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国的遗产:带走精英和财富,留下糟糕的政治把戏

作者:科技与水活儿
英国的遗产:带走精英和财富,留下糟糕的政治把戏

刚抵达地中海南岸

从红海来到地中海南岸,一路检阅英国人的后殖民遗产。结论就是:留给前殖民地糟糕的政治把戏,比如:内斗化、神棍化、演员化,带走政治、经济、知识精英……和他们的财产。

国内精英们,往往站在宗主国立场,深感宗主国经济发达,人民懒散幸福,却不曾体会到发达国家的货币、产品、文化高溢价,是全球汇聚而成,并非发达国家一己之力。

英国的遗产:带走精英和财富,留下糟糕的政治把戏

在地中海南岸远眺欧洲大陆

这也是后殖民时代,整个欧美政治圈的共同目标,通过对全球人才、资金、资源掠夺,特别对发达地区以外的70亿人口进行掠夺,获取资源、知识、资金、话语权等优势,从而得到超额利润,以巩固国内选票。

因此,全球100多个前西方殖民地中,发展的好的仅有新加坡。

其余国家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帝国表面上撤退之后,殖民地精英阶层也有序撤离。很多看似GDP不低的国家,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匮乏,教育系统崩解。

时至今日,大多数前殖民地政治、经济、文化当权者们,本人或家人,也尽数安家落户在西方世界。

殖民地则日渐溃烂,资金、人才、秩序尽失,如慢性溃疡般反复动荡,基础建设、法制化、工业化程度,甚至还不如殖民时代有奔头。

正因日益绝望,前殖民地大量人才、资金也会想方设法逃离本土,进一步聚集到宗主国,不仅推高宗主国资产价格,也掏空了殖民地。这些国家看似GDP尚可,但无钱建设,人民把仅有的积蓄换美元欧元,汇到宗主国。

只须看看与中国人均GDP大差不差的国家,如南非、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阿根廷,甚至更高如中东国家,就知道了,GDP是产值,并非存量资金,不代表人民生活水平。

GDP再高,被国际资本收走了利润,也剩不下三瓜两枣。看看大多GDP1.2-3万美元的国家,其人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质量、安全程度,是很难和中国3-4亿城市人口相提并论的。因为,利润被宗主国的投资人,以及居住在宗主国的殖民地精英们带走了,殖民地只能勉强糊口,并无持续发展的资金积累。

当然,人才也同样如此,对很多殖民地国家来说,宗主国几乎吸收了所有理工科博士。剩下的,也多为宗主国买办和代理人。

这种情况很普遍,英国撤离后的数十个殖民地,美帝撤离后的菲律宾,法国撤离后的西非、北非,德国撤离后的刚果,荷兰撤离后的印尼,还有中南美洲诸国,精英们不仅自幼长居西方,也长期从母国寻租、吸血。

普通人则对国家失望至极。疫情后,随着美联储大幅度升息,更多资金外逃美国。很多国家本已破产,或者处于破产边缘,物价翻两三番,收入减半,中低层人民更加绝望。但凡有点想法的,都在挖空心思,倾家荡产润西方。

这导致全体国民失去正向的发展愿望,基础设施靠百年前老本,基础教育靠少数人天赋,经济自主权基本被放弃,形成事实上的全民摆烂的局面。

更烂的局面出现了,这是西方乐意看到的“绿色”经济体。不仅人均碳足迹低,更重要的是,殖民地人民越绝望,才越有努力学习,努力敛财,努力逃脱升天的动力。于是人才、资金,源源不断地从殖民地流入宗主国。

英国,或者是西方殖民统治的遗产,就是留给别人糟糕的政治把戏,让别国处于周期性的内乱状态,以便永保长期收割的机会。

英国的遗产:带走精英和财富,留下糟糕的政治把戏

在地中海南岸远眺欧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