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祁的一首极美的春词,写尽了春天的盎然,读来韵味无穷

作者:简雪
宋祁的一首极美的春词,写尽了春天的盎然,读来韵味无穷

春天三月,春水涨,春草绿,春花开,柳如烟……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最宜人的景色,就在此时。

文人墨客都爱春天,把它写成美好的诗词,成为经典,流传千古。在众多的春天诗词当中,我特别喜欢宋祁的《玉楼春》,觉得这首词描写的春景很美,还蕴含着对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的领悟,读来韵味无穷。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北宋官员、历史家、文学家、词人,曾和欧阳修合修《新唐书》,前后历时十余年时间,于公元1060年完成。宋祁因撰书之功被升为左丞、工部尚书,而这首《玉楼春》就是写于他任工部尚书期间。

春日里,宋祁出门去郊游,看到春色明媚,有感写下这首词作。这首词一出就火爆京城,成为誉满词坛的名作。宋祁也因为词中的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被世人誉为“红杏尚书”。

宋祁的一首极美的春词,写尽了春天的盎然,读来韵味无穷

词的开篇“东城渐觉风光好”,作者概括了对春景的感受:漫步在东城,感受到风光渐好。

寒冬已去,春天来了,春天从哪里来?春自东来。古人春游踏青,必往东行,这是民族传统。所以,词的开篇不写南城、西城、北城,而是写东城。

“风光”一词,让人感受到视野一片开阔,有一种清新扑面而来的感觉,充满了希望。它不仅是自然景色,还概括了天、地、人等景象。

“渐觉”二字,用得传神,春景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层有次、渐渐呈现出来。

句子的末尾,作者用了一个“好”字对春景概括,让读者自然想到,春天的明媚、绚烂……

这开篇的词句,我感受到春景无限好,自然联想到明媚的郊外春光,似乎自己也漫步在东城,感觉一切美好。

宋祁的一首极美的春词,写尽了春天的盎然,读来韵味无穷

接着,这三句“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承接了首句,逐渐把“风光”呈现出来。

作者最先看到的是春波绿水与水面上的游船:春风吹拂,平静的水面泛起了皱纱似的波纹,阳光映照下,波光粼粼,迎接着游船的到来。

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

棹(zhào):船桨,此指船。

紧接着,他看见了岸边的杨柳,碧绿如烟,笼罩在拂晓的轻寒中。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朦胧中有绿意,特别有意境美。

然后,他看见了红杏开得如火如荼。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把杏花盛开的繁盛写到了极致,特别是“闹”字写得生动无比、意蕴丰富。我们不仅在视觉、嗅觉、听觉都感受到杏花繁盛,还感受到春意的盎然与生机。

春水绿波迎画舫,岸上绿柳成行,如烟如雾,朦胧之中,却有杏花怒放,把清景装扮得热闹起来了,就连赏景之人的心情也被这些渐入眼帘的风光所感染,心情十分愉悦。

读到此处,词的上片结束。整个上片描写了郊游时所见的明丽春景,下片则转而抒发感慨。

此时此刻,春光无限好,作者不仅感叹:“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人生总是忧患太多,欢娱太少,怎能为了钱财而轻视难得的欢笑呢?

“浮生”出自《庄子》中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看到这个词,我突然感觉到人生匆匆又短暂。

读着这两句感慨之言,我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从和说起。很多时候,我们对物质、对钱财太计较了,不知不觉间,忽略了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就如这诗句中的“一笑”,既珍贵,又容易被人忽略。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之“一笑”的东西,我们应该珍惜它,并为之执着,而不是忽然间不惜代价换来。

宋祁的一首极美的春词,写尽了春天的盎然,读来韵味无穷

词的末两句:“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道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对美好人生的珍惜:他举起酒杯劝夕阳,请它在花丛间多逗留一会。

美好的东西总是容易消逝,美好的时光总是不知不觉地流逝,美好的人生总是太匆匆,这是谁也控制不了的。既然如此,我们唯有好好去珍惜,才不枉此生。

纵观全诗,写景清丽,把春天的盎然写得淋漓尽致;借景抒情,道尽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劝慰世人要好好珍惜美好的人生,韵味无穷。

细细读来,盎然的春色尽在心间,也让我们懂得好好珍惜美好的时光、美好的人生,受益匪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