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作者:一道Talk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文|一道Talk

编辑|一道Talk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遗憾,然而是让他们伴随自己的一生,还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们和解,成为大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如《偷影子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最后是透过“他人”的影子来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实现自己的成长。因此,在治愈之余, “迷失”与“成长”这一主题也成为了小说无法回避的主题。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没读时不知它好,读后方知此书是一部温暖治愈的治愈小说,唤起了童年的记忆与内在的梦想。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对“影子”的理解

“影子”这一形象是整部小说的逻辑起点,也是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

作者认为,小说中的“影子”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形象的表达。虽然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他如何利用这一能力来治疗别人的心灵,而没有对主角的“影子”进行过多的描述,但作者也能够从主人公对事物的不同表现中,感受到他内心的变化。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换句话说, “影子”就是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的表现形式,随着对"影子"的追寻完成,他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影子”和成长

(—)儿童时代--对自己感情的压抑

童年时期的主人公自我情感的压抑,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离开了他和他的母亲,他对他的母亲始终保持着一种逃避的态度,我陪着母亲度过了一个周末,假装不知道她受伤了。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尽管“我”在面对母亲的悲痛时并没有用任何言语来表达,但是从男主角真实的内心思想中能够看出他对母亲的担心,这其实是一种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压抑,面对无法掌控的现实,自我情感最终选择了沉默。

另一方面则是逃避未知的东西,童年的主人公无意中在阁楼上找到了父母离婚前的一张恩爱的照片,他很想知道父亲为什么离开,却始终没有问过母亲,也没有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种内化的表达恰恰说明,缺乏安全感的童年环境给主人公带来了巨大的自我不确定性,他不愿触及母亲的伤痛,也封闭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卫兵伊凡对那个时候缺乏朋友的男主角来说是个可以陪伴他的人,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男主角也在压抑着自我。

当伊凡问起他是如何知道他和父亲的过去,以及他是如何知道自己在火灾中被困在工具房里时,他选择了逃避,因为他怕自己得不到理解,甚至可能被“带去看心理医生”,所以他无法向外界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只能将矛头指向自己,这是一种内心的否认,认为自己得不到他人的理解。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伊凡并没有多问什么,只是单纯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主角则是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几乎什么都说了,我想找一个成年人倾诉一下,这样我就可以把真相告诉他了。”

在伊凡离开小镇后, “我”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拥有“偷影子”的能力,而是选择了隐藏自己。这种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成长状况,是其成年犹豫性格形成的根源。

(二)儿童向成人过渡时期的自我表现

在海滩上遇到克蕾尔后,他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了短暂的释放,聋哑少女克蕾尔不仅是主角最好的朋友,也是主角最好的倾听者。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当影子接触到克蕾尔的影子时,他后退,不想窃取克蕾尔的影子,这让克蕾尔很受伤,他希望得到克蕾尔的原谅,也希望得到克雷尔的信任,主动说出自己可以“偷影子”的能力,这是第一次,他愿意敞开心扉,也算是一次磨砺自己的心灵。

主角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他拥有窃取阴影能力的能力,但现在,他却愿意将自己的能力告诉克蕾尔,这说明克蕾尔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和克蕾尔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里,他第一次展现出了自己的真实,不再是那个胆小怕事的小男孩,而是调皮任性的一面,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多面性,真正的自我被过去的经历所束缚。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主角需要克蕾尔的信任,这样才能让他有安全感。

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再也回不去海小镇了,长大后的他渐渐忘记了那个可以和他分享自己真实想法的女孩,他不得不向生活妥协,再次封闭了自己,接受了社会给他的任务,让他成长为这个世界想要的样子。

(三)早期的成人期--失去对自己的感觉。

在他成年之后,他听从了“影子”的嘱托,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他用一种神奇的能力,看穿了所有人的内心,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他们,但是他却无法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什么。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成年后,主角遇到了女孩苏菲,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还带着苏菲去见过苏菲的母亲,不过他并没有确定两人的关系。

母亲意识到自己对苏非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自己,而吕克也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喜欢苏菲,当苏菲明确地说出自己对男主角的感情时,男主角还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他无法看穿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但他却能看穿一个人的内心,即便是他,也无法准确地感受到他的情绪。

在精神上,他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对人生的判断和选择。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这一点从他去找克蕾尔时就能看出来,当他找到克蕾尔时,看到她挽着别的男人的手,他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决定履行我对吕克的诺言,斩断过去的一切,专心学习。”

从他摇摆不定的情绪来看,主角在找到克蕾尔时还在犹豫,如果不是母亲去世,又遇到了伊凡,主角很可能会放弃对克蕾尔的寻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苏菲的态度并不单纯,对待克蕾尔的态度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在成年期,男主角内心的自我迷失,跟他表达感情的对象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自我的失落,是男主角试图通过压抑的自我情感来表达而得不到的结果,这也和男主角在成年前就已经形成的内在枷锁有很大的关系。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四)母亲死后--个人成长的嬗变

