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平:为了心中那片绿

作者:平罗县融媒体中心

在陶乐治沙林场中,有一位在沙漠中奋战35个春秋的治沙人——曾平,一辈子就干“治沙”一件事,圆了他心中的那片“绿色梦”。

曾平:为了心中那片绿

又是一个春天,平罗大地生机盎然。在陶乐茫茫沙海中,有一群治沙人手持树剪,围在沙柳树下采集种苗,为今年的治沙工作做着准备。看到曾经的荒漠变成今天的绿洲,年近六旬的曾平感慨万千。

曾平:为了心中那片绿

曾平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来治沙林场快35年了,刚来的时候这里都是沙漠,没有一点树木,现在沙漠里基本都有我们的足迹,能治理到现在这个程度,我很高兴。”

沙上墙、风沙肆虐、寸草不生,是20世纪90年代毛乌素沙漠的真实写照。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曾平毫不退缩,凭着“敢叫荒漠变绿洲”的决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治沙保家的“战斗”中,沙漠里没有路,他和队友就用肩扛、背背、人抬……将一棵棵树苗栽植在荒漠腹地,将一粒粒种子播洒在沙丘上,将一捆捆麦草扎成草网格,阻挡风沙移动,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曾平:为了心中那片绿
曾平:为了心中那片绿

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中,陶乐治沙林场把防沙治沙与国家生态战略相结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灌则灌的造林模式,“造、封、飞”相结合的方法,“先围栏、后清牧、再治理”的总体治理方案,逐渐扩大造林种草面积。

据曾平介绍,治沙的时候背的是干粮,拉的是凉水,遇到沙漠太远没有凉水的情况,只能就地深挖取水喝水,现在回忆起来都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绿图”绘到底。曾平是陶乐治沙林场的第一代治沙人,由于他表现突出,2000年他先后担任过十年组长、十年队长,近几年,由于身体原因卸任成为了一名护林员。在他影响带动下,许多年轻人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沿着他的足迹让绿色在沙漠中不断延伸......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平罗境内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有效治理,在黄河“几”字弯上种下了浓浓的一抹苍翠。

草绿了,树也绿了,曾平心中的那片“绿色”愿望也实现了。

来源:平罗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新芳 王佳茹(实习生)

编辑:马胜文

责任编辑:王刚

新闻热线:0952-6016570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