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买电影票想选“C位”得加钱,合理吗?

作者:石家庄普法

● 以案说法 ●

今天是大年初四

春节假期快过半啦

你看了什么春节档电影?

你听过“座位分区定价”吗?

前阵子

有影院把座位划分为

普通座位和黄金座位

不同区域之间的价钱

相差2-20元不等

然而在此之前

电影院的票价一直是“一口价”

座位靠两边或靠前的观众体验感不同

票价却完全一样

那么电影院“分区售票”合理吗?

买电影票想选“C位”得加钱,合理吗?

不同区域不同价格

同场电影票价相差高达20元

“分区售票”

就是在观众席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价格

如今分区售票的影院随处可见

影院也有自己的分区方式

不同影院之间不仅价差不同

“黄金区域”占比不同

有的影厅一排座位就有好几种价格

在某知名观影购票平台随机搜索发现,北京市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均有多家影院实行“分区售票”。如丰台一家电影院,其特惠区票价为29.9元到38.9元,“黄金区”票价是42.9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影院的线上选票系统显示,1号激光厅除前三排座位以及两边靠过道零散座位为特惠区外,其余座位全部属于“黄金区”。这家影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分区售票”是几个月前开始调整的。

买电影票想选“C位”得加钱,合理吗?

不同影院之间不仅价差不同,“黄金区域”占比也不同。不同区域的价差少则3到5元,多则十几元不等。北京海淀区甘家口附近的一家影院线上选票系统显示,其3号厅特惠区售价60.9元,按摩区为63.9元。只有第一排是特惠区,其余区域全部为按摩区,但就算坐在按摩区,想要享受按摩服务,还要再付钱。

此外,也有影院将影厅座位分为特惠区、特价区和默认区域。选票系统显示,这家影院第一排两侧的两个座位是特惠区,第一排其余位置为特价区,但特价区和特惠区的价格都是34.9元,其余位置全部是默认区域,为45.9元。

某影城负责人表示,他所在的影城在2020年开业,2022年10月份开始分区售票。在他看来,分区销售让影迷走进影院的门槛变得更低,是让更多消费者受益的。

“在合法正确经营的情况下,它是拉低售价同时降低观影门槛的一个方式。现在影片最低发行价提高,观影的门槛其实上升了,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影院的竞争优势。”

买电影票想选“C位”得加钱,合理吗?

“分区售票”是商业经营技巧问题

但应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这种对于同一场次的电影

采取分区售票的行为

合不合规?

有没有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律师表示,“分区售票”的本质是商业经营技巧问题,并不构成对消费者的侵权,但这一经营行为必须建立在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

这种模式在球赛、演唱会等活动中很常见,但对电影业,由于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模式和消费习惯,因此,该模式经营过程中,应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各区域票价的定价应当有相应的依据,不同区域票价的价差应当合理,不能以此变相涨价或者进行价格歧视;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等权利,影院应该将分区价格公开公布,并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应当保护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高价票;

不得通过技术手段事先锁定低价票,迫使消费者只能选择高价票;

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并加强监管,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买电影票想选“C位”得加钱,合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第一款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文章来源:广东普法综合整理,主要内容源自央视网、广州广播电视台、苏州普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