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作者:有为奶爸

小陈为了达到“科学育儿”的效果,在儿子星星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大量阅读育儿的书籍。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仅最常见的哭闹一事,就让她的“科学育儿大业”惨遭滑铁卢。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原来才不到2个月的星星,这些天夜里经常大哭,尤其是睡觉时,更是哭得停不下来。使得帮忙照顾孩子的婆婆每次一听到哭声,哪怕是夜里2、3点也立即跑到她的房间要抱一抱、哄一哄他。

这不仅让老人家无法正常休息,也让小陈担心如此一来,会令宝宝养成必须要人抱、哄才停止哭泣、老实睡觉的习惯。于是,她劝婆婆:“妈,我看网上说,宝宝哭了不要立即抱他,不然以后他一哭就要人又抱又哄。”婆婆一开始还反驳:“星星还这么小,抱一抱也没事吧?”

“就因为小才不能这么纵容他啊!从今晚开始,他再怎么哭,咱们也不抱他”,小陈十分坚持这个育儿理念,婆婆也就随她了。只是,1个多星期后,星星还是一到夜里就大哭,如果没被大人抱、哄的话,能一直哭到将近天亮。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这下子,婆婆开始不安了:“怎么星星还是大哭不止?看起来也憔悴很多。”小陈也有些慌了,连忙与丈夫一起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而医生居然说宝宝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才会在夜晚睡觉时大哭不止,又听了小陈说起不予理会的做法,更是连忙劝到:“你们都不及时安慰他,心理得不到安全感,睡眠质量更差,能不憔悴吗?”也正是因为医生这番话,她才知道网上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并不适合自家孩子,还耽误了他的健康。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

就在1982年,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其撰写的《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关怀》里提到了“哭声免疫法”。

即婴幼儿哭闹时,家长不应立即去抱、哄他们,否则会让他们产生“哭闹就能获得拥抱”的条件反射。符合“哭声免疫法”的处理方式是他们哭闹时不要理会,等他们不哭后再抱。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然而,约翰·华生的大儿子雷纳在他的这种育儿理念下,虽然成为了精神分析家,但从小到大多次自杀未遂,最终在30多岁时自缢身亡。而他与其他兄弟们几次抱怨:“我们的父亲剥夺了我们的所有感情基础,没有同情心也没有感情上的沟通令我们内心十分痛苦。”

同时,资料也显示,虽说“哭声免疫法”问世时,在美国也确实风靡一时,但那一代孩子在成长过程或长大后,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心理、情绪上的问题。如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情感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等。故而“哭声免疫法”也被唾骂是“毁了一代美国人”的存在。

毕竟,根据众多心理学家、育儿专家的观点,这种哭声免疫法使得家长没有探寻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也不顾表达能力尚不完善的孩子用哭声所表达的情绪与需求,那么孩子不仅因这份忽视、延迟满足等未获得安全感,感受不到家长的爱意,变得更加敏感、自卑。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且没能学会正确表达的方式,更无法培养出同理心与感知各种情绪的能力。还有一点就是家长的忽视,还会错过孩子的需求、求助信号。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哭闹就是他们表达饿了、渴了、身体不适等事情的方式。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哭泣是婴儿完成初级思维的过程。”同时,他还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抚慰、拥抱,才能逐渐变得人性化以及逻辑化,也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若是无法及时得到或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与抚慰,那么他们很难将幻想与现实分开!故而如何处理婴幼儿哭泣问题,成为每一位父母都不能忽视的事情。

宝宝哭闹怎么办?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同

1、0至6个月前:第一时间给予拥抱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般0至6个月的宝宝并没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哪怕他们一哭就立即拥抱、安慰,他们也不会产生“哭声可以要挟父母”的想法。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所以,在宝宝的0至6个月前,如果他哭泣了,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拥抱及安抚,让他明白父母对他浓浓的爱意,及无论发生任何问题都有父母作为坚强后盾,为他排忧解难。如此一来,他的内心便充满安全感,情绪更稳定。

2、6个月至1岁半:拥抱的同时也要采取其他安抚方法

临床研究表明,孩子发育至6个月至1岁之后,他们在心理、生理方面通过哭声表达的需求逐渐减弱,随着大脑不断发育及学习、模仿大人,他们已经能通过简单的手势、表情等进行表达。同时也开始逐渐明白,哭声可以“召唤”大人。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故而在这个阶段,除了拥抱外,还可以使用逗笑、温柔说话、轻轻拍打、抚摸及微笑等方式平复宝宝的情绪,引导宝宝使用更多元化的方式表达内心想法与情绪。

3、1岁半至3岁:不必一哭就拥抱安抚

1972年时,知名心理学家B·阿姆斯特丹通过“红点实验”证实了1岁半至2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便开始觉醒,并在2至3岁时快速发展。

故而,当1岁半至3岁的孩子遇到不满、挫折等事情,往往会选择哭闹来发泄,并非主要表达需求。

“哭声免疫法”真的有效?面对宝宝哭闹,不同月龄安抚方式不一样

因此,家长们不必孩子一哭立即拥抱、安抚,而更应耐心了解他哭闹背后的原因,引导他表达内心想法,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此才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发泄情绪、面对难题与挫折应如何解决等。

碎碎念:

进化心理学家MortenL Kringelbach总结:“孩子的哭泣一般都会令父母苦恼、烦躁。但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哭泣不会成为彼此的难题,反而是孩子成长的助力。”也就是说,父母若是能正确应对孩子的每一次哭泣,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也能变得更优秀!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