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腾讯重回300大关,港股牛市氛围渐浓

作者:智通财经APP
腾讯重回300大关,港股牛市氛围渐浓

今天下午恒指交易气氛突然好转,许多大盘股开始拉升。此前由于业绩拉胯而被市场厌弃的友邦保险经历52.2港元的开盘低价之后迅速拉升,收盘价54.2港元。港交所也是低开后迅速拉升,底部反弹。恒指收盘点位16618.32点,日内涨0.88%;盘后期指继续轻微上扬。

但今天最值得留意的一只股票是腾讯。

腾讯的股价今日收盘299.4,无限逼近300大关。而下午交易时段曾经突破过300港元,最高成交价格为300.6。

而技术形态上,腾讯终于摆脱了此前维持接近3个月之久的265~295的价格箱体的锢限,构成了向上的突破。

腾讯重回300大关,港股牛市氛围渐浓

此外,随着复活清明假期临近,虽然叠加业绩期,但3月下旬往往是港股成交的淡季。任何向上或者向下的大动作要等到节后回来才启动。然而此次腾讯的股价在节前就开始上攻,也表明市场对其认可,以及对腾讯长期以来低估的恶劣现实忍无可忍。

如果本周内、下周以及节后,腾讯股价能够维持在300港元附近,而不再掉回到265~295的价格箱体,则有望进一步向上收复失地。

一份可圈可点的业绩

腾讯最近发布的这份2023年业绩,其实是非常可圈可点的。只不过港股市场投资者普遍哀莫大于心死,才使得没什么人关注,更不会像美股市场那样动辄绩后暴涨10%、20%的泼天富贵,继而引发投资者赌业绩乐此不疲的蔚为大观。

如果说2022年腾讯的业绩差强人意,那么2023年这份业绩则可以说是恢复了往日股王的实力。

数据来看,2023年腾讯营收6090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虽然10%不是什么惊天数字,但对于2023年这么多企业江河日下,这10%的增长已经算不错。

但更重要的是,腾讯去年全年毛利润为293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高达48%。毛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3%,毛利率则提升5个百分点。

腾讯重回300大关,港股牛市氛围渐浓

净利润则更加强悍。我们知道,科技企业要用非国际准则下的净利润,即non-GAAP Net Profit,而腾讯2023年的non-GAAP股东应占溢利为1577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幅高达36%。

腾讯重回300大关,港股牛市氛围渐浓

Non-GAAP净利润大增,叠加回购和派息,导致非国际财务准则下的摊薄每股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38%,至16.32港元。这大概也是腾讯史上最高的EPS。

而这个38%的增长是一次性的还是可持续的?我个人认为,可持续性偏强。为什么这样讲?

2022年腾讯业绩受游戏业务拖累,导致股价长期受压抑的记忆还留存在港股投资者脑海。而打击腾讯游戏业务的大杀器,自然是版号新规,也就是版号批发数量按照1/10的量级减少。这有利于集全司之力打造精品游戏的网易,而不利于赛马机制的腾讯。但近年来腾讯精品化的策略实施有一段时间以来,可以明显看到腾讯的精品游戏开始增加,例如国内的《无畏契约》、《暗区突围》、以及《金铲铲之战》等。而海外则主要受爆款游戏VALORANT的贡献、以及《胜利女神:姬妮》等。

当然,游戏领域的复苏尚需时日,但广告业务在我看来则是腾讯2024年的重要增长点。首先是AI对广告精准投放的助力赋能。腾讯混元已经成为领先的基础模型,在数学推导、逻辑推理和多轮对话中表现出卓越新能。

其次,中国经济在2024年复苏的态势越来越明显。2月份CPI同比环比转正对于市场信心提振效应明显。而随着经济的复苏,商家的广告投放规模会增加,而腾讯作为头部互联网广告商,借助自身通过朋友圈、视频号等多端口所构建的日益深厚的互联网生态,将在这一波经济复苏与广告复苏中率先收益。

此外,金融科技板块,也是经济复苏的受益板块。因此总结起来,2024年腾讯的业绩在202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令人发指的低估

看完业绩,我们可以算算估值了。

腾讯自2021年7月从顶部跌落至今,已经快3年了。这期间估值长期低于同类公司,已经另港股投资者失望,甚至心寒。

根据最新的2023年全年业绩,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的摊薄每股收益为16.32港元。用目前股价299港元计算,对应PE为18.3倍。如果计今年1月份大盘倾覆时的最低价260港元,则PE仅为15.9倍。

且不考虑腾讯在2018年前具有高增长性阶段动辄40~60倍的PE。这个数值连目前增长率已经放缓的美股科技巨头如Meta、Google、Amazon等平均能够享受的20~25倍的PE都相去甚远。

鉴于港股流动性结构偏弱的现状,不敢奢求25倍PE,卑微的20倍的PE总可以吧。那么对应腾讯的股价也应该有320港元。这还是没考虑任何YoY增长的情况。

但事实上腾讯每年的营收还有10%以上的增长,而毛利或非国际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往往年度增长率都在20%左右。假设2024年相对2023年的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有15%的增长,那么对应股价至少也应该在370港元。

其实腾讯的三块业务,各自都是独当一面的巨无霸,如果单独拿到市场上,每块业务都是一只独角兽甚至巨头。像广告业务,至少对应美股市场的Google和Meta,除了国际化程度不如后两者,其实估值应该是类似的。

而金融科技业务,应当对标Visa、MasterCard,或巴菲特老人家最爱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而这类公司在美股市场的估值甚至高于Meta、Google之类,长期享受30倍的PE。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腾讯如果分拆会提升估值。腾讯也表示过从来都不考虑分拆。我引用这些只是想辅证腾讯目前的低估状态。

有必要补充的是,腾讯的低估,不是南非Naspers减持的必然结果。Naspers减持是在2018年3月宣布的,但腾讯股价的历史高点775港元是在2021年2月达到的。Naspers减持并不是腾讯估值受到压迫的必然逻辑。

恒指来到十字路口

我在半个月前的文章《多板块集体突破,恒指成交创新高,港股的春天要来了》中提到,恒指进入3月以来呈现的积极变化,第一是时隔一年指数再次站上20周价格均线。第二是恒指站上百日均线(MA100)。而且我在当时的文章中提及,如果这些突破的信号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则有望演化为真突破。

腾讯重回300大关,港股牛市氛围渐浓

就今天的情形来看,腾讯的股价启动,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因为此前半个月中,友邦业绩扑街导致股价向下喷发、以及中字头高息股有高空熄火的态势,不免令人担心,当时的突破又会像此前无数次一样,是假突破,最终还是打回原形。

那么今天这一波上涨,对于恒指的意义则相当于再一次低空接力。如果接下来腾讯以及部分科技股能够接棒的话,例如此前昨天百度受苹果外包国行手机AI系统的利好大涨4%,今天继续大涨4%,那么恒指有望进一步站稳20周平均线。那么随着4月中下旬开始进入一季度业绩期,则进一步获得支持。

当然,近期无疑是一个敏感期,可上可下。我们也看到恒指似乎连续几周缺乏方向,似乎多空双方都找不到明显的依据和借口,也不敢大规模采取行动。

但好的因素是,至少能在16500附近维持,而不像去年那样每天都“无风三尺浪、开盘即巅峰”的完蛋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