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作者:银河绘梦者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承袭和发扬了隋朝三省六部的官制,无论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中国历史上瞩目的成绩,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世。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那么,在这样经济繁荣、社会昌明的时代,唐朝官员的待遇高不高呢?

为什么贵为宗室侯爵的贵族竟然领不到工资?一起来看看唐代的官职和工资制度吧。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官制和官职的特点

在翻阅唐代官制资料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唐代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几乎没有正一品实职的官员。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据唐代《通典》记载,大唐王朝的官制品级是开元二十五年制定。

正一品的职位有太师、太保、太尉、王爵等,都是空有其名的三师、三公,而亲王的爵位更是有名无实的荣誉头衔。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唯一有过的一个实职就是“天策上将”,只有一个人担任过,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但是这个职位却并没有收录进《通典》之中,只在《旧唐书》一句话带过,在武德九年就废除了。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这个昙花一现的一品实职是怎么出现的呢?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一举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两股敌对势力。

高祖李渊认为他居功至伟,专门设置了这个职位表彰李世民的赫赫战功,还发表了一篇《秦王授天策上将制》来说这个事。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而武德九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明被封为皇太子,天策将军和天策府就一同被撤销了。

《通典》中记载的从一品副职也几乎是虚有其表的头衔,太子太傅、太子太师、郡王爵、国公爵等。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即使享有很高的爵位,也都是没有实权的闲职。

《通典》特别总结了一句:“正二品无职事官”。所以,唐朝初年中央政府最高的实职就是三品。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的官制是萧规曹随从隋朝继承改良而来,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分别为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尚书省负责执行具体政令决策,六部均设置在尚书省之下。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中书省负责商讨决策、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议和复核。三省长官分别为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三位长官均为宰相。

但事实上,尚书令是个烫手山芋,稍有政治敏锐性的人都避之不及。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据《新唐书》记载,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兼任过太尉和尚书令,所以大臣们都不敢接这个职务,只能由仆射代行尚书令,所以后来就将仆射与中书令、侍中并称为宰相。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朝廷在三省的办公场地之外设置了政事堂,中书和门下的长官在这里共同议政,有了草案之后再面呈皇帝审批。

到了后期,仆射一职逐渐弱化,甚至不得随意出入政事堂。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当时唐代实行的是细分为正、从(副)、上、下的九品三十阶的官职体系,如前文所说每品都有详细的分级,待遇和晋升条件都不同。

喜欢看古装探案剧的朋友应该记得《大唐狄仁杰》这部神剧,里面的主角宰相狄仁杰和侍卫李元芳。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当时狄仁杰担任的就是中书令一职,即使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还是正三品。

而李元芳因立功被擢升为千牛尉大将军,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属于武官体系中的正三品。不过从实权上来说,肯定是狄仁杰的中书令更大。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官员的收入和福利情况

看了这些名目繁杂的官制,大家可能更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唐代公务员的工资究竟怎么样呢?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官员的工资叫做“俸禄”,包括实物和银钱,实物就是禄米即大米。

还有另外几个意想不到的内容,就是职田、防阁和禄力,是对主要收入进行田产和劳役的补充,类似现在的福利待遇。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高宗时期制定的年俸制度,规定只有在京城的官员才有“禄”,到了贞观年间就全面推行俸禄制度,在外任职的官员也能领到禄钱了。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不过唐朝初年发放俸禄的标准是按照官职品级而非实际职务,直到唐高宗时期,标准更改为按照职事来给付。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京官领工资的地方叫“京仓”,也叫“太仓”,据《通典》记载,太仓署官员有太仓令和太仓丞。而外官领取俸禄的地方叫“正仓”,属于地方州郡的财政后勤部门。

如果该地区没有“正仓”,就要从临近的郡县拨款,或者直接用税物和粮食以物抵资。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俸禄叫月俸,其中的“职田”只有使用权而不能继承和转让,官员在职期间可以在上面获得佃租收益;而禄力是从开元年间开始并入月俸的。

防阁是贴身配备的警卫员,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能享受这个待遇。六品以下就只有庶仆,就是仆人。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另外,官员还有一项特殊待遇,如果犯了杖刑、笞刑等可以用交赎金的方式免除皮肉之苦。

唐代工资制度有个分水岭就是安史之乱,在这之前实行年禄、月禄双轨制,在京城做官的人正一品每年700石禄米,从一品600石,最低的正九品只有40石,从九品30石。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而京外官员整体工资水平都要低一等级,有时候没有禄米发放,还可以用食盐代替。

此外所有官员都有年终考核奖,优秀公务员最多可以拿到相当于一年俸禄的奖励。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唐代有爵位官员的工资情况

看到这里你也许发现了,在这些俸禄规定中少了一类人,就是有爵位的亲王国公等。

唐代的工资制度规定,有爵位的人不发放俸禄,因为唐代的爵位有固定的食户,级别最低的都能分到三百户,即每年都能都得到相当于三百户人纳税的份额。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宗室爵位共分九等,第一等和正一品一样,食邑万户,依次往下分别为君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和县男。

所以朝廷该规定,一旦有封爵就停发禄米和职田。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名臣因为有封爵位,也基本靠食户生活。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虽然这些爵位都是虚职,并不能作为生产力为社会作贡献,给他们工资就类似高薪养闲,但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唐代宗室内斗严重。

特别是中晚唐时期发生了多次血腥政变,硕果仅存的爵位并不多,这笔开支政府还能勉强支持。

根据唐朝的法治规定,朝廷为何不给食封爵位官员发工资?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