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村老人卧病在床时才懂得,什么是底气,什么是最后的底牌?

作者:老农谈三农

亲爱的头条朋友们,大家在阅读本文的时候,请先动动你金贵的手指点个关注,以便更好的获取相关信息,感谢您的支持!

现在的农村老人,随着大量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非常突出,生活和养老确实非常艰难,不像30年前的农村老人那样,生活和养老都是由子女来承担,基本上是相安无事的。

现在的农村老人大不一样了,村子里所有的有劳动能力的,都不愿意留在家里务农,都必须进城市打工,谋求更好的生活,因此,农村除了只剩下微数不多的种田大户,家里有特殊情况的人家,不能够进城的人以外,都是一些空巢留守老人。

这些留守的老人,只有少数孤寡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的五保老人,和一些长期子女进城市务工的空巢留守老人。

这些老人一般最低年龄60岁,他们都是因年老体衰,被城市的高龄农民工的“清退令”所淘汰,被拒之门外,不可能进城务工挣钱养家和养活自己的老人,如今最高龄有七八十岁了。

农村老人卧病在床时才懂得,什么是底气,什么是最后的底牌?

这些老人生活在农村老家,子女都长期不在身边,因子女自身经济收入很低,一般都娶妻生子,要养育孩子,家里还有房贷车贷,经济压力大于山,根本无能为力照顾和赡养家里的父母老人,所以,这些老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了。

这些老人都非常勤俭节约持家,在60岁之前,进城市打工,和在家里搞种植业养殖业,挣下的钱,除了家里重要的开支以外,多余的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存起来防老养老,但是无论是多是少,老人存一点钱是好事,心里面底气就足一点。

他们被城市淘汰以后,只能生活在农村,自己靠自己,自食其力,自己种植蔬菜自己食用,自己养殖家禽家畜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可以换回一些生活费用等零花钱。

老人自己吃的口粮和养殖禽畜的粮食,也要靠自己自力更生,土里刨食,自己亲身下地干活,才能种植出来。

农村老人卧病在床时才懂得,什么是底气,什么是最后的底牌?

这些老人无论六七十岁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还有七八十岁身体健康状态不好的,都得自己种粮食,因为粮价低,不能靠卖粮变钱,但自食和自用的粮食,必须自己来耕种,责无旁贷,别无他法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村七老八十的人,还要下地干活的根本性原因。

这些老人,年龄一年一年地增长,人的身体一天一天地老去,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这些老人一旦生病了,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农村老人经济来源越来越少,每年无钱缴纳新农合医疗保险费用,有的老人子女给老人缴纳了,情况好一些,没有缴纳医疗保险的老人,生病比较困难了。

无论这些老人,有医疗保险还是没有,都害怕生病,有了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可以少支出一半,没有医疗保险的老人,所有医疗费用靠自己来承担。

农村老人卧病在床时才懂得,什么是底气,什么是最后的底牌?

这些老年人,一旦卧病在床的时候,他们才明白什么叫底气,才懂得什么是底牌?老人自己手上有钱才叫底气,老人自己有安身立命的家,就是底牌。

因为,老人这个时候,手上没有钱,一旦卧病在床,什么事情都需要钱,没有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是无法得到解决,那才真叫困难。

所以,当老人卧病在床的时候,手上有钱就是底气,手上的钱越多,底气就越足,自己对生活才有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就好过一些,老人手上的钱越少,底气就逐渐丧失,手上没钱什么底气都没有。

老人有家,就是底牌,没有家,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一旦老人卧病在床的时候,没有家,没有人照顾和侍候,像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单身一人,这个时候才是最为悲惨的事情。

农村老人卧病在床时才懂得,什么是底气,什么是最后的底牌?

这个时候老人有一个完整的幸福美满的家,才是底牌,老人自己生病动弹不得的时候,有了家这张底牌,才是幸福。

这个时候,老人家里的子女非常孝敬,对老人百依百顺,老人才是最幸福的事情,是老人最后的一张底牌。

总而言之,人老了,体衰了,不能动了,生病卧床不起,老人手里有钱,能依靠自己的是底气,有安身立命的家,能靠家庭的是底牌,子女才是最后的一张底牌。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里交流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