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容错过!花叶海棠种植技术大揭秘

作者:青钱柳

不容错过!花叶海棠种植技术大揭秘

周渭栋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植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其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海棠是较常见的经济作物,明代的《群芳谱》有“海棠四品”的说法,海棠的花、叶、果、枝等都各具特色,是极佳的观赏果树。花叶海棠是优质的种质资源,主要生长于青海省的林区,是优良的苹果砧木,也是极具观赏性的园林绿化果树。基于花叶海棠自身的生长习性研究花叶海棠的种植技术,能提高花叶海棠的成活率,有利于花叶海棠价值的发挥。

1  花叶海棠的特征、习性及价值

1.1  特征

花叶海棠又名花叶杜梨、石枣、糖梨,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成年果树高度可达 6m 以上,叶片以椭圆形或卵圆形为主,叶片长度 4.1cm 左右、宽度3.1cm 左右,叶片两侧呈边缘锯齿形。花叶海棠的果实为圆形,大小差异明显,酸甜口味,一般每颗果实的种子为 4 粒。

1.2  习性

花叶海棠抗病、抗旱、抗寒,主要生长于高海拔的阴湿地区,用于苹果砧木嫁接,矮化效果明显且便于田间管理和果实采摘。花叶海棠作为苹果砧木,在通气不良且水渍土壤环境下也能稳定生长,且不易发生腐烂病等,抗病性较强;花叶海棠侧根和主根数量较多,且分布较深,能为果树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即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也能正常生长;花叶海棠主要生长于高海拔区域,其枝条在冬季不会发生冻害,在春季萌芽较早 。

1.3  价值

花叶海棠有医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在医用价值方面,花叶海棠的嫩叶含丰富的黄酮,提取成分制作成药物,具有效缓解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预防心血管病发生的作用。在食用价值方面,花叶海棠富含丰富的茶多酚和氨基酸,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且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在观赏价值方面,花叶海棠花朵娇艳,果实多色,观赏效果佳,且能净化空气,是园林常用观赏树木。

不容错过!花叶海棠种植技术大揭秘

2  花叶海棠种植技术

2.1  收集种子

花叶海棠成熟期为每年的10月,果实成熟后会变黄色或橘红色。当果实成熟后,要将果实集中收集起来并堆放处理,以待果肉腐烂后挑捡出种子。收集好种子后,在育苗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可以选择冬藏催芽,也可以选择春季催芽,或者选择播种前混沙催芽。冬藏催芽程序繁琐,但出芽率高且幼苗生长整齐。冬藏催芽要选择优良的种子,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泡种4h ,之后再用清水清洗,最后用 5 倍细沙均匀搅拌并放置于贮藏坑中,待 35% 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春季催芽一般是种植前 7d用0.1%高锰酸钾溶液泡种4h,之后用 35℃ 左右的温水浸泡 4h ,挑出干瘪的种子,再将优良种子用细沙搅拌后放于温暖的室内催芽,待约 35% 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2  育苗栽培

2.2.1  选地

要选择地势平坦且排水效果好的腐殖土地块,且保证土壤的pH值是酸性到微碱性的范围,土壤厚度在 50cm 以上为宜。

2.2.2  整地

对地块进行整理,畦田长度 21cm 、宽度 3cm 。做好畦田后,要对畦田进行深耕,以除去田间的草根、石块及残留枝等,以保证畦田平整。在冬季土壤封冻前要对地块进行深耕,同时结合施肥,肥料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用量为每亩(667m2 )3 000kg 。在春季正式播种前要进行施肥、消毒和浇灌,肥料以磷酸二铵为主,每亩(667m2 )200kg ,消毒以硫酸亚铁为主,每亩(667m2 )用量为1 500kg [ 4 ] ,灌溉一般是播种前10d左右进行地表底水的灌溉,待地表稍干便可以播种。

2.2.3  播种

播种一般在4月— 5月进行,以区域天气条件为准。开沟条播为主,沟深度在 1.7cm 左右,行距在21cm 左右。在沟中播撒种子,之后覆细土,覆土的厚度以0.6cm 左右为宜。一般每亩(667m2 )播种量为5kg ,播种和覆土后要在地块上盖好无纺布,目的是保墒。花叶海棠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其幼苗的生长质量,一般将密度控制在每亩(667m2 )175 株左右。

