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作者:体育大生意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1月中旬,国际奥委会发布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的官方社交和数字媒体指南。指南中允许运动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内发布不超过两分钟时长的视频和音频,允许拍摄的地点包括奥运会开闭幕式、奥运村、比赛和训练场地等。这意味着在短视频时代,奥运参赛运动员有机会在个人账号上分享更丰富的奥运相关内容,运动员运营自媒体的空间日益广阔。

1月19日,第148期节目讨论运动员运营个人社交账号的得失。参与的三位“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前中国男篮队员孟铎,体育大生意大湾区产业总监谭力文。其中孟铎退役后向新媒体运营转型。在其制作的视频访谈节目《孟见你》中,孟铎采访了众多篮球界名人,向观众呈现篮球运动员的丰富内心世界。节目反响热烈,已陆续先后推出十余期。孟铎的抖音账号也积累了超过1400万次点赞。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本文为本期节目精华摘要。

奥运运动员可分享比赛场地短视频

张闻:最近国际奥委会发布了新的社交和数字媒体官方指南,允许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的参赛运动员,在自己的社交账户上发布参加奥运会的视频、音频。数字媒体是运动员参与媒体的一个新渠道。过去有不少运动员成功转型为媒体人的例子,例如担任比赛解说员。而在数字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更多人开始做起自媒体。

今天的其中一位嘉宾,就是运动员转型为社交网络自媒体大V的例子,他是前中国男篮队员孟铎。不过在于孟铎交流之前,想先请老朋友谭力文聊聊,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在这时候修改关于奥运会对运动员社交媒体的规定呢?

谭力文:大的背景在于数字媒体已成为媒体传播的大势所趋。这几年更新增了短视频这一媒介。国际奥委会势必重新思考,怎样利用这些富有活力、浏览者众的平台。

我查阅了2022年北京冬运会的官方社交媒体指南,当时原则上只允许运动员分享静态照片。在开闭幕式、比赛场地等核心场景中,运动员不能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相关动态视频。巴黎奥运会放宽了限制,运动员在开闭幕式、奥运村、比赛场地都可以发布视频。视频时长要在两分钟以内,比赛场地相关的内容则只能是在赛前或赛后的一小时外拍摄。

巴黎奥运会可分享内容的形式增加了,不过对商业广告仍有限制,避免有品牌通过社交网络的松动找运动员做商业推广,损害官方赞助商利益。指南中罗列了一些运动员通过分享视频来参加广告营销的手段,相关内容仍在禁止发布的类别里。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巴黎奥运会参赛选手可在社区分享更丰富的赛事内容

张闻:确实,新指南赋予运动员更多权限,但没有改变保护持权媒体权益的前提。国际奥委会推动新政,自然是为了让更多有趣的奥运内容帮助带动大赛气氛。孟铎,您参加过不少国际赛事。过去参赛的时候是不是也遇到过各种社交媒体限制?

孟铎:其实遇到得比较少。不过那时候大家对这一方面的意识不是很强,并没有觉得要分享太多东西。对于短视频分享、图文分享等形式的概念也不算特别清晰。所以有很多美好的瞬间其实没能被记录下来。

张闻:现在有不少CBA球员在结束后会开个直播。您印象中是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玩这些东西?

孟铎:我个人第一次真正直播应该是在2017年和赵睿一起。我们一起回答了很多粉丝提问,做了一系列互动。但当时仍然是没什么概念。只是后来听组织方反馈,参与的粉丝挺多,参与直播的体验也挺好玩。

张闻:参加社交媒体直播和参加电视或者我们现在的广播录播节目有什么感觉。社交媒体直播能第一时间看到粉丝反馈,是不是有种掌握主动权的感觉?

孟铎:首先当时有两个人参与直播,增强了互动性。然后我和赵睿都是比较外向的性格,直播时不会太拘谨,应该能给到观看者不错的回应。整体来说当时最大的体验是很有新鲜感。

做自媒体还原运动员心声

张闻:退役后孟铎加入到自媒体大军中。我看过您的一些球员对话节目,内容远比一场直播精致,显然需要您花不少心思制作。从玩票式参加直播到现在制作与传统媒体属性更贴近的精品节目,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孟铎:刚开始做自媒体感觉还是挺难的。要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还要寻找一些所谓的“网感”。当时我也完全不懂短视频的逻辑,只是靠亲力亲为,写大量的脚本和笔记,寻找更好的呈现方式。我也向一些在新媒体方面接触更早、有一定成绩的球员学习,吸取他们做得好的经验。

