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保肝药物在儿童肝脏疾病中的选用细节

作者:医脉通儿科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保肝药物在儿童肝脏疾病中的选用细节

前言

肝脏是解毒的重要器官,可因致病因子的侵袭而致损伤,如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曾用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致肝损伤,可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

保肝药物是一类可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组织与肝功能恢复、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抑制肝脏纤维化等作用的药物,可防治肝脏疾病,可分为促细胞再生类保肝药物、抗炎类保肝药物、解毒保肝类药物、利胆类保肝药物、降酶保肝类药物、基础代谢类药物。

保肝药物在儿童肝脏疾病中的选用细节
保肝药物在儿童肝脏疾病中的选用细节

促细胞再生类保肝药物/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

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与肝细胞膜、细胞器膜结合,促进肝细胞器膜功能恢复,增加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动性、稳定性,调节肝能量代谢,促进肝细胞增殖再生,恢复酶活性,调节氧化应激平衡、减少脂质过氧化,促进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进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辅助用于改善如药物、酒精、毒物、化学物质所致的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与肝炎的右上腹压迫感、食欲不振,或接受/停用干扰素的慢性HCV感染,或用于肝酶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建议>12岁儿童开始时456mg/次、tid,最大剂量≤1368mg/d。维持剂量为228mg/次、tid。

特殊人群:对大豆制剂过敏者禁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用于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坏死、肝昏迷)、脂肪肝、肝胆手术前后的治疗、预防胆结石复发,或用于不伴黄疸的轻中度肝细胞损伤型(ALT/AST升高)、混合型药物性肝损伤(DILI)等。

建议青少年静脉注射232.5-465mg/d,严重可注射465-930mg/d。静脉滴注严重可465-930mg/d。

特殊人群:儿童禁止肌肉注射,因含有苯甲醇。正使用其他药物者,因有配伍禁忌,需分别滴注,且需冲管。

抗炎类保肝药物

如甘草酸类药物,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抗炎活性,有明确的抗炎保肝作用,可保护肝细胞膜,显著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的慢性损伤,减轻肝脏纤维化程度,还可抗过敏、抑制氧化应激等。①复方甘草酸苷片/胶囊可用于慢性肝病以改善肝功能异常,或预防有高危因素用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

建议儿童25mg/次(以甘草酸苷计)、tid,可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剂量。

特殊人群:禁用于低钾血症、醛固酮症、肌病、有血氨升高倾向的末期肝硬化者。正使用莫西沙星者,再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胶囊可致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含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需谨慎。

②复方甘草酸单铵S注射液/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可用于急慢性、迁延性肝炎所致的肝功能异常,或辅助治疗中毒性肝炎、外伤性肝炎。

建议儿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2ml/次,1-2次/d。

特殊人群:禁用于严重低钾血症、高钠、心衰、高血压、肾衰竭者。

解毒保肝类药物

如GSH、硫普罗宁、NAC、青霉胺、葡醛内酯等,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减轻有害物质对肝脏的损害,可影响肝细胞的代谢过程,促进胆酸代谢,减轻组织损伤,保护肝脏,调节免疫等功能。①注射用GSH

可用于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病毒性肝炎、DILI、脂肪肝、活动性肝硬化、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建议缓慢静脉滴注、肌内注射0.3-0.6g/次,最大剂量1.8g/次,qd。

特殊人群:有哮喘发作史者慎用。正使用维生素K3、维生素B12、抗组胺药物、四环素、磺胺类药物者,不得混用射用GSH。

②葡醛内酯片/胶囊

可辅助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或用于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

建议<5岁0.05g/次、tid;≥5岁0.1g/次、tid。

③青霉胺片

可用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建议儿童1月龄-12岁,开始剂量为2.5mg/(kg·次)、bid,1-2周后可增量,最大剂量为10mg/(kg·次)、bid。12-18岁通常维持剂量为0.75-1g/d,分2次服用。

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严重的皮肤病者禁用。正使用铁剂、抗酸剂尽量避免服用青霉胺片,因可减少后者的吸收。有严重神经症状者慎用。

④NAC注射液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如对乙酰氨基酚紧急或反复超有效剂量大量使用后预防或减少肝损伤。建议儿童5-20kg静脉滴注负荷剂量为150mg/kg,以3ml/kg的稀释液稀释后静滴1h;第2剂为50mg/kg,以7ml/kg的稀释液稀释后静滴4h;第3剂为100mg/kg,以14ml/kg的稀释液稀释后静滴16h。儿童>20k用量同成人。

特殊人群:禁用于支气管哮喘、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因可致呛咳、支气管痉挛。胃溃疡、有支气管痉挛史、胃炎者慎用。

利胆类保肝药物

如UDCA,可促进胆汁分泌与转化、减轻胆汁淤滞、促进胆汁酸代谢与抑制其重吸收、利胆退黄、保护线粒体、保护稳定肝细胞膜、免疫抑制,缓解肝损伤。UDCA片/胶囊/软胶囊可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胆囊胆固醇结石、肝移植后淤胆、药物性胆汁淤积、胆汁缺乏性脂肪泻、胆汁反流性胃炎等。

婴儿胆汁淤积症建议常规剂量为10-20mg/(kg·d),部分可至30mg/(kg·d),分2-3次服用。

特殊人群:禁用于胆道阻塞(胆总管和胆囊管)、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经常性胆绞痛发作、严重肝病、胆囊功能受损、射线穿不透的胆结石钙化、胆道完全梗阻、爆发性肝炎、行门肠吻合术不成功或无恢复正常胆汁流动的胆道闭锁、胆囊不能在X射线下被看到、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慎用于患有严重胰腺疾病、胆道结石、消化性溃疡、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期晚期黄疸者。

降酶保肝类药物

如双环醇、联苯双酯,可抗氧化、减轻炎性反应、保护肝细胞膜、减轻氧化应激性损伤、调节免疫功能等,能降低血ALT水平、减轻肝损伤。①双环醇片可抗脂质过氧化、促进肝细胞蛋白质合成、抗线粒体损伤、抗肝细胞的凋亡与坏死等,可快速降低ALT、AST,特别是ALT,可用于慢性肝炎引起的氨基转移酶升高。

建议>12岁儿童25mg/次、tid,必要时可加倍剂量。

特殊人群:慎用于肝肾综合征及肝功能失代偿如胆红素明显升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硬化腹水、低白蛋白血症、肝性脑病者。

②联苯双酯片/胶囊/滴丸

可用于慢性迁延型肝炎伴ALT升高,或用于药物、化学毒物所致的ALT升高。

建议儿童滴丸口服0.5mg/kg、tid。片剂/胶囊较成人剂量酌减。

特殊人群:禁用于失代偿性肝硬化者。慢性活动性肝炎者慎用。

基础代谢类药物

如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提高肝细胞能量合成、促进蛋白质合成,保护肝细胞。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可用于急慢性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肝炎引起的高血氨症,尤适于早期的意识失调、神经系统并发症。建议儿童剂量酌减。禁用于严重肾衰竭(血清肌酐>3mg/100ml)者。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用于急慢性肝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肝炎引起的高血氨症,尤适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解除、肝昏迷的抢救。建议儿童剂量酌减。禁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血肌酐>3mg/100ml)者。

此外,保肝药物可联用,可1-2种药物联用,最多不超过3种药物,不推荐保肝药物作用机制与主要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联用。参考文献:1保肝药物处方审核中国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J].中国药师协会,20242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2):157-160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8,10(6):744成人急性肝损伤诊疗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24,44(1):5-105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19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42(5):343-3526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1-57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2-44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