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作者:笨刨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勤劳能干的种地农民

我曾经发过一个帖子,说现如今的农村,农民的日子,比较过去的话,那是提升了不止一个甚至十几个档次,说提高了几十倍,都不为过。

就有朋友留言,说我:

你这也太张了吧,有这么大吗?并且,问你一件事儿,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那么,请问,现实中,现在的农村里的农民朋友,应该很幸福很幸福了,可为什么,我们听到的是,还有那么多的抱怨,和都说他们过得并不舒心,过得很艰难呢?

是的,这位朋友的这说法,是确有其事,是真实现象。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就来一一分析一下。

先来说说农村的巨大变化,看看我说的,与过去比较,是不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从衣服的穿戴上看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我说过,我六五年生人,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可以说是亲历者。

并且,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亲身体验了当年的农村生活。

假设人五岁开始有记忆的话,我记事的时候,应该就是七十年代初了。

在我前面,我还有个姐姐,她比我大五岁(因为在我和姐姐之间,是还有个哥哥的,听母亲说,五岁那年得病没治好,离开了我们,所以我和姐姐年龄差距这么大)。

在我最早的记忆里,有一年过年前吧,姐姐一直和父母闹别扭,甚至直到过年的那天晚上,都不上桌吃好吃的,躲在桌子旁边的角落里抹眼泪儿。

因为我们农村老家那儿,对过年很“敬畏”,讲究个欢欢喜喜过大年。

并且,年前年后这段日子里,都要讲个顺心顺意,不然,来年的日子就会不顺。

所以,父母只能好言好语去哄劝姐姐。

那年姐姐大概也就十几岁吧,为什么跟父母闹呢?

就是因为过年了,父母没给她买新衣服。

十几岁的女孩,过年了,都穿着带补丁的旧衣服,所以她很伤心,很生气。

在我的记忆里,姐姐十八九岁,一二十岁的时候,平时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这当然不是只有我姐姐这样,也不是只有我们家这样,其实,所有的人家都是这个样子。

这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记得那时候,有一句非常有名的顺口溜,叫: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一件衣服穿下来,不就是“九”年吗?

与现在相比较的话,有可比性吗?

我曾见过,同事的十六岁的女儿,花了三百多块钱,买了一条裤子,因为不合身,只穿了三天,就扔掉不穿了。

九年与三天,这个概念上比较的话,这穿衣上是提升了多少倍呢?

从吃的食物上看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和我年龄接近的朋友们,在那时候,一定是和我一样,最盼望的一件事儿,就是过年。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最盼望过年,就是为了吃上一顿好吃的。

因为,那时候,粮食都缺,平时吃饱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就别提吃什么好东西了。

我前面说了,那时候,我们农村人,对过年是很重视的,尽管平日里日子过得难,但一到过年,大人们还是会尽最可能地,让一家人吃上一顿相比还算“丰盛”的年夜饭的。

所以,过年的时候,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享受、最快活的时候。

前一阵子,我看到过一位网友发的帖子,说他是五九年生人,并且就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

他说他就没挨过饿,说那时候,平日里,天天鸡鱼肉蛋的吃虽说不可能,但也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那么苦,至少他完全是吃得很饱,穿得很暖……

我个人觉得,他那说法,并不靠谱,至少有不少的夸张成份。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位网友的说法成立,那与现在比起来,在吃上,其实也是有天地之差的。

现在,我们谁还做不到想吃什么吃什么?大鱼大肉都吃腻了?

甚至,好多好多的朋友,都怕吃大鱼大肉了,因为吃多了人发福,就会胖起来。

而胖了,影响身体健康。

从过去的过个大年,才可以吃上一顿肉,并且是“限量版(因为并不会让人吃个肚儿圆)”,到现在的想吃什么吃什么,您说这个差距有多大吧?

三,再从居住条件方面上看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我昨天还发了个微头条,上面有几张过去农村老房子的图片。

有位年轻的网友私信我说:

“简直不可想象!那时候的农民居住在这种房屋里!要是遇上地震,那还怎么得了啊?”

是的,真的难已想像,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是事实。

那时候,人们,尤其是农村人,因为条件差,手头不宽裕,没有条件去盖砖瓦房(其实那时候砖瓦已经有了),只能住那种为了省钱而就地取材,建起来的土坯房子。

这种房子,别说万一遇上地震这种大的自然灾害了,就算碰到一个大涝年头,都会出现倒塌的危险,十分的不安全。

再看看现在的农村,不敢百分之百的说,人们都已经住上了砖瓦房,但百分之八九十总该有吧?

更何况,还有那些小“洋”楼呢。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听到那些大人们,嘴里经常唱一句顺口溜,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天堂日子,早点来吧!”

这小“洋”楼与那时候的土坯房相比较,农民朋友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又好了多少倍呢?

相信这个也不用多说什么了吧?

