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报道

自1896年四川大学诞生以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直伴随着时代发展,成就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的李劼人、吴虞、吴芳吉,还是作为学者的刘大杰、林如稷与华忱之,都先后在创作与学术的领域中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为了集中展示他们的学术实绩,不断传承其治学精神,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从2020年起,陆续编辑出版“四川大学学术群落·中国现当代文学卷”丛书。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研讨会现场

4月7日上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与川大学术群落的建立”学术研讨会在川大望江校区举行。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工作的多位教授、学者,以及从该学院毕业的相关学者,来自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相聚一堂,围绕这套丛书展开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样一套丛书的策划、出版,意义非凡。

首批五位学者入选

治学领域包括鲁迅、郭沫若、川剧等

该丛书入选者(首先入选的是一批贡献突出、目前均不在岗的前辈学人)每人一册,重点编入作者在不同学术时期最有代表性的、社会影响最大的论文或专著选段,少数有历史意义的文学创作文字也酌情作为附录收入,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学术活动的历史语境。另有论述性的学术总结置于文前,著作年表殿于集后,以供读者参考。为了确保学术质量,即请“特约审稿人”曾绍义教授审读本卷各集全部文稿,并对其具体内容负责。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研讨会现场

目前已由巴蜀书社出版的第一批5本书包括《中国文学论:华忱之学术文集》《中国现代文学论:易明善学术文集》《中国川剧艺术论:邓运佳学术文集》《中国现代文学论:王锦厚学术文集》《中外文学论:林如稷学术文集》 。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中国文学论:华忱之学术文集》

这五位作者在各自领域内都是卓有成就的学者。比如林如稷(1902——1976)是四川资中人,早在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有白话小说发表在《晨报》上。1923年,赴法国里昂大学、巴黎大学法科学习。1937年,执教于四川大学。1950年,在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语言系任教授,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他是受到鲁迅亲自提携的“文学青年”,其进行的鲁迅研究与唐弢、王瑶等人几乎同步。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论:易明善学术文集》

王锦厚1937年生于成都,祖籍四川奉节(今重庆),1964年由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重返西南师院任教。1978年调至四川大学,曾任四川郭沫若研究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郭沫若学刊》主编等。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中国川剧艺术论:邓运佳学术文集》

邓运佳1941年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白沙乡农村川剧戏班鼓师之家。1958年考入合川二中,参与组织中学生川剧队。196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教学任务、科研方向为川剧研究和中国戏曲研究。出版《川剧艺术概论》《中国川剧通史》《中华梨园一枝花·川剧艺术》《中国戏曲广记》等学术专著和《川剧剧目辞典》(任副主编)。

华忱之(1914-2002),北京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历任四川乐山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厦门大学中文系、华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调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专著《孟东野诗集》(收入他编写的《孟郊年谱》和《孟郊遗事》)、《顾亭林诗文集》(收入他校辑的《蒋山佣残稿》和《亭林佚文辑补》),后者被认为是“现存《顾亭林诗文集》中最为完备的一种”。

易明善,1934年4月出生,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 人。195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63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文艺理论研究生班。出版学术专著《刘以鬯传》《香港文学简论》《梁凤仪财经小说论析》(合著)等。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论:王锦厚学术文集》

承袭百年传统夯实“川大学派”根基 “川大学术群落”丛书推首批5部作品

《中外文学论:林如稷学术文集》

精选各个历史阶段卓有建树的先贤著述

形成对“川大学派”百年传统的系统总结

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版图上,四川大学留给人们的印象常常是古代文化的研究,包括“蜀学”传统中的中国古代史、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研究,新时期以后兴起的比较文学研究也拥有深刻的古代文学背景,“其实,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学术研究也与四川大学渊源深厚。”李怡写道,“作为西南地区历史久远的高等学府,四川大学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化、聚合与重组过程,众多富有历史影响的知识分子都在不同的时期与川大结缘,构成‘川大文脉’的一部分。例如四川省城高等学校下属机构的分设中学堂时期的学生郭沫若与李劼人,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时期的学生巴金,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受聘教师叶伯和……作为学术与教学意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在川大早早生根。”

这套丛书的序言中,川大文新学院院长、学者李怡梳理了这套丛书出炉的背景情况、宗旨意义等。他首先提到,2018、2019年,四川大学领导多次提出了建设“川大学派”的问题。如何在承袭百年传统的基础上砥砺前行,是四川大学学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为此,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组织了能够反映各个学科学术发展的大型丛书,精选在各个历史阶段于不同学术领域卓有建树的先贤著述,分别以“四川大学学术群落·xxx卷”的系列方式陆续推出,以期能够形成对百年传统的系统总结,为新世纪“川大学派”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夯实根基。“中国现当代文学卷”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