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作者:竹夭小语

#精品长文创作季#

细述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一、以写作手法分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唐·许浑)

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

池边雨过飘帷幕,海上风来动绮罗。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甘心不及同年友,卧听行云一曲歌。

我们看诗,需要先解题,看看题目里交待了什么背景,什么主题。这首,是许浑任职当涂县令时,听州中崔大夫们举办了宴会,自己没能去,所以写了这首诗。首联直接说: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写的是宴会的场景,首联点题了,没有铺陈,没有渐渐的引入,这个就是所谓的明起。

留别赵端公

(唐·许浑)

海门征棹赴龙泷,暂寄华筵倒玉缸。

箫鼓散时逢夜雨,绮罗分处下秋江。

孤帆已过滕王阁,高榻留眠谢守窗。

却愿烟波阻风雪,待君同拜碧油幢。

这首也是,题目是留别,指自己离开,首联:海门征棹赴龙泷,暂寄华筵倒玉缸。首句就表达了,自己从海门出发,去目的地龙泷,也就是南海幕府的所在。直接点题。类似的例子其实非常多的。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2、暗起:起者不点到题字,而题之本意暗藏匿其中。比如:

尹喜宅 (唐·韦庄)

荒原秋殿柏萧萧,何代风烟占寂寥。

紫气已随仙仗去,白云空向帝乡消。

濛濛暮雨春鸡唱,漠漠寒芜雪兔跳。

欲问灵踪无处所,十洲空阔阆山遥。

尹喜,是当年函谷关的一个关吏,后来因为预测到老子骑着青牛要来,因为他看到东面有一股紫气,后来老子果然来了,并且为他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后来据说他跟随老子去西天了,但当地一处宅子被认为是尹喜住过的地方,就成了古迹了。荒原秋殿柏萧萧,何代风烟占寂寥。首联诗人先从景物写起,没提一个字说是尹喜的宅子,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他的宅子,因为从题目便知。所以,这种起,就是所谓的暗起哦。

柳谷道中作却寄 (唐·韦庄)

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

晓发独辞残月店,暮程遥宿隔云村。

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

莫怪苦吟鞭拂地,有谁倾盖待王孙。

再看看这首,题目是,柳谷道中作却寄 走在柳谷道中,却寄,就是寄给来的时候送别自己的人,却,古诗里作回的意思。却看,同回看,

但看出来没,这里的首联,一个字没提主题,而是从自己的坐骑说起,马前的红叶如何,马上自己感觉如何,也是一种暗起:马前红叶正纷纷,马上离情断杀魂。明眼人一看,马前的红叶,自然是柳谷道中的枫叶,而马上的离情,自然是指自己在柳谷道中的所感,没有点题,但题是暗含在首联里的。也是一种暗起哦。其实,点题句在颔联,在承句。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意思是先不提主题,先从周边说起,或景写起,然后点出主题。

汉水伤稼 (唐·许浑)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这首是诗人在任郢州刺史时楼上观水灾时写的,看汉水把庄稼都淹了,有所感,但看出来了吧,首联,没提一个字涉及水灾: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描写的是登楼在夕阳下,月亮渐渐升起的景,直到颔联才写水灾。这种起,写晚霞是一种陪衬,不是目的,不是主题,但为水灾作了个铺陈,所以属于陪起。

别表兄军倅 (唐·许浑)

卢橘花香拂钓矶,佳人犹舞越罗衣。

三洲水浅鱼来少,五岭山高雁到稀。

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望白云归。

交亲不念征南吏,昨夜风帆去似飞。

这首是许浑去南海幕府途中与自己的表兄相逢了,但对方有公务,所以离开的急(尾联)。看首联,只字未提两人会面的事,而是写景色和佳人歌舞,其实,这是从侧面来写两人相会时的季节、时令、地点来写的,佳人歌舞也是一个陪衬,不是主角,所以这样的起,也是陪起。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4、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我们先看一首刘长卿的: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 (唐·刘长卿)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这是刘长卿第一次被贬南方途经褚少府家,并与其告别的一首诗,但看见没啊,七分句才是主题,从此将与君作别,而且一别就千万里了,但作者是如何写的?首联: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这分别是写的褚少府的生活啊,而且颔联,颈联都是,这种写法,就是所谓的反起,完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抒发自己的别情的,如何关联自己呢?是一种反衬。你看,褚少府目前的生活,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啊,而自己呢,要远赴南中了,千万里之外了,这种离情别绪,还用再说吗?这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方法。反其道而起之哦。

出塞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先说一下背景:这首是作者在开元二十五年三月,西线的崔希逸将军大胜吐蕃,斩杀敌军无数,缴获颇丰。九月,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宣慰军队时作。注意,主题是代表皇家出塞慰问,但看出来没,首联写的是啥?

按说,出塞嘛,要像王维的另外一首: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样才是普通的常规写法,但这首七律,正好相反。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先说地点,居延城外,天骄们(指敌军)正在打猎,此以匈奴单于,一代天骄代指吐蕃军,表示敌军的凶悍;白草连山野火烧。这是景写敌军打猎的场景。看出来了吧,颔联,也是承接的敌军打猎的具体场面。明白为何吗?是以敌军的强悍,凶猛,来反衬我军打了胜仗的效果,敌军如果是草莓军,那就是得胜了,又能如何?这就是所谓反起的特殊功效哦。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5、引起:即是先不点出主题,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分事引、景引,等。我们先看一首事引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唐·韩愈 )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题目是自己左迁(被贬)到蓝田关时,写给自己的侄孙,湘。湘,是韩愈的侄十二郎之子,所以是侄孙。

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不是直接告诉湘,我要交待什么事。而是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意思是,我的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而且一贬就贬到离京城八千里之遥的潮州去。开篇就以事起。是引起的一种。再看一首由写景作引的七律:

赠郭给事 (唐·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这是王维在朝中作官,受同僚的嫉妒,而刻意写的让同僚别担心的一首七律,看看首联,还有中二联都是写自己与同事在宫中所作的常规开始的。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首联从两人的工作环境开始,写景,慢慢引出中二联两人的日常工作上班下班,上朝下朝,然后尾联才点出主题,是,哎呀,老郭啊,我身体不行了,干不动了,恐怕要辞官休息了,暗示,你不必在意了哦。景引而作起。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

下面从修辞手法来分类,继续探讨不同的起法。

二、以修辞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

意思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来作起,简称对起,不对仗者,则称散起。这种起法,与律诗的传统起法不同,因为律诗一般首联不要求对仗的。但就写作技巧来说,它却是一种有利于表现的手法。在唐人的五、七言律诗中不乏佳作。它的好处在那儿呢?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以景、人或事件起,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来切题。这种起法可以加强起句气势,增强全篇力度。比如:

登高(唐·杜甫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虽然是平收句,但句中自对前后达到了工对,以杜甫秋日登高所见作景起,颔联景承。

咸阳怀古 (唐·韦庄)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

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

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

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

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首联虽然也是平收,但前后两句为工稳的对偶句,也是对起的一种。

鄜州留别张员外 (唐·韦庄 )

江南相送君山下,塞北相逢朔漠中。

三楚故人皆是梦,十年陈事只如风。

莫言身世他时异,且喜琴尊数日同。

惆怅却愁明日别,马嘶山店雨濛濛。

江南相送君山下,塞北相逢朔漠中。首联前后两句对仗极其工稳,是对仗起的一个典型。

论律诗“起承转合”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