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作者:Mtime时光网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时光撰稿人 | 崔汀

用迷影的心来写电影。

万玛才旦导演的遗作《雪豹》,在清明假期悄然公映了。影片凭借卓越的艺术品质,曾夺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可是这样一部享誉国际影坛的作品,在内地市场中却遭到“冷遇”。上映首日排片占比为0.4%,首日票房仅收入45万元,上映三天累计票房仅有176万。《雪豹》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雪豹》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值得观众走入影院欣赏吗?时光君今天就带大家一同走近这部气质独特的电影。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一只雪豹,生存还是毁灭?《雪豹》的故事发生在当代青海某地,牧民金巴(金巴 饰)的羊圈在夜里被一只雪豹突袭,9只羯羊命丧豹口。

雪豹吃饱喝足跳不出羊圈,金巴和家人们发现它之后,用铁丝网加高了羊圈,雪豹被困在其中。金巴致电乡政府,希望有人来处理这件事情。他对来访的记者表示,如果得不到赔偿,他就要报复雪豹。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据统计,全世界目前约有7000只雪豹,大陆雪豹数量约为4500只,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皆有它们的活动踪迹。青海省处于高原,雪豹在冬季的山间觅食并不容易,因此会偶发雪豹袭击牧民羊群的事件。导演万玛才旦听闻了雪豹吃羊的相关事件之后,激发出创作灵感,由此完成了《雪豹》的剧本创作。电影《雪豹》实现了思想性、观赏性的融合。导演既表达了个人思想,又考虑到了观众欣赏要求,影片有三个可圈可点的地方。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首先,故事简洁激烈。《雪豹》的故事集中发生在两天两夜,地点聚焦在金巴一家的住所,所有的人和事都围绕着雪豹被困羊圈展开,高度符合戏剧三一律的结构。

这部电影开场几分钟之后就切入正题,观众看到雪豹的那一刻,就被它的命运走向所吸引。整部电影的情节推动快速有力,犹如商业片一气呵成,雪豹的去留成为“戏眼”。

牧民金巴作为受害者,不断和喇嘛、家人、副乡长进行价值观博弈。他坚定捍卫自己的利益,其他人保护雪豹的同时,更不想金巴触犯法律。几方人物的周旋,强化整个事件的戏剧冲突。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其次,雪豹特效精湛。《雪豹》大量使用电脑特效,这在万玛才旦的电影中尚属首次。影片中的雪豹制作精美,表情栩栩如生、动作逼真生动、皮毛纤细可见。

电影中的这头雪豹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它甚至在影片中承担了一部分的表演工作。雪豹初登场时表现警觉凶狠,到后来逐步变得内敛冷静,它开始慢慢理解人类。虽然雪豹表达情感的戏份极为有限,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第三,多元视角。雪豹咬死羯羊一事,影片在多元的视角中展开呈现,力求让观众看到更全面的故事语境。电影开场从记者扎登(更登彭措 饰)的媒体视角引入事件,他想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之后,雪豹喇嘛(才丁扎西 饰)、牧民金巴、副乡长等人物陆续登场,他们分别代表僧人视角、群众视角、政府视角。每个人物站在不同视角看问题,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一样,争吵和分歧在所难免。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雪豹》中的人物不多,但是他们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导演通过一起雪豹吃羊事件,生动刻画了牧民、喇嘛、记者、公务员等不同形象,勾勒出一幅当代藏区人物群像。影片以绚丽的风光、曲折的故事,构成了独一无二的视听观感。这样一部品质出众的现实电影,值得在大银幕上一睹真容。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牧民和喇嘛,愤怒与慈悲《雪豹》具有高度集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冲突,构成了迫在眉睫的紧张氛围。故事中每个人物都呈现出鲜明、极致的性格特征,给予了演员充分的表演空间。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影片中的两兄弟,牧民金巴和雪豹喇嘛,虽然没有正面冲突,但是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以及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让两人成为站在事件的两端。演员金巴在片中饰演牧民金巴。他与万玛才旦合作过多次,《撞死一只羊》《气球》中有他精彩的表演。《雪豹》中的牧民金巴,性格急躁,意志坚定,是一个不好惹的人物。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牧民金巴的情感输出大起大落,他初见记者就情绪激动,一顿连珠炮式的发言,道出了他对雪豹吃羊的愤慨。他与副乡长讨论雪豹问题,两人意见不一致产生争吵推搡,不欢而散。下一刻,金巴看见他们午餐时只吃饼干喝凉水,拿出奶茶喝羊肉款待对方,并推心置腹地表达自己丧失羯羊的心痛。可见,牧民金巴并非一味莽撞,他也有细腻的一面。演员金巴的每一场表演都投入了饱满的情绪,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角色内心的酸楚和矛盾。他口口声声说要伤害豹子,但总让人感觉是虚张声势。雪豹是自然界的精灵,虔诚的牧民怎会痛下狠手?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牧民金巴这个角色在银幕上呈现出复杂性、生动性的特点,观众会感觉这不是一个角色被演绎,而是真实的牧民走入了电影之中。

