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会新观察|防沙治沙:既要添绿也要“生金”

作者:乌海市生态环境局
两会新观察|防沙治沙:既要添绿也要“生金”

驼铃声声。(来源:阿拉善融媒)

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主力先锋姿态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早准备早部署,开春就开战,确保年内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758万亩、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完成549万亩、河西走廊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完成131万亩”。

内蒙古是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的主战场有“两个半”在内蒙古。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巴彦淖尔考察,并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了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

2023年,“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相继召开4场三大标志性战役现场推进会,动员指导各地抢抓有利时机,抓紧开工建设。2023年全年完成造林556万亩、种草1817万亩、防沙治沙950万亩,分别为年度计划的149%、140%、151%。秉持着绿色发展理念,内蒙古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持续开展科学攻坚,为防沙治沙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推动光伏发电和防沙治沙一体化发展,在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农牧环资处处长黄占兵说。

两会新观察|防沙治沙:既要添绿也要“生金”

光伏治沙为北疆“绿色长城”添彩。

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安排部署。如何把这件一举多得的好事办好,2024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积极推广库布其模式、磴口模式,支持鄂尔多斯建设“光伏长城”,推进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既治了沙、又发了绿电、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赢”。

全国政协常委,自治区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内蒙古区委主任,自治区科协主席赵吉就这项工程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在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等适宜新能源发展的“沙戈荒”区域,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产业,建成国家可再生能源主力基地;打造生态产业示范园区,推广“生态+光伏”模式;光伏板下种植防风固沙植物、各类优质牧草,光伏板间适度养殖家禽、家畜,构建“可再生能源+生态产业”新业态;依托风光氢储产业集群,配套形成风光电解制氢为主的绿氢绿电产业现代能源体系;发展沙区生态产业和高效农业。

除了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内蒙古各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沙海生绿又“生金”。

作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图克镇团结村的致富带头人,自治区人大代表王五厚参与、见证了新华林场从不毛之地到绿洲的全过程。“多年来,我带领周边的村民积极响应号召,积极配合林场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我也是一名受益者,一边种地、一边大力发展畜牧业,我的家庭农牧场现在有1200多头牛,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青贮饲料2000多亩,为周边农民解决就业岗位40多个。”王五厚说。

两会新观察|防沙治沙:既要添绿也要“生金”

浑善达克沙地。

自治区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委副书记、旗长刘晓敏说:“正蓝旗作为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决完成好打赢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各项任务,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共赢。建议适当提高沙地治理工程项目投资标准和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标准,有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持续带动农牧民增收。”

筑牢大陆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内蒙古不仅要以主力先锋姿态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建设好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还要正确处理防沙治沙和管沙用沙之间的耦合关系,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茫茫沙海也能“沙里淘金”。大力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内蒙古必将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的新奇迹。

(实践全媒体记者 李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