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作者:Mtime时光网

时光网讯 暌违九月,宫崎骏新片终于在4月3日,正式与内地观众见面。

这是宫崎骏执导的第十二部长篇动画电影,也是继《千与千寻》之后,再度获封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宫崎骏电影。

新片首次于内地公映,时光君自然迫不及待,去一探究竟——《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苍鹭与少年

本作故事依旧延续着传统的宫崎骏童话风格,即少年/少女在奇幻异世界中的大冒险。

少年牧真人的母亲久子在空袭的炮火中去世,随着父亲迎娶小姨夏子,一家人为逃避战乱,返回姐妹两个的乡下老宅居住。

然而,已是成年人的父亲能够承受悲痛,开启全新生活,年幼丧母的真人却不能。

每一晚,他都会梦到母亲在火中消失。进入新学校后,阴郁孤僻的性格也使得他与同学们格格不入,备受欺凌。

为逃避社交,真人甚至用石块砸伤自己的脑袋,以伤病为由闭门不出。

可生活并未因此重归平静。

一只突然出现的苍鹭,总是不停在骚扰他,说着“你的母亲没有死”之类的怪话。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它还引诱真人,走向老宅附近的废弃神秘塔楼。

据女佣婆婆所说,塔楼原型本是块从天而降的陨石。真人的太舅公发现了陨石的秘密后,在外围修建了塔楼,之后,便永久消失在了塔楼当中。

而真人的母亲久子,也在年幼时进入过塔楼,并失踪长达一年之久。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更离奇的是,很快,因怀孕而身体虚弱的继母夏子,也在走向塔楼后消失不见。

陈年旧事的秘密,苍鹭的言语,继母的失踪……无一不在推动着真人进入塔楼,一探究竟。

崭新的奇幻冒险就此展开,观众也跟随真人足迹,再度饱览充满宫崎骏独特想象的魔幻世界。

一个“死后的世界”。

在这里,有戴着斗笠乞食的黑色亡灵,有天真可爱,随时可能投胎转世的哇啦哇啦。有以哇啦哇啦为食的鹈鹕,还有好斗贪吃的鹦鹉。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当然,也有着令真人感到熟悉的另一名人类少女——火美。

火美用火焰魔法救下真人,并带他来到夏子的产房,可二人都遭到陨石的攻击昏迷。

再度醒来时,真人发现自己来到一个更高纬度的世界,并见到了此方世界的创造者,他的太舅公。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原来太舅公已经年迈,他派苍鹭将真人引入塔内,就是为让真人继承自己衣钵,留在异界,替代他维护此地平衡。

是要回到残酷的现实世界,继续做难以融入他人的孤独少年,还是忘掉一切烦忧,成为此间世界的统治者?

老宅中,母亲遗留的旧书里的问题,终于再度摆在真人面前——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反战思想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酌情观看)

生于1941年的宫崎骏,幼年时曾亲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因战争而辗转。

亲眼见证过战时残酷景象的童年创伤,加之战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多年持续的动荡,都使得坚定的反战思想深深植根于宫崎骏心中。

这种对战争的痛恨,以及紧随其后,有关人文主义的思考,均在其后续艺术创作中有所体现。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与《红猪》《起风了》《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作品一样,《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同样是一部充满隐喻的宫崎骏式反战影片。

新片故事发生于二战最高潮的,距离日本战败只有一步之遥1944年。

在这场战争中,少年牧真人经历人生剧变。不仅失去了母亲,同时也与过去平稳安乐的生活彻底作别。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结合历史背景再去观看动画,我们会发现,奇幻世界中的种种,其实都与现实遥相呼应。

本作故事中,异界的诞生与一枚明治时期降落在此地的陨石息息相关。

黑色舟状石头,以及真人初入此地后看到的船队,很难不令人联想到1853年的“黑船事件”。

见证过欧美坚船利炮后,重新掌权的天皇发起维新运动,一举使得日本由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

与之呼应的,是真人的太舅公在同一时期借助陨石的力量,创建新的异世界。

然而,明治维新带来的经济与军事力量的高速发展,最终导致日本走上对外扩张侵略的道路。

异世界内的生物间的种种冲突,也逐渐开始脱离太舅公的掌控。

这一点,在真人进入塔内世界后,遇见的铁门上也有所体现。

紧锁的大门上刻着“学我者死”字样,门后则是巨大的石制墓碑,显然暗示着,日本对于西方文明的一味模仿,最终只会招致覆灭。

留心观察,在真人通过隧道走入塔中时,入口处的石门镌刻着“fecemi la divina podestate”字样,意为“神圣的力量、无以伦比的智慧”。

该句出自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三首《地狱之门》,实际已向观众明示,所谓的异世界,便是亡者的世界。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可爱单纯的哇啦哇啦,可看作是世界各地因战争而死的平民。

