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解是自由的”

作者:丁是丁

下午在银沙美墅度假酒店参加了一个活动。

是青岛旅投“银沙艺术驻留”的一个项目,定期邀请艺术家开展讲座和交流。之前参加签书和观影活动认识的美女U兔现在那里工作,邀请我去参加。

这家酒店去年夏天我去过,就在银沙滩,真正的面朝大海。我一看主题是“生活艺术家——旅日艺术家与人工智能博士视角中的艺术美学”,很感兴趣。最近我在读一本旅日女作家库索的书,《自在京都》。恰好下午也有时间。

各种的机缘巧合。

上微博搜了一下嘉宾老师何成钢的名字,发现何老师并没有微博账号,倒是有几篇关于他的报道和他撰写的文章。

讲座由人工智能博士鑫亿主持。三个多小时的活动,何老师讲了书法之美,并展示了自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因为现场没有笔墨,他用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勾勒书法的笔划,进行讲解,笔尖直接展现锋芒,一看就出手不凡。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字: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可惜这一张当时没拍照。因为不确定活动是否可以拍照,后来才拍了几张。

我问何老师此句对联的出处,他也说不知,是看到的。

回来我搜了一下,并未找到确切的出处。

很显然,它并非直接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而是现代人创造的一副对联,运用了巧妙的双关和比喻手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国人物关羽、张飞以及《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形象来表达人生的哲理。

上联“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以关羽和张飞两位三国时期的勇猛将领名字做比,暗喻鸟儿被困笼中无法施展抱负,如同关羽被束缚,不能像张飞那样勇猛地冲破束缚、自由翱翔。

下联“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则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八戒代表人的世俗欲望和种种约束,悟空则象征智慧和超脱。整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人在世间生活,既要有遵守道德规范、自我约束的一面(八戒),同时也需要智慧、勇敢和灵活应对生活的挑战(悟空)。

虽然对联并非古籍文献中的原文,也可能不是出自名家笔下,但其富含哲理,且巧妙借用古典文化元素,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有较高的传播度。

加上标点,似乎更有韵味: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

讲座开始前,何老师问参加活动者是不是都爱好写书法。

问得我一愣。赶紧在记忆里搜索,有多少年不曾拿过毛笔了?如今,每天用电脑用手机,连笔都很少拿了。年少时曾煞有介事照字帖练过柳体,后来看到篇文章,说柳体适合男孩子,女人应该练颜体。我便放弃了。说起来,真是惭愧。

何老师说他昨天才飞到青岛,过两天要去兰陵参加当地的一个活动。U兔说:何老师的这个工作好,经常各地飞来飞去的。

他说:这不是工作,是玩。

很有松弛感。

参加活动的一个女生,有个日本名字,何老师说她的名字是日语里“新干线”的意思,日本很多女孩叫那个名字。她是青岛电影学院大一的学生,理想是去日本留学,希望能见到宫崎骏……眼下她正在学日语。

她讲对何老师一幅画作(《狐狸与猎犬》)的理解,说自己“理解的不一定对”。

老师说,“理解是自由的。”

这是金句了。我赶紧记下来,用作了本文的标题。

“理解是自由的。”就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被问及写书法的缘起时,何老师讲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被喜欢书法的老师认可和鼓励,在报纸上练习书法;因写字好,负责在墙体上写宣传标语;因会写字不用出工干农活,还能挣工分,被村民羡慕……

出生于1958年的何成钢老师,下过乡。80年代赴日留学,后在日本教书,生活工作在奈良。他的名片上印着:特任教授,书画家。

很喜欢这种轻松愉快的讲座。何老师有幅书作品:众缘和合。

他说:相聚就是缘分。

“众缘和合”是佛教专业术语,也是我们在实际当中、在修行当中要达到的一境界。“众缘和合”表达一种重要的哲学概念:世间万物都是由众多的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单独成立,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单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有事物的存在发展都与其他事物之间充满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才疏学浅,关于“众缘和合”是回来才做的功课。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

以上图片来自U兔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

窗外就是大海

“理解是自由的”

喜鹊

“理解是自由的”

“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卷雪连山来。”

我第一次看到雾是如何从海上飘向陆地的。活动结束,就是这样了。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

电影学院的女生还送给每人一块她在海边捡的鹅卵石。我的是心形的。有梦想,就了不起。祝她留学日本的理想能早日实现。

明天下午还有一场活动,感兴趣的,同去吧。

“理解是自由的”
“理解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