男主角在母亲死后发生了变化,在伊凡的指引下,他找到了多年前母亲写给我的一封信。 “这一次,或许就是这句话,让“我”摆脱了童年时代的束缚。”

母亲的这番话,让主人公摆脱了童年的悔恨,让他找到了童年缺少父爱的真相,给了他重新找回自己的勇气与力量事实上,一些爱并没有表现出来,但并不意味着它从来没有存在过。

父亲的离开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形的影响,从他以为父亲的离开是自己造成的那一刻起,主人公对内心的自我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害。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当他从信中了解到,父亲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不仅参加了他的毕业典礼,还给他写了一封信,这对主角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治愈了他过去的痛苦。

找回父亲的喜悦与失去母亲的悲伤交织在一起,让他意识到,有些事情是不能等的,而伊凡的出现,只是一个很好的引子,让主角更快地找到了克蕾尔,找到了自己。

在故事的结尾,所有的经历都给主角带来了巨大的成长,他不仅仅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思想,更是勇敢地抛弃了世俗的束缚与偏见,义无反顾地追求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欲望。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他回到了滨海小镇,找到了自己的旧风筝,将它修好,然后回到了克蕾尔的家,履行了自己答应克雷尔的诺言,他会回来找她的。

在小说结尾处,作者写道: “忽然间,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侧着身子,与克蕾尔的影子接吻。于是,我不顾羞耻,摘下眼镜,学着黑影的样子。

"两道影子相交,代表着真正的心灵相通,回想起童年时,主角第一次见到“影子”时的慌乱和恐惧,而现在,他有了勇气表达自己的内心,这说明他终于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并愿意把它表达出来,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现代自我意识的表现

(一)现代自我与“影子”

现代化带来的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但在现代化面前,人们却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幸福,在强大的现代化机器的囚禁下迷失了自己,甚至被高度现代化的文明侵蚀成了与世隔绝的存在,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文化、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在现代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满足,却无法让人在精神层面获得相应的改变与进步,许多潜藏在心理层面的情绪就像“影子”,摸不到却又无处不在,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节奏。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今天,有些人仍然处于物质丰富而精神缺乏的状态,以至于丧失了价值内核,从而导致两个误区:一是对现代化的消极因素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挫折,发现现代化运动与主观意愿之间的矛盾,从而陷入失望、焦虑、信仰危机。

或者一味沉溺在世俗生活的感性快感中,表面光鲜亮丽,内心空虚孤独,沦为现代性的行尸走肉或精神乞丐。

竞争的加剧与人们对物质财富与名誉的过分追求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的关系,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情感问题便会毫无预兆的爆发出来。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二)读者感受与自我”影子

大部分人都很喜欢它,因为它是一个美丽的,温柔的,感人的,治愈的故事网络。

读者能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并不仅仅是因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无名无姓,可以任意代人,还因为这种自我压抑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很多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找到与书中人物同样的精神状态。

读者的这种阅读倾向也从侧面反映了现代人内心情感的匮乏,人们想要通过阅读治愈类书籍,来发现并寻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部分,希望以此来治愈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子”。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三)由“影子”促成的发展

调查显示,有些人仍然固守着狭隘的价值观。一味地追求所谓“成功”,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压制着内心真正的自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所追寻的,是否就是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都像书中的主角一样,找到了一份体面的、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职业是否合适,他们的工作往往会让人陷入迷茫中。

比起男主角,吕克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式,当社会将不同的职业划分为三六九等时,他选择了放弃“从医之路”,回到了一名普通的面包师身边,只要这份工作符合他的本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只有冷静下来,他才能听见自己心中的“影子”在说什么。能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愿意接受它,勇敢地面对它。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谁也不能轻易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但这本书需要给人更多的思考,而不是盲从,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能在负面评论的压力下还能卖得这么好的原因,它反映出的自我成长能给现代人不同程度的启发。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是阿德勒的智慧之言,也适用于《偷影子的人》。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童年时缺少父爱,压抑了自我情感,这不仅使主人公成年后陷入了情感困境,也使他内心深处的自我无法很好地表达出来。

在男主角的童年时代,克蕾尔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他真正表达自己的人。就像童年的“阴影”里留下了“自我”的影子一样,对于成年的主角来说,找到克蕾尔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过去的遗憾,更是为了找回自己,弥补自己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那一部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由于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一些观念或突发事件的影响而失去了对自己的认知与表达能力。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通常并非心中所想,却是这个时代无法回避而又令人深思的主题。

《偷影子的人》:读懂别人的影子,看懂自己的内心

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充分体现了“找回自己,走出童年”的主题。本文从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及人物的自我表达两个方面来解读,以期对读者的历史治疗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并帮助读者寻找到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