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

作者:微言尘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的人,需要向生产队支付“副业款”30元/月兑换300工分/月即可。秋收完之后,队里有五、六个去“搞副业”的人已外出了,唯独靳叔默默地与社员一起干农活。

关于靳叔,社员们早已知道他品行不端的劣迹:就在上个月初生产队准备收割稻谷时,靳叔已申请去搞“副业”了。然而,他刚外出10多天便带着工具又回来了,他刚回到家,有关他的负面事情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10多天前,他与3个工友在4公里外的一个村子帮农户盖泥砖大屋时,因为不满意屋主在早餐时让自己吃了一小块臭咸鱼,从而产生了捉弄人的报复行为。于是乎,他与工友在上梁时,他悄悄的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公仔”和“纸符”放进梁底砖缝隙之中。他这一举动,被屋主的亲侄子、在此帮忙做小工的小伙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再者,靳叔一连几天,在屋主家吃完晚饭后,便与另两个“泥水佬”一起往家里赶,次日早上7点钟针,他们准时到达屋主家里吃完早餐便开工。屋主的侄子对靳叔上梁时从裤兜里拿出一点纸片插入梁底,他认为此事必有蹊跷。于是,叔侄俩趁外人离开后,其侄子随即攀上梯子查看。不看即可,一看便吓得目瞪口呆。原来是勒叔将一个“纸符”和一个“纸公仔”放在梁底砖缝隙中,至于铜钱、红绳线等上梁之吉祥如意物,可能进了靳叔的腰包。他们经过反复商量,最终决定待次日将勒叔如此龌龊之事曝光。

那个时候,但凡盖大屋的人,供奉“泥水佬”三餐饮食不周时,恐怕遭遇师傅们的不满意,而胡弄新建的房子—一胡弄奇术……此屋主呢,其实那天也不知道那条咸鱼有异味,故此,勒叔吃完早饭后,那天阴阳怪气、话语带刺的神情并没有引起屋主的警觉。次日,勒叔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认错。他这样糊弄屋主也令他的工友,叫他来做工的那个师傅丢了面子啊!

据说,勒叔当日便捡起工具,也不敢问屋主讨要工钱便溜之大吉。从此,他极少外出做建筑工。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产队鼓励那些有技能的社员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佬”(泥水匠)、“斗木佬”(木匠)等等。去“搞副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