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作者:论史鉴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人们常说,同样是二战中的战败国,德国有着远超日本的担当,无论是前总理对集中营受害者的惊天一跪,还是持续至今仍在支付给各国的赔款,都展示着他们赎罪的诚意。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但其实,日本在战后也低头了,只是他们对美国低头,对苏联低头,甚至对澳大利亚低头,没有向中国真心地臣服,其中原因引人深思……

苏联人的复仇

论起二战中的恩怨,苏联相较于美国更有发言权。

早在1918年,日本就曾在苏维埃红色革命时,趁机入侵西伯利亚,一度在库页岛以北屯驻兵力超过七万,非法侵占苏联领土达到六年之久,最后被苏军打得一败涂地,不得不退却,以赔款的方式换取在库页岛开采煤矿的权利。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这是日本在苏德两国摩擦之间的第一次低头,当时的苏联尚处于刚刚重建秩序的混乱状态,对西伯利亚方向的问题无暇顾及,因此也顺势就坡下驴,接受了日本的示弱,可没想到的是,日本并没有安分多久。

日本垂涎大陆东北,而德国需要日本在东亚方向牵扯苏联的精力,德日两国在20世纪20年代便开始勾勾搭搭,并在1936年达成了“反共协定”。

1939年,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节节胜利,5月11日,野心难以抑制的日军开始呼吁德国的攻势,在东线带着所谓的伪满军队,兵出哈勒欣河,突袭了蒙古的边防军。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斯大林

这一计划蓄谋已久,虽然苏联缺乏精力在西伯利亚层层布防,但为了维护白令海峡方向的港口,也在十年里陆续增兵过多次,日军之所以选择从蒙古方向进军,为的就是避开苏联的锋芒。

苏联方面对此极为重视,斯大林亲自下令要将日本军队痛击到不敢回击,确保西伯利亚方向的安定,为此,元帅朱可夫亲自出马,于7月整编第一集团军,以498辆坦克、385辆装甲汽车、542门火炮和迫击炮、515架飞机的钢铁洪流,给予了日军迎头痛击。

最终苏军仅用了四天,就在纵深20公里的诺门坎战线上将日军打得一败涂地,关东军第六军七万五千余人被合而围歼,至少一万八千人被击毙,总减员达到了四万人以上,可以说是整个建制被完全打散。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朱可夫

日本方面见此情形立刻火速低头,向苏联提交了停战请求并签署协议,此后一直到二战结束为止,都未敢再向苏联前进一步,不过这一次,苏联却没有忘记日本的所作所为。

1945年8月8日,终于从欧洲战场抽身的苏联迅速调集大军,赶在日本投降前,发动150万部队,2.8万余门大炮、5000余辆坦克,4300架飞机对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全面围歼。

在短短的七天之内,残存的关东军至少被歼灭了8万人,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后,苏联才碍于国际法,暂停了进攻步伐,转而抓捕日军俘虏。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随后,苏联用了12天的时间,共计抓捕约六十万名日军,其中只有九万余无劳动能力的伤残俘虏,被移交给了国民党政府,其余共499807名战俘全部转运到西伯利亚。

苏联人对于这些日本人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的仁慈,只允许他们保留最低限度的个人物品,让他们穿着单薄的军装,也不给他们任何取暖的设备,更不可能会给予他们治疗,任由他们在疾病与零下四十度的寒冬中自生自灭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最终,登记进入西伯利亚战俘营的日军战俘,只有411057人,至于途中少掉的那几万人去哪里,苏联不做记载,一律按“失踪”处理,事实上这些死在半路上的战俘甚至称得上是幸运,之后被押往各处服苦役的战俘过的才是真正地狱般的日子。

出人意料的是,这些被残忍对待的战俘反而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惊人的热情,可能是日本人心底里的某种奴性被激发,他们在战俘营里极为乖顺,哪怕只是管理人员多给他们一口粥,他们都会感恩戴德。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二战后的日本也因为苏联强大的力量,对苏联报以几乎绝对的畏惧态度,足可见铁腕政策的重要性,事实上,并不只有一个国家在战后对日本展开了“报复”,有一个国家甚至做得比苏联还要狠。

拒绝接受投降的澳大利亚

1941年12月7日,举世震惊的珍珠港事件爆发,但其实在同一天,日本还派出了另一股兵力远征马来半岛,在北大年港抢滩登陆,将驻守殖民地的英军打得一败涂地。

不久之后,日军进占吉隆坡,直接将9万多英军彻底俘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士兵就是出生于英联邦旗下的澳大利亚。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在二战中,日本人的残暴是出了名的,而东南亚日军又是全日军中最没有人性的一支,他们奉行“无俘虏政策”,不承认日内瓦公约,在战争中对待美英等国俘虏无所不用其极。

寻常人所能想到的刑罚,例如鞭打,烙铁之类比比皆是,寻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各种肉体折磨更是极为普遍,例如逼迫战俘在40度的烈日下扛着木柴活活晒死,将战俘关进水牢中数日之久活活冻死,亦或者逼迫战俘吃下在粪便中浸泡的食物,甚至试图逃跑的战俘直接肢解分食……

