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作者:东场校尉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提起晚清,我们想到的大多是迂腐封建;

是闭关锁国的政策;

更是割地赔款的屈辱。

而提到各地赔款,又不得不想起清朝的一位重臣——李鸿章。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李鸿章,作为清朝末年的肱骨之臣。

为清朝做出了许多贡献,也推动了洋务运动等救国运动的进程。

然而1986年,李鸿章初次踏上纽约的土地。

面对着一栋高楼大厦,竟被惊的瞠目结舌。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为什么这样一位,清朝见过世面的重臣,会面对着美国的高楼暗感心酸?

面对着纽约街头繁华的场景。

李鸿章又说出了怎样心酸的话呢?

闭关锁国带来的影响

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应该对“闭关锁国”这一名词并不陌生。

然而大多数人都以为,闭关锁国这件事是从清朝开始的。

其实不然,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这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只用议论文写作的水平,来评判学生许多年的知识积累。

那么,挑选的人才类型,就变得十分有限。

更何况,努力读书的学子,只顾学习如何按照格式写好公文。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不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没有实践经验。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用一句简短又犀利的话形容八股文: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他将八股文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相提并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八股文带来的危害。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而纵观欧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对于欧洲发展,十分重要的文艺复兴。

其实和明朝的时间相近。

也就是说,在明朝努力推行八股文,讲究纸上谈兵之时。

欧洲已经开始着手实践了。

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而在此期间,欧洲人民提升了生活水准,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上均得到了很大的突破。

一项项成果,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十分伟大的。

而与此同时,由于明朝时期,开始兴盛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这些先进的思想及科学理论无法流入中国。

而在乾隆时期,更是因为礼节不同导致与英国谈判失败,与工业革命擦肩而过。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这也无可避免的导致了在晚清时期,清朝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晚清与国外差距一览

在李鸿章所处的年代,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晚清。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中国因为长期闭关锁国,处于一个相当落后的状态。

具体有多落后呢?

从工业方面来举例:

在翻阅《18~19世纪世界钢铁生产史》之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两者的差距,远不止于此。

在税收方面,

并且,这个数字自康熙登基起,就基本没有太大起伏。

也就是说,清朝发展百余年,所处的水平依旧是明末清初的水平,甚至有可能还要更低。

而欧洲各国在经济上的发展,已经是突飞猛进了。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既然在经济和工业上,都存在这么大的差距。

那么在军事上,两者的差距也就不言而喻了。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眼看欧美各国,飞机大炮都已经造了出来。

晚清还依旧为一个小小的洋务运动,焦头烂额。

李鸿章赴美难掩心酸

在晚清的众多大臣之中,李鸿章可以说是见过世面最多的。

对于一个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肱骨之臣,为何在踏上纽约的土地之后,会被惊的瞠目结舌,哑口无言呢?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原来,李鸿章在此次去美国之前,已经替慈禧签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而他此次去美国,也并不是抱着单纯见世面的目的。

而是有着任务在身的。

虽然此时的清朝已经式微。

但为了使清朝重新振作,同时打开国际市场。

李鸿章只能忍辱负重,出访欧美各国,全程他强颜欢笑,只为了能在各国首脑面前为清朝搏得一个好印象。

可是等到了纽约,李鸿章脸上的微笑逐渐僵住了。

因为,直到现在他才真正了解到,清朝和欧美各国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在清朝的老百姓,还住着茅草房的时候。

此时的李鸿章,面对纽约的高楼大厦。

在清朝的衰败和欧美的崛起之时,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

那些高楼足有20层,甚至更高,然而看起来却十分坚固,似乎即使狂风也不能摧折。

大清国没有这样的楼,也很难建成这样的楼,即使建起来了,根基不稳,也很快会倒塌罢。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李鸿章这句话,深深道出了他的心酸。

即使他再努力、再着急,大清也不可能一夜之间高楼林立。

他心里也很清楚,大清国落后的不止建筑。

即使从当下起穷追猛赶,也绝不可能追上欧美各国的脚步。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即使勉强追上,也一定会耗尽国力,终有一天会走向灭亡。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闭关锁国多年,犹如井底之蛙一般的大清朝,终究是在愚昧无知中毁于一旦。

最后的话

“坐于井底向天观,天与冰盘无二般;终生未出低洼处,哪知山外有青山。”

有人说,晚清的迅速衰败,有李鸿章很大部分原因。

可事实上,主要的原因,还是归结于清朝的封闭和愚昧。

1896年,李鸿章初次访美见摩天大楼,说了一段话,至今听来都心酸

当时的清朝身为井底之蛙,又怎能窥见这世间的无穷变化。

李鸿章再厉害,也

就算是耗尽生命,也很难冲出井底,对于清朝走向衰败这件事儿,更是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