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作者: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刘备最信赖的谋士是谁?

想来,绝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诸葛亮嘛!

是的,刘备确实非常信赖诸葛亮。

不过,刘备”爱过的人“多着呢!

184年-194年:“少年伙伴”简雍

刘备身边最早的谋士,是简雍。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简雍自小就和刘备很熟,是刘备创业就跟在身边混的,资历大约与关羽、张飞差不多。

当然,与早早就混出“万人敌”名号的关羽、张飞不同,简雍长时间没有留下什么突出贡献。

简雍的主要工作,是“常为说客,往来使命”,也就是跑一跑外交。

简雍人生最大的功绩,是最后说服刘璋投降。除此之外,简雍似乎就没有什么特别贡献了。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不过,由于资历深,所以,后来刘备入川,简雍被拜为昭德将军,位仅次于糜竺。

194年-207年:“金主谋士”糜竺

糜竺,徐州巨富,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原为陶谦别驾从事。

陶谦死,糜竺传(也可能是假传)陶谦遗命,迎刘备为徐州之主,并开始辅佐刘备。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后来,刘备被吕布所袭,转军广陵海西,困窘不堪,大金主糜竺资助其军费,让刘备熬了过来。

就才能上的贡献,糜竺似乎比简雍、孙乾还要小,但是,靠着出钱赞助,糜竺既最得刘备信任,又成了刘备的大舅子。

刘备入川后,糜竺成为安汉将军,位在诸葛亮等人之上!

竺雍容敦雅,而干翮非所长。是以待之以上宾之礼,未尝有所统御。然后赏赐优宠,无与为比。——《三国志.糜竺传》

后来,糜竺的弟弟糜芳为南郡太守,开江陵降吴,导致关羽兵败身死,但刘备也没有怪罪糜竺。

只是,或许心怀愧疚,糜竺不久去世了。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此外,在刘备领徐州期间,又得到了孙乾。这个孙乾此后也对刘备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糜竺、简雍、孙乾,也就成了刘备颠沛流离期间最信任的谋士班底。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备领徐州前后,曾经有机会与陈登、陈群这样的一流人物合作过,只是,或许当时的刘皇叔号召力还比较有限,这些一流人物终究没有和刘备长期走下去!

糜竺、简雍、孙乾这一代早期谋士,主要工作也就是帮忙做一做说客,其余方面似乎并没有大的建树。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而无法立足,与智囊能力不足是有莫大的关系的。

207年—222年:“如鱼得水”诸葛亮

诸葛亮,无疑是刘备最重要的谋士。

1、207年-211年:如鱼得水,最器重的谋士“没有之一”。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其中,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成为指导刘备走向鼎足而立的战略,也是三国时期最出名的战略。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请出诸葛亮后,刘备与之“情好日密”,连关羽、张飞都“吃醋”,刘备则形容得诸葛亮是“如鱼得水”,足见其对诸葛亮的信任。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刘备对诸葛亮的信用是有方向的。

小说中所谓“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或是虚构的,或是发生在诸葛亮来投之前,与诸葛亮都没有什么关系。在军事指挥层面,刘备并没有依赖诸葛亮。

诸葛亮这个阶段的主要贡献,除了一早提出《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外,主要是内政上足兵足食、外交上劝吴抗曹。

2、211年-220年:最器重的谋士“之一”。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211年,庞统到来后,迅速赢得刘备的信任,“亲待亚于诸葛亮”,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由是成为最受信赖的谋士“之一”。

庞统之后,法正又成为刘备器重的谋士之一。

总体上,这个阶段,诸葛亮在后方足兵足食,庞统、法正追随在刘备身边出谋划策,这也是刘备集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3、221年-222年:委以托孤重任。

法正去世后,刘备身边再没有信任度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者。

虽然黄权的谋划也很厉害,但其在受信用的程度上,与诸葛亮、法正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刘备去世前,委诸葛亮以托孤之任,将蜀汉的命运交给了诸葛亮。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可以说,诸葛亮确实是刘备生命中最重要的智谋之士。

210年-214年:“亲待亚于诸葛亮”的庞统

庞统初投刘备时,被派去试守耒阳,没有被重用。直到诸葛亮、鲁肃的推荐,刘备才重视起庞统来。

在刘备与庞统接触后,“大器之”、“亲待亚于诸葛亮”,开始重用。

庞统在“变通”一事上的才能,胜过诸葛亮,使其解决了许多诸葛亮解决不了的难题。

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明确提出要取益州。

但是,因为刘备与刘璋的所谓“同宗之谊”的羁绊,刘备迟迟下不了决心,犹豫不决,担心自己“以小故而失信于天下”。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庞统则详细分析形势,指出:兼弱攻昧,是古人常做的事情。我们去把益州搞下来,将来再分封给刘璋一块地,这有什么不义的呢?

庞统一言,打消了刘备的顾虑,使刘备下定了入川的决心。

其后,刘备入川。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入川。

在西川期间,庞统出谋划策,尤其是献“中策”,巧夺白水关兵权,既解后顾之忧,又得白水精兵,其策精妙无比,为刘备最终取川打下坚实基础!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后来,攻雒城期间,庞统中流矢身亡。

后来,每提起庞统,“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常常痛哭流涕,其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212年-220年:“翻然翱翔,不可复制”的法正

刘备对庞统,是“亲待亚于诸葛亮”。

刘备对法正的信赖程度呢?

诸葛亮自己的评价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也。

诸葛亮自己说服不了刘备,但他认为法正若在必能说服刘备!

看来,就连诸葛亮自己也认为:或许,刘备对法正的信赖,已经超过了他诸葛亮吧。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三国志.法正传》中诸葛亮所言。

刘备对法正的重用,可谓是全方位的。

谁是刘备最信赖的谋士?真的是诸葛亮吗?

政治上:刘备先是以法正为蜀郡太守。蜀郡,是益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同时,又让法正参与法律的制定。刘备为汉中王后,又以法正为尚书令。以东汉的行政体系,“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是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军事上:刘备出征,诸葛亮在后方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出谋划策。

汉中之战期间,法正不但在战略上提出了取汉中的方法,而且,在实际军事指挥上也细致入微,甚至黄忠出击斩杀夏侯渊,也是法正发出的“可击矣”···

汉中之战,曹操感叹:我就说刘备没有这么厉害呀,原来是有法正在教他呀!

此外,刘备娶吴氏为妻等各种疑难、犹豫事务,也是最终因法正的建议而解决的。

可以说,法正,很可能是唯一一个曾经在受信任、重用程度上超过诸葛亮的了。

遗憾的是,法正220年就去世了,年仅45岁。

从少时旧交简雍,到过亿巨富糜竺,再到名士诸葛亮、法正,刘备身边谋士的不断“升级”,见证了刘备集团的不断壮大。

这个过程中,诸葛亮一面不断吸引更强的智谋之士;一面又继续优待“被淘汰”的老谋士。

吸纳更杰出的人才,是其志;厚待“被淘汰”的人才,是其义。

有志,则团队始终保持勃勃生机,推陈出新;有义,则团队始终保持着独特的人情味,凝聚如一。

推陈出新,勃勃生机,是刘备团队得以不断壮大、不断滚滚向前的动力;凝聚如一的人情味,则是刘备团队善败者不灭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