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盘点雍正皇帝的六大历史功绩

作者:趣说历史

雍正皇帝,清朝之第五帝,满族血统,入关后承继大统之第三位皇帝,康熙大帝之嫡子,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出。雍正统治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叛乱,创设军机处以强化皇权,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措施,对康乾盛世之连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雍正在清代历史中提及不多,然其功绩却不容忽视,今日我们便来细数这位皇帝之历史成就。

盘点雍正皇帝的六大历史功绩

谈及雍正,众人皆知康乾盛世,亦知其为康熙之嗣子,乾隆之父。雍正于清代前期史书中提及甚少,即便是在大中学校的历史课本中,亦鲜有触及。这使得他成为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皇帝,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我们所见更多的是戏剧中的雍正形象,然而,《雍正王朝》这部作品却让我从正面了解了这位历史上最为勤勉的皇帝。撇开雍正为推行其政策所采取的手段不谈,就其政策目标、成效及历史意义而言,我认为他是有功于世的。

盘点雍正皇帝的六大历史功绩

【一、整顿官场风气】

康熙末年,官场风气败坏,贪污盛行,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雍正对此早已洞察,一即位便着手整顿,要求文官廉洁奉公,武官不克扣军饷。为此,他还特设会考府,对财务进行严格审计,从制度上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创设军机处】

原清朝军事事务主要由议政处决策,日常国家行政事务则由内阁处理。雍正则在议政处和内阁之外创设了军机处,选拔5至7名军机大臣共商国家大事,提高了朝廷决策效率。然而,军机处权力过大,地位凌驾于内阁之上,使得内阁原有的拟旨及纠正皇帝错误决策等权力形同虚设,雍正大权独揽。

盘点雍正皇帝的六大历史功绩

【三、完善密折制度】

雍正扩大了上奏折人的范围,高峰时期达1200人,拓宽了信息来源。奏折直接送达雍正手中,亦可直接下发至奏事人,加强了皇权的集中。

【四、推行改土归流】

雍正改革了少数民族地区世袭的土司、头人制度,这些地区原本不受中央任免控制。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使得这些地区改由朝廷派遣的流官管理,有任期限制,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盘点雍正皇帝的六大历史功绩

【五、实施滩丁入地】

在中国古代,土地和人丁分别交税。雍正实行滩丁入地政策,将人头税并入土地税中,消除了无地农民仍需缴纳人头税的不公平现象,减轻了封建税负及人身依附,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六、废除贱民制度】

贱民在民籍之外,不属于士农工商之列,不能读书,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世代为奴。雍正废除贱民制度是一项重大举措。他执政十三年,励精图治,力求改革,整顿官场,清理财政,推行滩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等政策,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他还设置驻藏大臣,五世班禅等职位,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奠定了坚实基础。雍正皇帝具有开拓精神,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