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国元帅曼斯坦因回忆录-42

作者:江山如娇一大好河山
德国元帅曼斯坦因回忆录-42

第二种攻击英国的可能途径,称之为争夺地中海的战斗。人们曾指责希特勒和德国最高军事当局,说他们跳不出大陆思维的框架;从未认识到地中海作为大英帝国生命线的意义。

希特勒的纯大陆思维或许也不无道理。因为问题是,大不列颠丧失地中海地位后,是否就真的被迫放弃战斗。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占领地中海又会给德国带来怎样的后果。

丧失地中海,对大不列颠是一个重大打击。这是确定无疑的。对印度、近东以及英国的石油供给可能造成的后果将会十分严重。此外,地中海航线被全面封锁,会使英国的粮食供给状况严重恶化。

但是,这一打击是致命的吗?我认为,不会的。大不列颠还可以绕道好望角,与远东和近东保持联系。除非利用潜艇和飞机严密封锁英伦三岛——即上面提到的第一种途径,否则这条通路无论如何是不会被切断的。然而,这样会占用德国全部的空军力量,而无力顾及地中海!

因此,尽管丧失直布罗陀、马耳他,以及埃及和近东的地位,对大不列颠将是件痛苦的事,但还不至于致命;相反,只会激励英国人的斗志。英国民族不会就此认输。他们会更顽强地战斗下去!它也证明,地中海是大英帝国生命线的说法纯属谎言。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在斗争中是否真的会背弃它,也值得怀疑。

第二个问题是,为争夺地中海而进行的决战,会给德国带来什么后果。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意大利虽然可以作为这场战斗的良好基地,但它的军队在战斗中只能做出微薄贡献。这无需事实的佐证,当时就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特别是意大利的海军舰队,无论如何没有能力将英国人逐出地中海。

因此,这场战斗的重担仍需德国人自己承担;而德国的这个盟友却将地中海视为其独享的领海,并要求相应的指挥权,这必将使德国左右为难。

要想剥夺大不列颠在地中海的地位,并以此给其以致命打击,就必须占领马耳他和直布罗陀,并将英国人从埃及和希腊赶走。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德国国防军将战争重点转向地中海,那么这一任务就只有通过军事手段来达成。

然而,这种方式还将引申出许多其他问题。占领直布罗陀,要么需征得西班牙的同意——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要么对西班牙施加压力。两种情况都意味着西班牙中立地位的结束。德国要保障伊比利亚半岛港口及其该地区的供给,除了经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同意或是违背其意愿之外,没有其他选择。必须估计到西班牙、尤其是葡萄牙被迫进行抵抗。因为,它的殖民地将被英国占领。但是,伊比利亚半岛肯定会长期牵制德国大量陆军兵力。武力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会在美国以及拉美洲国家产生有害影响。

由于意大利和西班牙都对法属殖民地提出领土要求,因此不可能与法国达成真正和解。所以,如果要阻止海上大国英国有朝一日重新在地中海立足,就必须同时占领法属北非。

一旦将英国人从埃及和希腊赶走,估计德国又会从东地中海继续向近东国家推进。因为,这样可以切断大不列颠的石油来源。有一种意见认为,德国在近东建立基地可以获得两大利益。首先,可能对印度构成威胁;其次,可对苏联构成翼侧威胁,以阻止其对德国进行干涉。我认为,这种思路是不切实际的。暂且不说德国军队开进这些近东国家会对当地人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起码有两点是肯定的:

从近东地区对印度或苏联作战,仅仅由于补给原因,就根本不可能取得实际战果。海上大国英国在这里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德国在近东的出现,不但不会阻止、相反却会招致苏联对德国的提前干预。

依我看,争夺地中海地域斗争问题的中心是:

大不列颠在地中海地位的丧失不会使其致命;

而接下去,德国为争夺地中海而进行的决定性战斗则会长期牵制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这又会诱使苏联入侵德国的可能性倍增。如果苏联认为,它所要获得的利益——对巴尔干以及近东发挥居统治地位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德作战才能取得的话,那么入侵德国的可能性就更大。

通过地中海打垮大不列颠的途径,是一条弯路。犹如拿破仑一世所选择的路,即通过埃及进攻印度致英国于死地的道路。这种途径势必会将德国的兵力长时间地束缚在一个非决定性的方向上。可以肯定的是,一方面它将使英国本土有充裕时间充实军备,另一方面又给苏联干涉德国提供大好时机。

事实上,通过地中海的这个途径是一种对英国本土实施决战的回避。

于是,出现了第三条道路,即登陆英国本岛。1940年曾对此进行过辩论。

在谈及这个问题之前,还要说一说在地中海战争指导上实际所发生的问题。像后来苏俄常犯的毛病一样,希特勒在地中海也从未及时提供必要的兵力。他所犯下的一个根本性错误是,本来早就可以夺占马耳他,但他却放弃了。这对于最终丧失北非以及所酿成的全部后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940年7月,希特勒拟制登陆英国本岛的计划(但并非最后决心),开始相应的准备工作。

作战行动命名为“海狮”,但只有在具备一定条件后才付诸实施。就计划中的实施方式,在陆军总司令和海军总司令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反复争论。关于这一点,以及促使最终放弃这一行动的原因——或者说借口——早有其他报道,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只讨论三个最重要的问题:

登陆英国能迫使其放弃斗争吗?一旦成功,能导致全局性的胜利吗?

登陆是否确有成功的把握?一旦失利,将带来怎样的后果?

是什么原因促使希特勒最终放弃登陆,由与大不列颠决一死战, 转而对付苏联?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登陆是打垮大不列颠最迅速的途径。前面提及的其他两条途径都不能迅速决出胜负。但这是否就是最终的结局呢?对于这个问题,必须承认,有可能或者说有极大可能,丘吉尔政府在英国本岛被攻占后,还会从加拿大继续战斗下去;其自治领是否都追随其后,尚不能确定。但不管怎么说,即使占领英国本岛,也并不意味着大英帝国的全面垮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