些新兴科技公司,刚开始他一般是不投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觉得自己看不懂!

能力圈里的事,都是我们能做到,做好的事,越靠近能力圈边缘,我们花费的精力会越多,但最终的结果,即便都是能做好!

做自己能力圈里的事,我们会更容易得到正反馈,因为容易做到,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挺行的”,这就是树立信心的一个过程,有句话说得好:让一个人自信,就让他去做一些他能做到的事

一件事如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法轻易的做好,甚至会总是失败,频繁失败,就会让我们慢慢变得没有自信,等我们没自信了,即便是做自己能做好的事,都会受到影响。

巴菲特的智慧:真正聪明的人,一辈子只专注做3件事

很多人说到这就结束了,但这里还有很多细节要明确。

能力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一个人不是一辈子就做现成的那几件事不就得了吗?

我们要适当的做一些超出一点点能力圈的事,这些事我们可能能做成,可能做不成,但做成了几次,我们的能力圈就能扩张了,能力圈自然是越大越好!

分享就到这,我是阿胖,做自媒体5年,日更5年,靠读书、写作一年多的时间从月薪3千到月入3万,分享让我成长的关键思维、认知,帮你重塑大脑,成为超级个体,打破人生迷茫,少走10年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