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想用IP发展文化旅游,需了解这些规划

作者:创意IP

在过去,

山水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是旅游重点;

而现在,

必须要关注整个目的地的生活方式和当地文化;

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游客,

更求有“感觉”的旅游产品。

文创兴起,文化旅游行业迎来新契机。随着创意经济的崛起,产业融合成为发展趋势,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富含人文内涵、注重感知体验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想用IP发展文化旅游,需了解这些规划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IP成了当下文旅行业的一大热词,业界更有“无IP不文旅”的说法,可谓掌握了IP,就掌握了客流。

当旅游的发展极大地扩张了人们的旅游视野和空间的时候,此时的旅游业更加需要文化主题提炼,更加需要有具体的某样东西来引领。文旅项目的IP可能是具体的一个景点,也可能只是一个故事,一种感觉,但它赋予一个项目独特的特点,是项目生命力的源泉。

然而文旅IP在发展中问题频现,例如IP认知偏差、创意缺乏,同质化严重。许多景区、文旅小镇等都想在IP领域分得一杯羹。然而,各地雷同的文化景观和发展思维严重损害了旅游业的整体价值。

想要运用IP发展文化旅游,需要了解这些规划:

1

借助已有知名IP

已有知名IP具有良好的旅游和文化基础,有足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已有知名IP,能够省略部分发展环节,引入IP,能够直接就市场环境进行规划,快速发展形成旅游IP地。

想用IP发展文化旅游,需了解这些规划

2

打造自身IP

原创文化IP比引入IP的难度要大很多,但是在IP发展的大时代驱使下,现在越来越多的景区、目的地愿意花时间去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IP形象。游客对体验消费和精神需求的日益强烈,打造具有独特品牌基因的IP形象已成为旅游产业供给与需求保持同步匹配的关键点。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原创IP思路,通过非常人格化的IP构成思维,使景区、目的地用拟人化的形象与受众进行更加近距离的沟通。

3

做好情感互动

旅游是一种精神消费,和看电影、听音乐会一样是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一种方式。文化是内容,旅游是载体和方式。旅游产业不像电影、音乐会等本身就具备强烈显性的“媒介”属性,旅游的体验很难有直接的感官体验,需要在“吃、住、行、游、玩、购”等载体方式上打造情感认知,形成精神需求,踩准人们的某种共鸣点和价值观。比如迪斯尼是我们对于童真的回忆,乡村古镇是都市人的对于静谧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树立自身特点

一个旅游超级IP,等同于一个独一无二的商业及文化王国,它的独特性是贯穿始终的——一开始抢占了强大的IP,然后用旅游的方式把它落地成了一个个项目。这过程需要一连串的衍生发展和背后赋予的精神意义,循序渐进。例如迪士尼,从动漫到电影、公园,再到背后的美国文化精神,才有了奇迹般的集合,这不是设计一个口号或吉祥物就能够做到的。打造文旅IP不要急于一夜成名,不要急于做网红产品,而是要树立自身特色,潜心打造内容。

想用IP发展文化旅游,需了解这些规划

旅游为文化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渠道,也为文化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今文化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依靠建设景区、营造景观以获取投资收益,而是通过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为旅游产品以获取文化附加值。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和创意,两者相结合才能打造出优质IP。

文化旅游IP需要通过对目的地文化元素的挖掘、创意和商品化,有效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附加值。同时,提供具有人文情怀的产品、度假景区或主题公园,并以这种文化为理念向人们提供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作品和服务。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