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2021年和2022年,是中国航天特别忙碌的两年。

如果翻阅《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就会发现,在2021年这一整年里,全球向着太空发射了一百四十六次火箭。

这一整年里,累计发射的航天器总数更是达到了一千八百四十六个,总的质量大约有七百七十八吨。

这些数字不是很敏感,但说一句话,就知道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后无来者不知道,但至少是前无古人了。

所以2021年可以说是航天领域最为繁忙的一年。

那么在这些任务中,中国就进行了五十五次的航天发射,占据这一年发射任务之首,发射的航天器也达到了一百一十五个,总质量更是近了二百吨。

紧随其后的就是美国,这一年里他们发射了五十一次任务,但总质量却很多,超过了四百吨。

毕竟是老牌的航天大国,可以理解。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但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收获是最多的,有很多的关键性的技术得到了突破。

比如五百吨级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双管推力室发动机,综合指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话说深空探索,比如登陆月球,登陆火星,甚至在这两个地方打造基地,大推力火箭是必须的。

这可比几十个小型发动机捆绑到一块的大推力火箭要靠谱的多。

再有二百二十吨级的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样机研发成功等等。

所以这一年中国的收获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此外还有载人航天,月球,卫星,各种太空试验等等,都有所突破。

而且空间站也开始全面展开,航天员分批进入到里面进行各项试验。

再有就是天问一号,对火星的探测任务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面对好消息不断的2021年,进入到2022年发射任务依然居高不下。

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完成空间站的组装建设。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相比较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忙碌,其他国家也是不遑多让。

比如美国2022年开始推进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也要进行首次飞行,使用不载人的超级火箭猎户座飞船,进入到绕月轨道。

日本也紧随其后,要发射小型月球探测登陆器,研究用面部识别技术来认识月球的火山,而且降落的实际位置和预定位置要精准的控制在一百米的范围。

面对如火如荼的航天领域的开拓,阿联酋也激起了月球梦。

所以和中国想要进一步的合作,将他们研发的拉希德二号放到嫦娥七号上去,一块去看看月球。

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情我愿也没有其他问题。

结果美国到是撑不住,这就出手,要斩断阿联酋和中国合作,登上月球的梦想。

一份来自1976年的《国际武器贸易条例》,放在了阿联酋的面前。

直接就摊牌了,要和中国合作,那么好啊,美国就进行限制技术出口,不提供给阿联酋的美国技术,美国零件。

要知道阿联酋的很多设备就是从美国手上购买的,维修更换零件都离不开美国。

很尴尬啊!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在阿联酋犹豫的时候,美国又抛出一个理由,他们非常担心中国在推送拉希德二号月球车上月球的过程中,会将这辆月球车进行拆解,从而窃取到美国的高科技。

这个理由可以说是直接斩断了,阿联酋想要借助中国登月技术,登陆月球的梦想。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中国和阿联酋在对于这件事的探讨,已经做到了各种文件签署完毕,说是流程全部走完都可以。

就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进行实施的时候,美国就出来进行搅局。

面对美国提出的问题,显然这次搅局美国成功了。

那么这件事磕磕绊绊的,到了2023年底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变化。

阿联酋的大学来了,他们想要参与到中俄一起推动的月球科研站,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备忘录,还签了字。

明眼人能看得出来,这其实就是换了一件衣服重新来过,至于参与的具体人员,还是那些人。

拦不住,根本拦不住。

阿联酋的太空梦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一说到阿联酋,给很多人的印象是,这个国家很有钱。

其实这个国家对于科技也是很看重的,不惜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

比如说在2022年的七月十七号,他们还设立了一个国家航天基金,为此投入了八亿一千七百万美元。

这个基金一个重要的项目是建设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星座。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长,什么意思呢?

