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上,他们续写不一样的缘分

作者:南方杂志

4月2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举行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和医院校友会2024年年会,同时为获得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奖学金的18位名医名师颁奖。

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上,他们续写不一样的缘分

大会现场合影

“无声”大爱首次“为爱发声”

“我是靠国家的助学金才完成了学业。如今,我也想尽我所能,去帮助这些学子,回馈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栽培。”当亲手将奖学金证书颁发到获奖的学生手上,张清学教授百感交集。

44年前,在国家助学金的资助下,来自河南的张清学得以完成学业。毕业后,年轻的张清学选择留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作,一待就是几十年。如今的他已成为岭南名医,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还曾远赴新疆喀地一院,助力当地建立生殖健康中心,为南疆地区辅助生殖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

深感求学不易,张清学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3名医学生,这一善举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间,张清学拒绝了以自己名字命名助学金的建议,默默支持这些医学生的求学之路。如今这份爱心已汇聚成18万元的善款,获得奖学金的部分学子已然成长为医学界的新星。逸仙学子励志奖学金获奖者代表尹长君说:“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那个默默资助我的张教授。”

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上,他们续写不一样的缘分

“逸仙学子励志奖学金”颁奖现场

4月2日,这份默默坚持十年的“无声”大爱首次“发声”——张清学今年首次在大会上为“逸仙学子励志奖学金”颁奖。

为表彰张清学教授的无私大爱,孙逸仙纪念医院特意为他颁发了“逸仙慈善奖章”,希望以此呼吁更多有大爱精神的人加入到支持医学教育的队伍中来。

颁奖礼上续写不一样的缘分

“没有想到,今天获奖的是去年参与救治家母的陈教授!这是陈教授与我们一家缘分的最好见证,也让这个奖项更加意义非凡!”颁奖现场,“李廷安奖教金”的获奖者陈亚进教授从他曾参与救治的患者家属、李廷安的孙女李青手中接过获奖证书。

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上,他们续写不一样的缘分

陈亚进教授、黄晓明教授获“李廷安奖教金”

去年年底,正是陈亚进团队救了李青的母亲。

李青回忆,母亲已年过九旬,长期卧病在床,心脑血管功能日渐衰弱,合并反复急性脑梗塞、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病。去年,李青的母亲因胆源性胰腺炎引发高热感染,病情危急,“我们全家都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陈亚进教授带领的团队不断与我们反复沟通病情,积极组织多学科会诊,找准时机为家母进行手术。术后一个月,家母便顺利康复出院。”

谈及此次颁奖,李青表示:“能站在这里颁发以我爷爷名字命名的奖教金,我感到无比荣幸,爷爷一生致力于公共卫生教育事业,为岭南医学体系的建设倾注了无尽的心血与智慧。这份奖教金,不仅是对医者的表彰,更是对爷爷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据介绍,“逸仙教育系列奖教金”是2023年9月6日在中山大学校友、柯麟精神传播者等人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解囊下设立。首批奖教金以柯麟、李廷安、林树模、陈耀真、谢志光、钟世藩、秦光煜、陈心陶、周寿恺等9位医学前辈的姓名设立。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金”由18位名医名师获得,他们长期坚守在医教研一线,忠诚于医学、教育事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乐于奉献。

从未停下传承的脚步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在医院慈善公益蓬勃发展的感召下,传承的力量从未减少,越来越多力量加入“逸”起做公益的队伍。

据了解,基金会成立一年来,共获得捐赠43笔,发起了多个公益项目。基金会成立的“听见春天”医疗救助项目,用于资助救治失聪和小耳畸形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目前已救助20多位听障患儿。此外,基金会联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开展重症病童救助。

首届逸仙教育系列奖教奖学金颁奖仪式上,他们续写不一样的缘分

“向阳花”医疗救助项目启动仪式

会上,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携手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学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向阳花”医疗救助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充分发挥该院儿童医学中心的突出优势,致力于促进儿童血液、肿瘤疾病的有效防治,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李晓霞

【通讯员】黄睿 林栩琪 沈丽娜

【本文责编】刘树强 莫群

【频道编辑】陈冰青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林若川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