雪豹喇嘛是牧民金巴的亲弟弟,他年少出家,喜欢用相机拍摄雪豹,故而被人称作雪豹喇嘛。他听到哥哥家里的羊圈困住了雪豹,赶忙回家营救雪豹。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雪豹喇嘛秉承一颗慈悲的心,他爱护动物和自然界。牧民金巴的人物特点是“动”,雪豹喇嘛的特点就是“静”,他总是以众生平等的态度看待问题。他发自内心地想解决纷争,提出卖掉昂贵相机,由他来补偿哥哥的损失。

演员才丁扎西在影片中的表演极少有情绪波动,因为雪豹喇嘛已经出家,看透生死。这个角色更像是自然界的代表,由他来出面化解雪豹和牧民的矛盾。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才丁扎西把握住了角色空灵纯净的气质特征,用博爱的态度对待人类和雪豹,通过他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氛围感。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走向国际影坛的万玛才旦2023年5月8日,导演万玛才旦因突发疾病与世长辞,终年53岁。他的离去,是中国电影界的重大损失。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万玛才旦的电影镜头始终聚焦青藏高原的人和事,拍摄这里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悲欢离合。他的电影成为一扇窗口,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了今天藏族民众的真实生活状态。

他首部导演的电影长片《静静的嘛呢石》于2006年上映,影片讲述一名小喇嘛被电视节目所吸引,他面对本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感到新奇而又迷惑。翌年,万玛才旦凭借这部影片夺得第25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静静的嘛呢石》采用非职业演员拍摄,故事深入到藏族民众中间,带给观众浓郁的真实生活气息。这部影片奠定了万玛才旦的导演风格,他之后的电影作品,涉及当代藏族民众的方方面面,创作手法皆发轫于《静静的嘛呢石》。

此后,他导演的电影不断在海内外获得艺术上的成功。2011年,《老狗》荣获日本东京未来国际电影节最佳作品奖。2015年,《塔洛》获得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2018年,《撞死一只羊》荣获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奖。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万玛才旦的电影事业蒸蒸日上,他也注重培养和扶持电影的新晋力量。他相继监制了《回南天》《他与罗耶戴尔》《一个人的葬礼》等青年导演的作品,为中国电影发掘导演新人。

《雪豹》延续了他的一贯的人文情怀,关注生活,尊重生命。影片先入围了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之后又斩获第3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万玛才旦倾注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创作出的《雪豹》在世界影坛绽放光彩。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导演关注生活现象,剖析生活本质,《雪豹》为当下的牧民生活留下叙事影像。因此,影片在艺术、历史、社会三个方面都具备极高的价值。

万玛才旦导演将大半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藏语电影,他的作品和成就,会镌刻在中国影史册之上。

-END-

【 时 光 集 好 物 】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它屡获大奖,仍无法打破票房魔咒?

宫崎骏告别之作,真有那么难懂?

韩国又出爆款恐怖片,火遍全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