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作者:天天看达州

头戴狍角帽,身着狍皮装……近日,由11名成员组成的鄂伦春族非遗小队亮相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县城,在巴人广场用一支支极富民族特色的舞蹈与宣汉人民来了一场“邂逅”。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随着哈尔滨冰雪游的火爆,这支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仅9000余人的少数民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1月29日,结束南充阆中之行的鄂伦春族非遗小队一行应邀来到宣汉,开启了又一段颇具特色的旅行。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这是一次文化交流之旅

“这个文物上刻画的巴人狩猎图案,和我们鄂伦春的狩猎文化很相似……”1月31日,在宣汉县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鄂伦春族非遗小队负责人李京阳看着眼前的嵌错狩猎纹铜壶激动地说道,“以前的巴人手拿武器、头戴鹿角勇敢地与猎物搏斗,仿佛也再现了鄂伦春族人以前的狩猎场景。”

“没想到第一次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还能找到了鄂伦春族人与巴人之间的文化纽带,这是意外之喜!”非遗小队成员何姣姣介绍道,鄂伦春族是一个 “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鄂伦春族的文化和历史,许多都藏在鄂伦春族老人的记忆中。而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中,展现了千年前鄂伦春人与巴人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世代以游猎为生这一生活传统上惊人的相似之处。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对于这支鄂伦春族非遗小队而言,此次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之行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底蕴,也为他们提供了传承和发扬游猎文明的灵感。

据了解,有着北半球渔猎民族“活化石”之称的鄂伦春族人,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文化等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如今,全族人口不到万人。

“我们之所以踏上鄂伦春非遗之旅,就是想把鄂伦春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民族的存在。我们走上街头、走向全国,也受到了许多粉丝的喜欢,也让我觉得这件事情更有意义!”在李京阳看来,这不仅能让老手艺人们获得更多社会关注,也能让更多人了解鄂伦春文化,了解鄂伦春人是如何看待森林,看待自然的,而这,于今天的现代生活,依然有深远的意义。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这是一次以舞会友之旅

随着夜幕的降临,熊熊燃烧的篝火映照着欢腾的舞姿、响亮的歌声和灿烂的笑脸……在巴山大峡谷白虎广场,在火光的照耀下,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土家妹儿踏着欢快动感的节奏跳起了《土家摆手舞》《幸福生活抿抿甜》等土家族舞蹈;鄂伦春族非遗小队则是献上了精彩的斗熊舞表演。随后,双方还互相教授舞蹈动作,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一圈又一圈,一转又一转,将这场篝火晚会推向高潮。

“我今天和家人来到巴山大峡谷景区玩儿,没想到还能遇到这么精彩的篝火晚会,土家族舞蹈和鄂伦春舞蹈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一个是展现农耕时的土家人的勤劳耕作,另一个是游猎时的勇猛无畏,太精彩了!”来自南充的游客舒雅楠开心地说道。

对于渡口土家族乡村民黄金美而言,这一幅土家族、鄂伦春族、汉族三个民族的人们 一起手拉手跳舞的画面,让她深受触动,“作为一名土家族人,我很欢迎鄂伦春族的朋友们来到我们这里作客,大家一起跳舞、唱歌,两个民族的心也越走越近了!”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鄂伦春族非遗小分队邂逅巴山大峡谷

篝火晚会结束后,鄂伦春族来宣汉的旅行也将告别尾声。临别之际,鄂伦春族非遗小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宣汉,“在这里,我们也了解了很多当地的民族文化,同时非常感谢这几天宣汉朋友的盛情款待,最后我们想说,再见了,宣汉朋友们!我们也邀请宣汉朋友到东北实地体念鄂伦春民族特有文化,我们也将把宣汉独特的巴文化带到东北,让更多鄂伦春人了解巴文化,来巴山大峡谷体念魅力无穷的巴文化!”(作者:张平 符艳 卢冬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