随着马尼拉、巴坦群岛、吕宋岛等东南亚重要岛屿接连沦陷英国的殖民地统治,以及美国在东南亚的港口基地部署几乎完全崩盘。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被俘虏的澳大利亚士兵中超过一半被直接屠杀肢解,在米尔恩湾,日军为了“震慑敌人”,将澳大利亚俘虏拉到海滩上,用小刺刀折磨放血,甚至将俘虏的生殖器割下,缝在俘虏的嘴唇上,无论俘虏最终死于失血或是饥饿,这一虐杀行为都堪称人类史上最为恐怖的行径之一。

此外,由于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当时与英国的关系还相当紧密,本就有许多殖民地管理是交由澳大利亚负责的,因此,当日本几乎将整个东南亚纳入手中时,下一个进攻目标就是澳大利亚。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当时在新几内亚的澳大利亚指挥官托马斯·布莱米对自己手下的士兵们发起演讲时直言日本人是披着人皮的野兽,与野兽作战不要保留任何怜悯,杀掉日本人,只有杀掉日本人,你们才是安全的。

1943年三月,新几内亚战役爆发,准备已久的澳洲兵团与美军一道,对日军展开了全方位的合围,从而掀起了人类史上死亡率最高的一场战役。

二十多万日军被澳美联军包围在新几内亚的据点中动弹不得,澳大利亚利用炮火优势没日没夜地轰炸着日军,将日军的防线一点点压缩到最后仅剩的几个小号防空洞中。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残存的二十万日军,在阴暗狭窄的地洞里,呼吸着浑浊的空气,饮用着肮脏的水源,食物已经断绝,他们只能靠吃同伴的尸体过活,没有药品,疟疾等传染病疯狂肆虐,大批日军直接在地洞中病死饿死。

最终日军实在撑不下去发起了投降,澳大利亚军官直接给军队下令拒绝接受投降,前线士兵看到日军无论对方是何反应,直接开枪打死,指挥官声称,这是为了避免背上“滥杀俘虏”的罪名所以干脆拒绝接受投降,前线士兵的反馈则更为直接,他们称没有觉得自己在杀人,日军只能算是动物。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这场战役的死亡数据统计说法不一,有17万人、19万人、20万人三种版本,但不论是哪一种版本,日军在战役中的死亡率都突破了80%,最终被美军抓入战俘营的日军仅有不到十分之一,可以说,澳大利亚人几乎就是在用屠杀,以报复日军所犯下的屠杀罪行。

而澳大利亚的所作所为也确实起到了绝对的震慑作用,在二战后许多太平洋岛屿的归属问题上,日本方面对此不敢置一词,还支付了赔款,在战后澳大利亚的经济恢复期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蒋介石的妥协

要说战后日本最彻底的臣服对象,所有人都知道,是美国。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美国在战后对日本进行了诸多安排,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这个前封建国家的结构,一方面分解天皇权力,另一方面扶持代理人,再一方面直接在日本驻军,几乎完全剥夺了日本这个国家的主权。

从二战结束后开始,美国就始终没有放松过手中的狗链,虽说名义上美国不支持殖民行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本在美国手下没有任何的自主权。

这种情况时至今日也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先前在疫情期间,美国的经济和股市受到了严重打击,为了缓解经济赤字,美国令日本以层层加税为代价,持续吃下数千亿美债,如今成为了断层领先的美债第一大国。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一个国家以自己的经济出现大波动为代价,替另一个国家承担经济压力,日本如此“孝心”属实举世罕见。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理论上,中国也应拥有向日本驻军的权利,波茨坦公告中命令规定,美、苏、英、中四国拥有驻军日本,代管日本行政的权力,可是,当年蒋介石虽然在协议上签了字,却拒绝了驻军。

不仅如此,本来中国作为战胜国,是有权利向日本这个战败国寻索赔款和领土的,在国民党起草的第一份索赔文件《中国对日要求赔偿的说帖》中,明确要求中国应当获取日本对亚洲赔偿的战败赔款中的至少50%。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但之后美苏之间关系紧张,美国有意直接将日本打造为对抗苏联海上力量的前进基地,政治嗅觉敏锐的蒋介石立刻采取了相反的态度,作为美国阵营中的另一个忠实小弟,他很快就指示手下减缓索赔的进度,进一步观望美国态度。

这一观望,就观望到了解放战争之后,1951年,彼时国民党政府都被赶到了台湾岛上,由美国主导的日本赔偿会议才正式展开,当时美国并不承认共产党政权,仍将蒋介石奉为“正统”,这导致我党根本被排除在了会议之外。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蒋介石当时失去了大陆的统治权,正处于急求美国支持的状态,自然对美国的示意照单全收,在会议上,日本方面竟异想天开地提出,日军撤退时遗留在大陆上的工厂和物资价值百亿,因此已经能够充当赔偿之用,故不再支付额外的赔偿金。

如此无厘头的言论,国民党政府竟照单全收,同时也放弃了琉球群岛的主权,最终日本没有交出任何其本应交出的领土,此外国民党政府还签署条约,明确放弃了“接受日本派遣劳工”的权利。

为何日本惧怕苏联、胆怯澳大利亚、臣服美国,却对中国缺乏敬意?

驻军、赔款、领土、劳工赔偿,所有的战胜国赔偿,基本被国民党政府全面放弃,蒋介石还放走了如岗村宁次这样,本应处决的甲级战犯。

相比与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对日军的回应,蒋介石几乎无底限放任日本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恨铁不成钢。也难怪战后的日本,长期对中国缺乏敬意。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