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温室气体浓度和高温爆表 南极海冰少了百万平方公里

作者:南方都市报

一群海鸟在北冰洋海域浮冰上空飞过。 新华社发

今年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世界气象组织19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面积和冰川消融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

该报告指出,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致使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报告称,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45℃,近10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此称之为地球发出的“求救信号”,并呼吁各国领导人立即采取行动,为人类和地球筑起最后的生命线。

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报告说,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45℃(±0.12℃),过去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从全球来看,从6月到12月,每个月的温度都创下了该月的最高纪录。2023年9月的温度远远超过了之前9月份的全球纪录。

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报告指出,全球温度的长期上升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2023年年中,拉尼娜条件转为厄尔尼诺条件,协助导致2022年到2023年的温度迅速上升。

根据观测,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并且在继续上升。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比前工业化时代高出了50%,将热量积聚在了大气中。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这意味着在未来许多年里,温度将继续上升。

海洋热量达到最高水平

根据一项综合数据分析,海洋热含量在2023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在过去二十年中,变暖的速度尤其明显。预计变暖将持续下去,这种变化在几百年至几千年的时间尺度内都不可逆转。

更加频繁和剧烈的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珊瑚礁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全球海洋平均每天经历的海洋热浪覆盖率为32%,远高于2016年23%的历史记录。到2023年底,南纬20°至北纬20°之间的大部分全球海洋自11月初以来一直处于热浪条件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西洋大范围的海洋热浪,热浪从北半球春季开始,在9月份达到峰值,并持续到年底。2023年底,整个北大西洋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和极端的海洋热浪,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出3℃。地中海连续12年出现近乎完全覆盖的强烈和严重的海洋热浪。

由于吸收二氧化碳,海洋酸化加剧。

海洋变暖,南极海冰面积创纪录新低

2023年,平均到每天而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受到海洋热浪的侵袭,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食物系统受到损害。到2023年年底,超过90%的海洋在这一年的某个时间经历过热浪条件。

据初步数据显示,在北美西部和欧洲极度融化的推动下,全球一组基准冰川遭受了有记录以来(自1950年以来)最大的冰量损失。

报告说,全球海面平均温度从2023年4月开始就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8月和9月大幅刷新纪录。目前,南极海冰面积是有记录以来新低,冬季结束时的海冰最大面积比之前的最低纪录少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和德国面积的总和。

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2023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卫星记录(199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反映出海洋持续变暖(热膨胀)以及冰川和冰盖的融化。过去10年(2014-2023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是卫星记录前10年(1993-2002年)海平面上升速度的两倍多。

有两大主要冰盖,即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综合这两大冰盖,有记录以来融化量最高的7个年份均发生在2010年之后,平均质量损失率从1992-1996年的每年1050亿吨增长到2016-2020年的每年3720亿吨。这相当于在后一时期,冰盖导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约1毫米。

卫星融化范围数据显示,冰盖的累计融化日范围在有记录以来(1978-2023年)位居第三,仅次于2012年和2010年的极端融化季。

瑞士冰川剩余体积两年减少10%

2022-2023水文年的初步数据显示,在北美西部和欧洲极度负质量平衡的推动下,全球基准冰川遭受了有记录以来(1950-2023年)最大的冰量损失。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经历了一个极端的融化季节。在瑞士,冰川的剩余体积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约10%。2023年,北美西部的冰川质量损失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比2000-2019年期间测得的损失率高出五倍。在2020-2023年期间,北美西部的冰川估计损失了2020年体积的9%。

● 影响

极端高温与洪水齐袭 干旱引发野火损失大

对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都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包括重大洪水、热带气旋、极端高温和干旱以及相关的野火。

地中海飓风“丹尼尔”带来的极端降雨引发了洪水,影响了希腊、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利比亚等国,9月份在利比亚造成的生命损失尤为严重。

2月和3月的热带气旋“弗雷迪”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热带气旋之一,对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马拉维造成了重大影响。

5月的热带气旋“穆查”是孟加拉湾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强烈的气旋之一,引发了从斯里兰卡到缅甸、一直到印度和孟加拉国整个次区域的170万人流离失所,并加剧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飓风“奥蒂斯”在几个小时内就增强为最高的5级系统,这是卫星时代增强速度最快的飓风之一。它于10月24日袭击了墨西哥沿海度假胜地阿卡普尔科,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约为150亿美元,并造成至少47人死亡。

极端高温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南欧和北非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在7月下半月。意大利的温度达到了48.2℃,以下三地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突尼斯的温度达到了49.0℃,摩洛哥达到了50.4℃,阿尔及利亚达到了49.2℃。

加拿大的野火季节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全年全国过火总面积达1490万公顷,是长期平均水平的7倍多。大火还导致了严重的烟雾污染,尤其是在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人口稠密的地区。今年最致命的一场野火发生在夏威夷,据报道至少有100人死亡,这是美国100多年来最致命的野火,估计经济损失达56亿美元。

2023年,长期干旱的非洲之角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灾,尤其是在当年的下半年。洪水造成埃塞俄比亚、布隆迪、南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180万人流离失所,此外,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吉布提和索马里连续五季的干旱还造成300万人在国内或跨境流离失所。

非洲西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部分地区以及中亚和西南亚部分地区持续长期干旱。中美洲和南美洲许多地区的旱情加剧。在阿根廷北部和乌拉圭,1月至8月的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20%至50%,导致作物损失和蓄水量低。

● 多重危机交织

全球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人数翻番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塞莱丝特·绍洛强调,“气候危机无疑是人类面临的决定性挑战”:日益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人口流离失所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表明,气候危机与不平等危机密切交织。

数据表明,全球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翻了一番以上,从新冠疫情前的1.49亿人增加到了2023年的3.33亿人(在世界粮食计划署监测的78个国家内)。报告称,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也许不是根本原因,但却是加剧因素。

● 呼吁加大行动

将长期气温升幅控制在1.5℃以内

绍洛说:“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巴黎协定》设定的1.5℃的目标。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向全世界发出红色警报。”她强调,气候变化所影响的远不止温度,我们在2023年目睹的情况,特别是前所未有的海洋变暖、冰川消融和南极海冰损失,尤其令人担忧。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决定性挑战。

古特雷斯认为,全球气温每上升一个刻度都会影响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但他说:“好消息是,我们仍然可以将地球的长期气温升幅控制在1.5℃以内,并避免最糟糕的气候混乱。而且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气象组织表示,可再生能源转型可以给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一线希望。可再生能源发电,主要由太阳辐射、风和水循环的动态力量驱动,因其具有实现去碳化目标的潜力而跃居气候行动的前沿。数据显示,2023年,可再生能源的新增容量比2022年增加了近50%,总发电能力达到510千兆瓦(GW),这是过去20年中观测到的最高速度,表明有潜力实现COP28上设定的清洁能源目标,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两倍,达到11000千兆瓦。

整合:黄亚岚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