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量贩零食奔赴万店 行业聚焦效率之争

作者: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蒋政 郑州报道

量贩零食品牌的竞争,已经迈向了万店关口。

日前,零食很忙创始人晏周和赵一鸣零食创始人赵定一起喊出了“奔赴万店规模”的扩张计划。而另一个企业——万辰集团,通过收购旗下门店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量贩零食赛道正在急速扩容,品牌之间的竞争早已白热化。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传统零食品牌纷纷下场。而0加盟费、价格战、“策反对手加盟商”等案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在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看来,万店门槛是企业走向品牌化、规模化、粉丝化和产业一体化的综合性代表,意味着自身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持,其品牌效应、规模效应、边际效应会进一步释放红利。

“对于追求效率的量贩零食渠道而言,当赛道涌入足够多的玩家,考验的除了供应链效率、产品力,还有品牌能力、资金实力等。在经过草莽发展期之后,市场有望形成‘3+N’的行业格局,即三个全国性品牌和N个区域性品牌,亦有很多品牌被淘汰出局。”朱丹蓬说。

量贩零食行业迈向万店

近年来,大陆量贩零食行业获得快速发展。根据媒体报道,零食量贩模式2017年至2022年弯道超车,复合增长率达到114.6%。市场规模有望从2022年的407亿元增至2027年的1400亿元。

从门店数量上来看,华泰证券研报提到,大陆量贩零食行业top30合计门店数超2.6万家。另据信达证券研报预测,未来行业可增至8万家,乐观来看行业门店空间有望超过10万家。

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量贩零食品牌的定位都是“多快好省”,尤其是在价格方面,追求“更便宜”;泛化零食概念,将其拓展至水饮乳品、面包、蛋糕、泡面等品类,单店SKU数量在1500个左右。

红杉中国合伙人苏凯表示,该渠道将标品非标化,非标品标准化。也就是说,原本市场上大流通的快消品,成为营销工具和导流工具。反而把非标品的散称零食形成标准化,在多个环节产生差异化,并且做到了物美价廉。

“伴随着零售业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类从百货向专业渠道转变。因为品类聚焦,所以能够形成规模优势,也能更加了解消费者,从而做到更好的选品和经营效率。量贩零食业态是一路做减法形成的渠道模式。”苏凯说。

黑蚁资本创始合伙人何愚认为,量贩零食业态抓住了三个趋势。首先是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的品质。其次是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带来的下沉市场机遇。最后是线下流量的重新分配,被量贩零食渠道所承接。

行业人士认为,量贩零食渠道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较强的竞争力。

快速增长的量贩零食市场,也迎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只松鼠以“高端性价比”为导向,重新构建线下门店体系,开创自有品牌社区零食店。良品铺子则是推出零食顽家,目前已经在湖北全省放开加盟。另一方面,量贩零食品牌之间的竞争,早已硝烟四起。

记者注意到,补贴是量贩零食品牌最常用的手段。赵一鸣零食招商副总监唐小林披露了公司在2024年的五项加盟政策优惠。万辰集团旗下的好想来,在2024年上半年同样推出了0加盟费、0服务费、0管理费和0配送费的政策。

而市场上已经多次传出,某些量贩零食品牌,通过补贴、高价买店等方式,让竞对品牌加盟商更换招牌,成为自己公司旗下的加盟商。

朱丹蓬表示,量贩零食品牌之间,存在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人群同质化、模式同质化的现象。行业打出价格战,将会促进整个赛道洗牌。未来整个赛道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

不过,行业内卷的加剧,让整个赛道的盈利能力出现波动。

2023年上半年,赵一鸣食品实现营收27.86亿元,净利润为7631万元,利润率为3%;良品铺子方面在2023年年中的业绩会上曾表示,目前零食顽家的整体利润率处于持平状态;万辰集团此前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量贩零食业务全年营业收入预计85亿元—90亿元,全年累计净利润预计2850万元—3700万元。

“量贩零食业务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须投入较多成本进行市场开拓、品牌营销、供应链优化、激发团队积极性及巩固竞争优势等,因此盈利能力全面释放尚需时间。”万辰集团在业绩预告中提到。

更加重要的是,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和扩大规模,量贩零食品牌之间的收购、合并一直都在持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更加直接地改变整个赛道的格局。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规模是量贩零食品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目前行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头部品牌通过收购其他品牌,可以快速收割和占领市场,实现规模效应。

晏周提到,两家企业合并之后,公司可以在每一个品类、每一个单品与行业第一的供应商深度合作,集采优势和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据零食很忙产品总监李向阳透露,合并后零食很忙集团将针对600多款产品进行配送价和售价的下调,售价下降幅度在2%左右。

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此前实际控制零食工坊。集团于2022年迅速收购“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等,向量贩零食转型,当下旗下品牌已经统一命名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在朱丹蓬看来,未来整个行业或将形成“3+N”的市场格局,即3个全国性品牌,以及若干个区域性品牌。在此过程中,会不断有量贩零食品牌被收购或者出局。

效率之争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量贩零食品牌之间的竞争,将会聚焦到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和整合供应链带来的效率之争。

记者注意到,零食顽皮官网显示,该品牌每月上新100+产品,满足消费者新鲜多样的口味。

零食有鸣在今年1月底回复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公司将对销售不好的白牌商品进行淘汰。在保持品类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前提下进行优化。

国泰君安证券一份研报中提到,量贩零食门店选品影响客流量、转化率、客单价,供应链追求高效。而对选品和进行品牌/产品组合的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其背后是对本区域消费者需求的洞察。

该研报提到,零食量贩品牌每个月都会调整门店产品,淘汰动销速率慢的10%+产品,上新进行替代。量贩零食通过现款无账期、高速周转、规模采购、缩减渠道环节等方式压缩了各个环节的加价率,从而实现30%左右的价格优势。

除此之外,供应链的效率之争,决定了量贩零食品牌的生命线。信达证券研报认为,零食量贩品牌的核心壁垒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产销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拆解为供应链效率和精细化运营能力,这背后所要求的是供给侧的规模效应和需求端的洞察能力。

对于量贩零食品牌而言,厂家直采是建立零售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动作。

零食很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实现零售行业一个效率的革新,即砍去所有中间环节,公司直接与工厂对接,以减少层层加价。

而在精细化运营上,晏周表示,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之后,在第一阶段将打通数字化供应链能力,智慧会在信息化方面加大投入,帮助门店实现智能化收银、智能化补货、智能化收货等,提升门店经营效率。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