四,最后我们再看这个衣食住行的“行”上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行走就需要道路,先看看路的方面。

记得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听说离我们那个村子二十几里路远的,公社驻地那里,要修建一条“油漆”马路(柏油路),我们村里的好多人,都去瞧景儿,都说真好。

因为,那时候,我们村里,全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泥宁难走。

并且大多数人都穿不上雨靴,很多人甚至为了节省,只好光脚走泥路。

我就曾因为光脚走泥路,被石头碴子扎过脚。

我们再来看看交通工具。

也是到了刚刚土地“责任制”的时候,人们一下子手里宽带裕了,村里有几户人家买上了“脚拉车子(方言,自行车)”,让大多数还没条件买的人,眼馋的不行。

都在发狠,一定要好好干,攒钱买上一辆“脚拉车子”。

这里我再说一件小事儿。

这事发生在我29岁那年。

那时,我还没来济南,在潍坊工作。

我工作的地方,离我农村老家的村子,六十来里地儿,所以,只要是休班或假期,我基本都回家。

清楚的记得,那是那年的十月一日,单位放假,我又回家了。

那天,刚进村头,远远就看见村口处围了一堆人。

过去看时,才知道,一堆人都在围观一辆“摩托车”。

摩托车我加个引号,是因为,要是放在今天的话,这摩托车,实在有点“寒碜”,有点徒有虚名了。

那是一辆嘉陵牌车子。

现在人见了的话,只能用简陋,寒碜……等字眼来形容了。

但在当时,在我们那个小村里,却真真实实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围观的人群里,有位特别人物。

特别人物,就是我们村里那位包了山楂园的“万元户”。

当时,我记得,“万元户”用手小心翼翼的抚摸着那车子,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要是也能骑上这样一辆不用自己使用蹬(他比的是自行车)还跑的飞快的摩托车,这辈子就值了,也不算白活了!”

这位“万元户”,论辈分,我称他叔,因为有头脑,有眼光,又有胆量,刚“责任制”的时候,他花了很低的价格,包下了没有人敢包的,村西岭上的一片山楂园。

几年不到,就成了有名的“万元户”。

所以,大叔在我们邻近周围,是个有名气的人。

其实,当时那辆摩托车,价格并不是多么高,1500元,因为是辆二手车。

但既便像大叔这样的“万元户”都觉得买不起,就更甭说一般人了。

摩托车的主人,是邻村的,他是一位“劁猪匠”,劁猪匠就是给猪去势的匠人。

当时,在我们农村当地,家家户户都养猪,并且,都不是养一头两头,养五头六头,十头八头的户,比比皆是。

所以,劁猪匠的活儿干不完,又是独门生意,就很有钱。

但他很谦虚,只说自己买这车,是为了走村串乡方便。

……

我说这件事儿是在说,可能村里的这位大叔,要他命,他都没有想到,到后来,他不仅买了比那辆“嘉凌子”车要好上好几倍的摩托车,他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还开上了属于他自己的小汽车。

前一阵,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和这位大叔在一个场合上,坐在了一起,谈起此事的时候,大叔无限感慨,说道:

想不到想不到……要命也没想到,会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

现在,在农村,不敢说家家户户有车,但说百分之五六十有车,应该会有吧?

三四十年前,农村的朋友们肯定没想到会到这种程度吧?

……

通过以上过去现在,对衣食住行方面的对比,我说农民朋友的生活、日子,提升了几十倍,应该不是夸大其词,并且是农民朋友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感受和体会吧?

这个是不用去多说什么,就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常常看到有些朋友在说,现在的农民朋友,过得还是很难呢?

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是农民朋友在“哭穷”,在“卖惨”。

实际的情况是,因为,这个“比较”的角度有差别而造成的。

农民朋友的日子,与过去比,那千真万确是提高了几十倍。

但这只是一个纵向比较。

如果横向比较一下的话,这个“几十倍”,则又显得“微小”了。

看看吧,从收入上来看,有人一月可以收入七八千元,甚至万元以上。

种地农民的月收入有多少呢?

有数据显示,我们农民拥有的土地平均数是一亩半地。

那么,现在农民种亩地的纯收入是多少呢?

有人算出来是千元左右,有人算出来是四五百元左右,还有人把投入的人工也包括在内的话,算出来的收入是“0”元,甚至是亏本。

我个人觉得,一亩地的纯收入在四五百元左右,还是靠谱的。

咱们就以五百元计,五百元除以十二个月,月收入约等于四十一块六毛钱,还有半亩地的收入加上,也就是六十多块钱。

看看这个数字的差距有多大吧?

造成现在的农民朋友觉得日子难过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花销方面。

收入低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收入低花费也低的话,人们也不至于觉得日子这么难。

只是现在的非花不可的事项,太多太多了,也太贵太贵了。

病了,一个小小的感冒,几千几千地花,一个小小的手术几万几万地花。

孩子上学,结婚,人情事项交往,孩生日娘满月……等等等等,叫多少人头疼,又叫多少个家庭承受不了呢?

……

说完这些,我觉得,朋友们应该明白,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甚至不知好了多少倍了,却依旧觉得日子还是过得好难好难的原因了吧?

谢谢您的阅读和支持,并热且地盼望,您能在评论区下面说说您对这一话题的看法。

再次感谢!

衣食住行样样都比当年提升几十倍,农民觉得还是很难,为啥呢?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