而以哇啦哇啦为食的鹈鹕,则是那些被军国主义思想蛊惑或裹挟的日本人。他们如今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对殖民地人民的敲骨吸髓之上。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但影片中,同样借鹈鹕之口说出,它们是被迫被卷入这里的,想要逃离却逃不掉,只能以食用哇啦哇啦为生。

虽以贪婪的形象出现,但从另一层面上讲,他们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可恨亦可悲。

至于那些成群结队、训练有素的鹦鹉,自然是军队的指代。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影片中它们所举牌子印有“Duch”字样,源于英语Dutch。

Dutch词源又出自德语Deutsch,是德国人对自己民族的称谓。二战期间,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是最强大且残暴的法西斯国家。

至此,鹦鹉们的食人本性,与对鹦鹉王狂热崇拜的原因不言自明。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真人进入到更高维的世界后,发现太舅公正在摆弄13块石头制成的积木。他质问对方,为什么是石头,而不是木头。

因为13在西方传说中是不吉的数字,石头是西洋传来的建筑材料。旧时的日本,石头只被用以制作墓碑。

正是西方思想的传入,最终导致日本统治阶层野心膨胀,对外发动战争。如果继续维持这些被污染的石头组成的世界,那么一切都不会改变。

而在真人拒绝太舅公后,塔内世界也确实因为鹦鹉王的激进而走向崩坏。

现实世界的一年以后,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回到现实世界的真人,经历了异世界的冒险,成长并取得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对“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一疑问,心中答案已然明晰。

战后的日本人,则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思考。

影片留白之处甚多,相信大家在亲自看过后,都会拥有自己的解读。

告别之作

影片开拍后,已年近80岁的宫崎骏身体状况越发不济,甚至一度表示,已“做好在制作这部动画电影中间死去的准备”。

所以,尽管“告别之作”已成为粉丝之间的玩梗,但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这一次所说的告别,大概率是真的了。

久石让担任作曲,米津玄师定制主题曲,菅田将晖、木村拓哉等人气日本演员配音……星光熠熠的阵容,也能看出工作室对于本作的重视程度。

然而,影片真正上映后,却被冠以“宫崎骏最晦涩、最难懂、最意识流的作品”之名。

许多人直呼看不懂,并将宫崎骏本人所说“我自己也有一些地方还没完全理解”,曲解为创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映后评分两极分化

会有如此结果,其实与影片的宣传策略息息相关。

影片名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取自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193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6年前,电影标题公布的前两个月,该小说改编的漫画作品首次于日本发售。

当时大部分粉丝猜测,影片内容应当与原作故事有所关联。但由于吉卜力工作室坚决实行“零宣传”策略,就连业内人士,都对电影情节梗概一无所知。

这也就导致,很多读过原作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后才发现,动画原来只在精神层面,与小说中的对军国主义的批判遥相呼应,其本质依旧是宫崎骏原创故事。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动画中出现的原作

于是,当那些高速转换的场景与充满隐喻的设定一股脑涌上银幕,来不及细思的观众,自然会生出“看不懂”的感觉。

事实上,如真的将这部电影视作宫崎骏对自己人生的回顾、致敬与总结,那么许多情节,便不难理解。

观影过程中,还能寻出不少过往作品的彩蛋——

比如老宅中的女佣婆婆们,都与《哈尔的移动城堡》以及《千与千寻》中的婆婆形象类似。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可爱的哇啦哇啦和《幽灵公主》中的木精灵造型相仿。

塔楼中那些通往不同世界的门,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也有出现。

夏子产房里攻击真人的纸条,与《千与千寻》里攻击白龙的纸人简直如出一辙。

甚至在影片主角真人的设计上,宫崎骏也参照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真人的父亲也和宫崎骏的父亲一样,在战争时期经营着战斗机工厂。受战争影响,随家人从城市搬到乡村的不只是真人,也是幼年的宫崎骏本人。

由于幼年时母亲重病过世,宫崎骏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能再度拥抱年轻健康的母亲。这一愿望,在电影中由真人代他实现。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至于那些随处可见的隐喻及象征,更是其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反战思想的充分体现,值得反复回味与深思。

这是宫崎骏的“人生电影”,他又怎么可能“没有完全理解”。

路演时的表达,显然是指即便已经83岁高龄,他仍在探索片名提出的问题,即“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这也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得不面对的终极难题。

在这个假期,一起走进电影院,与宫崎骏告别,并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吧。

作者:小熊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