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4年启动的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怎么建?

作者:成都科技

2024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共建西部科学城,启动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联合开展高端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早在2023年5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区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其中就提到“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

2024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五个年头,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如何实现?如何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一起来听听成都市人大代表谈谈他们的看法。

成都市人大代表陈垦:推动智慧高速改扩建

2024年启动的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怎么建?

陈垦: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省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省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垦说,自2020年1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以来,两地区在交通建设上迈出了一大步:联合开工成渝中线、西渝、渝昆、成达万4条高铁,成渝高铁完成提质改造、时速达到350公里,重庆至成都间迈入1小时交通圈。

如何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陈垦认为加快成都到重庆之间的智慧交通建设,尤其是智慧高速改扩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前提到的‘双核引领,双城联动’,成都市和重庆主城区围绕‘五个共建’展开新篇章,放在首位的就是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其次才是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陈垦说,一个城市要发展,最基本的是交通建设,只有交通便利方可带来诸多利好。

启动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陈垦建议相关部门应在科技创新发展上给予企业大力支持。“为助力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目前我们公司已开展‘数智芯’计划,拟在交通感知专用芯片上有突破。”陈垦说。

成都市人大代表刘毅:搭建创新资源共管共享平台

2024年启动的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怎么建?

刘毅:成都市人大代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

关于建设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成都市人大代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更多关注的是“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长、环节多,涉及方方面面,一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耗费大量时间。”刘毅说。

过去一年,刘毅在调研中与不少创新平台、企业、学界代表深入交流,发现一个共同的观点——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科技成果只有同产业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到市场应用“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如何推动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建设?刘毅建议搭建创新资源共管共享平台、共建中试研发平台。依托在蓉高校院所,可以在成渝科创走廊关键节点城市建设一批中试研发平台,为域内企业及研发机构提供概念验证、技术熟化、小试中试等专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

成都市人大代表冯梅: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2024年启动的成渝中线科创走廊怎么建?

冯梅: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大数据协会成员、崇州市人才发展促进会秘书长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大数据协会成员、崇州市人才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冯梅认为,成渝地区中部要实现崛起,需要的是数字经济的崛起。她说,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才能提升成渝地区产业创新体系效能。

冯梅说,成都是四川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数字经济正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另一边,重庆也在扎实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建议以信创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为牵引。”冯梅用了更具体的内容来表述,“其实就是加强‘信创产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场景合作共建,将工业升级改造应用场景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

她解释道,可以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需求,支持企业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场景建设,构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生态。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