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作者:李恩甫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 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 效颦安可希?

赏析

《西施咏》是王维以古代美女西施为题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西施从越溪女到吴宫妃的人生转变,以及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刻揭示,既展现了西施独特的个人魅力,也寓言了人性百态。

1. 开篇设问,凸显主题

首句“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以设问的方式,直接点出美貌在世间的至高地位,并暗示西施这样的绝色佳人,不可能长久地隐没于平凡之中。此句以强烈的对比引出读者的好奇,为下文的叙述铺设悬念。

2. 身份转变,人生如戏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简洁地勾勒出西施命运的戏剧性转折,从清晨还在越国溪边浣纱的普通少女,到傍晚已成为吴国王宫中的宠妃,展示了美色对于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3. 贵贱对比,揭示世态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西施未得显贵时,其实并无异于常人,但一旦被赋予高贵的地位,其美丽才被人们惊觉其稀有。这两句诗通过前后对比,揭示了世俗眼光,对个体价值评判的势利,同时也对西施的非凡魅力给予了肯定。

4. 宫廷生活,君恩深重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这四句细致描绘了西施入宫后的生活情景:她不再亲自梳妆打扮,而是有人伺候着涂抹脂粉;身上的华服也不需自己操劳穿戴,尽享君王宠爱。在这种环境下,她的娇态愈发迷人,且因君王的偏爱,言行举止无人敢非议。既表现了西施在宫廷中的尊贵地位,也暗示了她逐渐丧失自主,完全依赖于君王的宠爱而生存。

5. 旧友疏远,人情冷暖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西施昔日一同浣纱的伙伴,如今已无法与她共享富贵,无法乘坐同一辆马车返回故乡。这一对比鲜明的场景,形象地揭示了世态炎凉,人情随着地位的变迁而淡薄。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6. 借古讽今,警世恒言

结尾“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引用“东施效颦”的典故,告诫那些盲目模仿、攀附权贵之人,西施的美与命运,并非轻易可复制,东施之丑态百出,便是前车之鉴。以西施为喻,批判了一些人,不切实际的攀附心理和虚荣行为。

《西施咏》不仅赞美了西施的绝代风华,更以她的生平际遇为载体,深刻揭示了社会对美色的崇拜、对权势的追逐、由此引发的人际关系变化,富含哲理,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典故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传说战国时期,越国美女西施因心痛病常皱眉头,显得楚楚可怜,邻村丑女东施见状,以为这样很美,便模仿西施皱眉的样子。结果东施本就容貌丑陋,这样一来反而显得更加滑稽可笑,成了乡人的笑柄。后人以此典故,比喻盲目模仿他人,结果适得其反。

在《西施咏》中,王维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一句,巧妙运用“东施效颦”的典故,对那些试图模仿西施,以求荣华富贵的浅薄之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强调个人魅力,与命运的独特性不可复制,告诫世人应认清自我,不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五言古诗017/王维《西施咏》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