卫星星座不是哪个星座,而是指发射入轨后能正常工作的卫星集合。

而这个卫星集合被阿联酋称为鸟群,阿联酋希望在六年内将鸟群建成,首颗卫星将在三年内升空使用。

当然了技术是一个问题,他们会将卫星部件的研发,以及发射,运作等等进行招标,和其他国家或者本国的相关领域科研单位进行合作。

还有更早之前的火星探索,阿联酋也有进行。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比如在2021年的二月九号,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就成功的进入到火星的环绕轨道上。

这一举动,让阿联酋成为西亚首个,全球第五个将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并进行环绕飞行的国家。

这个探测器也不大,重量是一千三百五十公斤,高度近三米,宽度近两米五,携带的仪器用来检测火星大气的成分以及温度的变化。

阿联酋的这次探索器发射,是由日本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的火箭送入太空的。

这次探索火星的计划是阿联酋在2013年的内阁会议上,被首次提出的。

而当时,阿联酋面对的最大困境就是技术科研人员的不足,当然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也不是没有,很少。

最终这个重担就落在了一名叫做沙拉夫的人身上,他算是阿联酋中研究有关卫星的科研人员之一。

为了这个计划,当时的阿联酋总统兼任副总理的阿拉马克图姆专门给沙拉夫打去了电话,询问是否有可能在2021年之前,将他们的探测器送入到火星轨道。

这件事可谓意义重大,算是阿联酋首次进行深空探索任务。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在2014年的时候,阿联酋的航天局正式成立,而航天局的主心骨是一群平均年龄在二十七岁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常常面对的质问是:

“你们是一群孩子。你打算怎么去火星?”

这是一个笑话,笑话他们的无知者无罪,。

要知道,当时的阿联酋航天局,不仅是一帮子年龄不算大的人员组成,他们手头上什么都没有,没有航天机构,没有可研制的卫星,甚至连专门教学行星科学的专业都没有。

用一句不恰当的话做比喻,就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要和舌战群儒的大儒进行辩论。

但不管怎么说,从一开始,总比从零开始要强的多,至少他们成立航天局。

所以一开始,他们只能聘请外国的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

既然要去火星,当然得去找去过火星的国家进行合作,于是他们找到了当时世界上唯一有着对火星有充分了解的美国进行合作,还聘请了美国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和他们一起工作。

甚至还进行了如何将一个探测器发射到火星上去的培训。

整个过程按部就班的进行。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会认为这架探测器是不是其他国家研发的?

其实在当时对这个项目进行推进的时候,他们也遇到了,是自己研发,还是直接购买的问题。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对于这个问题,沙拉夫的上级给了明确的答复,不是购买,是建造。

当然什么都没有就进行建造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他们选择了合作,和美国进行合作,研发希望号火星探测器。

最终他们成功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计划要待在火星轨道上工作一个火星年。

到时候,会得到大概二百四十个GB的数据。

而这项任务,从开始到成功用去了两亿美元。

两亿美元面对这么一个项目,还能成功,其实并不算高。

当然了,在这次希望号的成功,是和美国一起研发的,算是一个美国控制的探测器。

但这个意义是相当重大的,让阿联酋对星空探索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毕竟技术和经验都得到了提升。

他们也算是深空探索的后起之秀,这就有了后来的拉希德月球探测器的推出。

拉希德探测器,是希望号发射后两个月,也就是在2020年九月十九号,阿联酋对外公布的,他们下一个航天目标。

而这部月球漫步车将由阿联酋工程师团队进行打造,定的目标是,进入到月球表面还没有探索的区域进行探索。

劝不住,也挡不住,这国心意已决,就是要和中国携手前行

在2021年的十月,阿联酋航天局又推出了阿联酋行星任务,其中一个任务对火星以外的小行星进行探索,以及向太阳发射探测器,对路过的行星进行探查。

这个项目不仅有阿联酋的一些私人公司参与,一些本国的大学也进行了参与。

对于小行星的探索,最远可以距离太阳三个天文单位,距离地球五亿七千公里。

所以阿联酋对于深空探索是一连串的行动,是有目标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