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作者:秦岭墨海牛饮

三余字画 >《待分类》

2024.04.04 山东

关注

今人书法与古人书法相比,最大的不足在于笔法的缺失,书写时直来直去、缺乏变化,一字万同、千篇一律,这样的作品看几遍以后就会索然无味,临摹几天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对于初学者,它们易于入门但不适合长练。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古人书法,尤其是明清以前名家宗师的字,用笔极为丰富,往往能一条横画就包含着数个动作,例如凌空取势、起笔时的藏露、顺逆以及落笔之后的提按、衄挫、调锋等,可学的东西非常多,常看常新。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人们常说“取法乎上”,以古代名家笔法为圭臬,正统且可靠,学习以后不容易走入歧途。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名家的字不适合初学者,难度太大,最典型的就是“二王”。作为魏晋笔法的正统,学王羲之、王献之的人很多,但能学到精髓的很少。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学界认为,学“二王”应先有一个“跳板”,而这个“跳板”就是赵孟頫。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的顶级名家,甚至有“行书非二王不压子昂”的说法。他毕生以晋唐法度为根基,高举“复古”,他临摹二王帖,做到了“如灯取影,不差分毫”。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赵孟頫的字之所以适合初学者,是因为他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美观与严谨合为一体。“赵体”用笔细腻精到,笔画、结字妍美潇洒,气韵高贵,不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罗大众,都能领略到它的美,真正是“雅俗共赏”。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赵孟頫取法“二王”,书写时省略了过多的修饰,但保留了最精华的部分,易上手,出成果也快,将“赵体”练得较为得心应手后再去看王羲之父子的法帖,会觉得豁然开朗,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可谓事半功倍了。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赵孟頫传世作品很多,其书法生涯超过50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不同。60岁以后,赵孟頫风格成熟,技法已臻化境。至治壬戌年(1322年),赵氏临终前抄写完一部佛经,倾注毕生所学,为自己的书法和人生画上了句号。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此作笔法纯熟、字字精工细腻,全卷纵28厘米、横187厘米,共82行、1800余字,单字大小1.3厘米左右。此作以小楷写成,取法于王羲之、钟绍京、欧阳询等人。尖锋起笔,入纸后笔尖按压,再衄挫调锋,中锋、侧锋齐用,笔画婀娜有致、遒劲灵活,收笔时回锋内出,有“写经体”风格。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用笔方圆兼备,体势内擫、外拓结合,庄严华美,端庄之中带几分险奇,如左右结构的高低错落,整体向右上略微倾斜等。章法肃整,上下致密、左右呼应,用墨枯润得宜,处处无可挑剔,随便一字都值得我们学上十年!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
赵孟頫临终前抄写的阿弥陀经,倾注毕生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