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作者:张通社

近日,上海超群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群检测”)完成近2亿元融资,此轮融资方包括中鑫资本、天兴资本、九颂繁星、光云基金等。

据悉,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CT球管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并持续推动工业、医疗及特殊应用领域X射线新技术、新工艺的自主创新。

超群检测在2001年成立于上海松江,是一家专注于核心部件及关键技术,聚焦工业及医疗X射线管、射线源、整机系统制造及特殊应用领域的专业X光设备制造商,其产品涵盖电子玻壳、X射线管、X射线源和X射线系统等。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目前超群公司已取得了不少成果,譬如,在工业领域我们的安检用X射线领域85%的产品已远销欧洲、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在医疗领域,我们产品的采购量在不断上升,为全球六大CT球管制造商之一,全球很多机场、医院等场所都有我们的产品。”超群检测董事长唐志宏说道。

01

二十余年磨一剑

争做国产CT球管的破局者

CT球管是X线发生装置的核心部件,相当于CT设备的“发动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备性能,也是CT中最昂贵的“高值耗材”。由于技术门槛极高,在全世界范围内CT球管尤其是大热容量的高端CT球管仅有少数厂家供应。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佳能等影像界老牌厂商均有与自己整机匹配的自研球管;而在替代球管领域,多年来都是飞利浦旗下的当立和从瓦里安独立出来的万睿视两大制造商“双雄争霸”。

国内市场更是长期处于进口垄断的局面,国产品牌CT球管的市场占有率不足5%,面临供应链安全和成本上升风险。

如今,CT球管明显以5.3MHU为拐点分为两个档次:中低端球管,如2MHU、3.5MHU、4MHU、5.3MHU;中高端球管,如6.3MHU、7MHU、7.5MHU、8MHU。

尽管不同品牌不同技术的球管寿命差别较大,但在中低端领域国产CT球管基本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在中高端领域仍存在技术和工艺瓶颈,无法解决“批量生产”的问题。尤其是高端8MHU球管,以往仅有国际厂商万睿视的MCS-8064和当立的REEVO240G。

直至2022年,国产高端CT球管新势力科罗诺司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罗诺司”)率先量产8MHU球管产品——AU200 C40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国产CT球管的破局者。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科罗诺司8MHU球管

科罗诺司是超群检测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独立CT球管制造商之一。其上海工厂的前身实为创建于1970年代的上海医疗器械九厂,为国内首家生产医用X光绝缘靶球管的专业企业。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科罗诺司传承了原当立厂的悠久历史和优良工艺,同时使得上海超群在医用CT球管领域的蓝图也得以进一步展开。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超群检测实验室

截至目前,超群检测已获得国家专利共105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进入实质审查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65项、外观设计专利31项。同时还拥有多项非专利核心技术,涵盖了整个产品设计、结构及工艺流程。2023年,由超群公司负责的高性能、高可靠性X射线光管开发与应用项目被列为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十三五”19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并在国际上形成批量销售。

02

8年内5款产品获批上市

底气何来?

随着AU200 C40的获批上市,科罗诺司覆盖2.0MHU、3.5MHU、6.3MHU、8.0MHU热容量的CT球管产线得到了进一步扩充,成功地在8年内实现5款CT球管产品获批上市。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5款CT球管产品

短时间内获批上市五款CT球管产品,科罗诺司的底气何来?

从最重要的国产发展角度,科罗诺司为响应国产制造号召,于2019年上海设厂投产,将CT球管研发及制造技术引进国内,形成中国上海及美国奥罗拉两大生产基地,实现了CT球管实质意义上国产化,是真正在国内进行CT球管国产化、量产化及人才本土化的中国企业。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科罗诺司实验室

从技术实力角度,作为世界最早的X射线管设计制造厂家之一,在2018年上海超群又收购了CT替换球管事业开创者、全球最早的X射线球管制造厂家之一、全球顶尖影像方案供应商当立位于美国芝加哥奥罗拉市的资产、设备及团队,随后不断在全球范围内为CT整机厂商提供定制开发、专业设计及批量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除OEM定制之外,科罗诺司也提供品质优良的各型号替代球管,比如2.0MHU的DA135、3.5MHU的DA165、6.3MHU的AU200、以及8.0MHU的AU240。以DA165为例,尽管其保用20万秒,但实际使用寿命往往在30万秒以上,表现堪称优秀。

从市场发展角度,科罗诺司2022年在国内销售CT球管以来,1年内就占据了国内超过10%的替代球管市场份额,其市场占有率与国际知名的当立和万睿视成鼎足之势,遥遥领先国内其他同行,足见其在CT球管领域的技术底蕴。

从行业定位角度,与华为专注于通信及上下游领域并做专、做大、做强类似,超群检测也走了相同的路线:首先其本身就是行业领先地位的工业X光设备制造商,随后又扩增医疗业务板块,凭借超群检测强大的科研和量产能力支持,使科罗诺司成为了全球三大CT球管独立制造商之一。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超群检测业务领域

03

质量齐升

市场步入爆发期

目前大陆CT设备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据悉,2021年中国CT市场总销售量达到6,889台,预计到2025年,中国CT设备整体销量将达到10445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0%。

保有量方面,大陆CT设备人均保有量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发展空间巨大。2021年,中国的CT设备人均保有量为每百万人拥有27台,预计到2025年,中国CT设备人均保有量将增长至每百万人拥有46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4.2%。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2015-2030年中国CT设备市场规模及预测

预计随着大陆老龄化人口及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基层医疗建设的加快,还将推动大陆CT设备市场持续增长,由此也决定了未来CT替换球管需求的不断扩容,国产替代步伐的必然加速。

同时,在行业竞争愈加激烈的趋势下,各方比拼的焦点也越来越向上游迁移。作为CT设备中价值最昂贵的核心部件,CT球管一方面需要满足高清晰度、高速、高功率、高可靠和低剂量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做到寿命更长、成本更低。CT球管的品质提升将直接助推CT性能的提高,最终达到降低医疗机构CT检查成本、惠及患者的目标。

在国内CT市场质量齐升的背景下,科罗诺司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凭借成熟的工艺,不断推出高性价比和具有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短期内就在国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据公司透露,目前科罗诺司还有多款产品在研,后续将逐步投入市场。同时,科罗诺司也将积极推广其OEM定制化服务,为国产医学影像企业的高端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

最新2亿融资,“小巨人”超群检测成国产制造的破局者

图:超群检测实验室

相信在未来,超群检测会持续发挥自身的技术积累,继续破解CT球管“卡脖子”难题,助力国产制造,为国内医学影像企业的高端化和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持,让每一位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