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作者:地理人物志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上回说到,努尔哈赤率军大举进攻沈阳、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令川军七千白杆兵、浙军三千戚家军,以及三万辽东铁骑应战。

谁料明军三支队伍相互间各自为营,分别被八旗兵击溃,川军全灭,戚家军更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袁应泰自知大势已去,自缢而死,明朝至此丢失了辽河以东的全部辖地。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同年(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为了巩固对辽东的统治,决定迁都辽阳,并开始兴建东京城,后金政权正式进入汉人聚集区。

与此同时,明廷那边,熹宗重新启用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没过几个月又升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军务,为表重视,熹宗赐给熊廷弼尚方宝剑一柄。

然而,重回辽东的熊廷弼深感无力,一方面明朝在辽东已经没有什么连得起来的防线了,另一方面,辽东巡抚王化贞还处处与自己作对。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王化贞,东林党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转为右参议,驻守广宁。

浑河血战,沈阳、辽阳相继失守,王化贞率领一千士兵固守广宁,召集散兵流民上万人,安抚民众恐慌之心,激励士兵斗志,保得广宁未丢。

朝廷认可他的能力,晋升其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熊、王二人在战略部署、用兵遣将、对待蒙古人的态度方面均有不同,例如王化贞认为可以借助蒙古林丹汗的四十万大军抵御后金势力,熊廷弼则觉得蒙古人不可靠,应该培养明军自己的力量;王化贞认为可以发展李永芳当内应,并请兵六万,一举荡平后金,熊廷弼则表示如果朝廷同意王化贞的主张,那自己马上辞职,等等。

两个人争执不下,势同水火,辽东对后金的布防迟迟得不到有效实施,双方的支持者在朝廷上也各执一词。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熹宗不得不在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命九卿科道开会讨论“经抚之争”的问题,结果有27人支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王化贞,52人中立,只有2人支持熊廷弼。熹宗于是又赐给王化贞一柄尚方宝剑,让他专门管理广宁事宜,而熊廷弼则另作他用。

没想到旨意还没来得及实施,努尔哈赤就在正月里率领六万大军,喊着“有房同住、有粮同食、有田同耕”的口号,向广宁发起了进攻。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此时,明军在广宁部署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辽河防线;第二道是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镇武堡防线;第三道是广宁城防。

正月二十日,后金军冲破了辽河防线。王化贞听从中军孙得功的计策,发动广宁全部兵力,支援西平堡,熊廷弼也派了一支援兵,由刘渠率领前去与祖大寿、祁秉忠汇合。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然而援军与后金军刚刚交锋,孙得功就跑了,刘渠、祁秉忠战死,祖大寿带着几百个残兵逃往老家觉华岛,西平堡、镇武堡相继失守。

熊廷弼当时驻军在闾阳(今锦州北镇所辖),本可以再派援军驰援广宁,搭救王化贞,可他却没有这么做。

中军孙得功此时已经暗中投降后金,眼见后金军突破了第二道防线,便四处散播敌人已经逼近广宁城的言论,引起城中百姓恐慌。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王化贞寄希望于蒙古的四十万铁骑,实际上林丹汗只派出了一万余人;将宝押在投降努尔哈赤的李永芳身上,却被其策反了自己的心腹,眼见无力挽回颓势,只得弃城出逃。在大凌河遇上了熊廷弼,遭到其冷嘲热讽:“不是想请兵六万,一举荡平后金吗,怎么如此狼狈不堪?”

王化贞无言以对,与熊廷弼一起护送周遭难民入关,正月二十六日,熊廷弼入山海关,辽西地区被弃之不顾。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孙得功在广宁城内封锁府库军械,恭请努尔哈赤入城。相比于萨尔浒、沈阳、辽阳的拼死搏杀,广宁城得来太过容易,以至于努尔哈赤十分怀疑其中有诈。

孙得功率领叛军几次三番请其入城,努尔哈赤最终还是先派出先遣部队前去查看,待确认没有埋伏后,才正式入城接手了广宁。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后金占领广宁后,又接连攻陷了义州、锦州、大小凌河等40余座城堡,并将辽河以西的百姓,驱赶到辽东,使辽沈地区形成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增强自己的势力,与明朝政权相抗衡。

广宁之战后,毗邻辽西的蒙古各部与明朝的联系被后金切断,蒙古厄鲁特、喀尔喀等部纷纷归降努尔哈赤。后金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辽西,对明朝京师的威胁进一步加大。

广宁之战,经抚相争不下,后金势力伸向辽西

入关后,熊、王二人回朝。熊廷弼被以“失陷广宁罪”斩首;而王化贞自知不保,便投奔魏忠贤,听任其利用自己散播东林党“贪污辽东军饷”的恶行,打击东林党的势力,然而毕竟无法推脱广宁失陷的责任,加之后来魏忠贤畏罪自尽,王化贞最终于崇祯五年(1632年)被处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即删)

#历史##历史故事##知识##涨知识##历史冷知识##人文##明朝##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