不容错过!花叶海棠种植技术大揭秘

2.2.4  出圃

当幼苗枝条强健、无病虫且木质化程度高时才能出圃。出圃时间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春季出圃能减少假植环节,但要在幼苗萌动前起苗。秋季出圃要选择幼苗地上的枝条等停止生长后实施,因为地上枝条停止生长,但地下根系仍旧处于生长阶段,出圃栽培后,第2年春季即可正常生长。移栽后地块结板会影响幼苗的成活与生长,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出圃前 4d 要对幼苗进行灌水。

2.3  田间移栽

花叶海棠种植的第1年,因生长速度慢,不适宜移栽,一般要做好田间管理,在7月降雨天气时进行追肥,肥料以尿素为主。在春季和秋季时要防止被牲畜啃噬。移栽前起苗时要根据幼苗的大小进行枝条的修剪。起苗后的花叶海棠幼苗的地上部分要保留 10cm 左右,地下根系要进行部分修剪,之后将幼苗捆扎好埋于土中存储。选择移栽的田间要设置成畦块,并在移栽前施好氮肥、磷肥和钾肥。移栽一般选择两窄行、一宽行的方式,目的是方便后期的起苗、嫁接、松土和除草等。移栽时要保证宽行50cm左右,窄 行 30cm 左 右、株 距 20cm 左 右、深 度18cm 左右 。移栽后要马上浇水,避免缺水影响幼苗的成活率。

2.4  肥水管理

2.4.1  施肥管理

在花叶海棠幼苗生长稳定后,要结合喷灌的方式进 行施肥,肥 料以 尿 素 为 主,施肥次数为每年2次,两次间隔时间为3个月,第1次施肥时间为春季的4月— 5月。在花叶海棠种植过程中,要将腐熟肥料施加到地块的穴中,之后在每年的8月左右用的氮磷钾复合肥进行追肥。在冬季时要结合灌水进行施肥,目的是促进花叶海棠根深叶茂。

2.4.2  水分管理

在花叶海棠种植后的出苗期,不进行大规模浇灌。为避免影响幼苗出苗,可以根据土壤情况进行喷灌。发现地块结板后要进行疏松处理,以促进花叶海棠出苗。播种后两周,当幼苗出齐后要控制水分,目的是促进幼苗扎根。当花叶海棠幼苗长到3cm 后进行间苗,目的是通过却除弱苗和小苗将密度控制在每亩(667m2 )170株。幼苗出齐后可根据气候及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浇水处理,干旱时节要进行浇灌,下雨后要去除幼苗上的泥。在幼苗生长到8月后,要停止浇灌,目的是促进植株木质化。在花叶海棠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生长情况进行浇灌,如果种植选择在 10 月,种植后要浇满 3 次水,时间分别是移栽第1天、第4天和第6天。如果种植选择在11月初,那么灌水次数为2次,如果种植选择在11月下旬12月初,浇水次数为1次。无论浇水几次,每次都要保证浇足 。

2.5  病虫害防治

2.5.1  立枯病

花叶海棠在苗期容易发生立枯病,在播种时要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900 倍液泡种,幼苗出土后及时关注花叶海棠的生长情况,用 50% 的多菌灵700 倍液喷洒叶片能够预防立枯病,病害一旦发生要交替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以避免其产生抗药性。

2.5.2  溃疡病

花叶海棠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发生溃疡病,对于低洼地块要做好排水,同时做好施肥和枝叶修剪,以提高其对溃疡病的抵抗能力。当花叶海棠发生溃疡病后,要利用刀具将发病叶处去除,同时利用 10 波美度石硫合剂等进行喷洒,以消除病菌。

2.5.3  绿刺蛾

为了预防绿刺蛾,可以在秋季或冬季时人工将其虫茧挖出来并销毁。若发生绿刺蛾为害,在绿刺蛾幼虫时,可以摘除有虫害的叶片;在绿刺蛾成虫时可以利用灯光进行诱灭处理。为了达到较佳的防治效果,在幼虫阶段,可以利用生物农药进行叶处喷洒。当幼虫大量发生时,可以用20%的速灭沙丁2500倍液进行喷洒。

总之,花叶海棠是较好的苹果砧木,具有抗旱、抗寒、抗病的特性。花叶海棠的种植要把握好种子选择、育苗栽培、田间移栽、苹果嫁接、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处理,目的是提高其成活率,稳定其生长状态,为后续的应用奠定基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