到后来做球员对话节目后,我发现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学习,自己已经有制作对话节目的能力。其实我很早就想做类似节目。一方面是看到不少NBA球员也有类似尝试,金州勇士球星格林还成立了一家新媒体公司。显然相关内容有吸引力,发展趋势不同。

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我对球员的了解,去还原一些运动员更真实的想法。我观察球员和球迷、粉丝观察球员的角度有很大不同。例如一场比赛输了,球迷因为不了解球员个性和运动员的整体心理,对他们有一些误解。所以我想及时呈现出他们最真实的状态、感受和表达。

作为运动员,我和其他运动员可以以同行乃至朋友的关系交流。有些敏感问题,大家想知道真相,但球员不愿意对传统媒体回应。而在对话节目中,我和受访人以朋友方式对话,先令交流的气氛放轻松,再通过我的视角慢慢把话题引导,这样就能让运动员打开心扉,带出真实的东西。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丁彦雨航、赵睿、孙铭徽等球星先后亮相《孟见你》

张闻:最后一点尤为关键。传统媒体人的优势可能在于表达比较流畅、提问比较专业,但也会遭遇一些采访瓶颈,例如你客气的问对方客气的答,最后没挖出什么独家信息。而运动员就有天然优势,自媒体的形式又不会太沉重,可能让您来对话一下子就“有料了”。

孟铎:这背后是一个信任的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有的人怀着好意提问,有的人会试图引导出一些话术,从而博取流量。久而久之,有人就对媒体失去信任。而我作为运动员,跟他们有相似经历,同时又有长时间相处所建立起来的情谊与信任。他们相信我不会曲解他们,自然也会透露更多的真心。

谭力文:我印象很深的一期是孟老师采访丁彦雨航。当时小丁很久没接受媒体采访,在过去的采访中也甚少透露很私人化的内容。但是在这期对话汇总,我们感受到伤病对丁彦雨航的影响。可见运动员之间对话与运动员跟媒体对话,是两种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产出。

运动员自媒体存在双刃剑效应

张闻:孟铎,您做了一年自媒体,觉得自己现在更像运动员还是更像媒体。

孟铎:坦白说,现在我确实不太像运动员了,基本上就是媒体思维加商人思维。现在我自己也成立了新媒体公司,有些源于过去运动员身份而来想法或者特质,现在逐渐消退了。在运动员状态下,难免会觉得自己有点光环,心态上也有点倨傲或者“傲娇”。但如果你用这种心态做自媒体,是很难成功的,除非你是超级明星。你不是自带流量和粉丝的超级明星,如果不下沉、不放低姿态、不让大家更容易接近你,你就行不通新媒体这条路。

在新媒体赛道上,你需要既接地气又真诚,既有热门内容又有思想。想单靠拍个段子或者随便剪辑就能有流量过来,是不太可能的。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孟铎把“接地气”姿态带到新媒体事业中

张闻:您刚才提到格林、提到商业思维。格林是一名现役球员,他的一大争议就在于作为现役球员兼备了媒体、商人的身份。如果你在训练的时候都在想着这些训练内容一会儿怎么剪出来、发出去,你是不是就会脑子里都是杂念,做不好运动员的本职工作呢?

孟铎:是的,我非常赞成运动员做自媒体的双刃剑效应。好的地方在于社交媒体呈现出运动员更真实的生活,不好的地方在于会破坏运动员的专注。例如假如突然拥有一波很大的关注,你能不能承受得住流量的冲击和反噬;你的言行会不会被放大,从从而引来黑粉或者网暴;你能不能拿捏好流量和口碑之间的关系、如果避免为了流量而尺度“玩过头”……能不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跟你的人生阅历有关。阅历越丰富,看待问题越多角度,思路不会被局限在某一角度里面。

张闻:观众的想法可能会变化。今天觉得运动员通过社媒多角度展示自己生活比较有意思,明天可能就会在运动员输了比赛后批评他没有认证准备比赛。

谭力文:我坚信绝大部分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都是绝对投入。把玩社交媒体说成不务正业,有点过于片面了。运动员都梦想登上最高领奖台夺得冠军,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玩社交媒体属于能帮助调节运动员心态的方式之一。所以运动员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其实是正常不过的。

短视频平台将争夺合作奥运选手资源

张闻:我还想到一个问题。现在运动员发声的渠道比以前多。以前他们只能等着记者采访,记者问什么回答什么。而自媒体时代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形式发声,有更强的主动性。不过运动员日常压力比较大,加上社交网络的一些特性,似乎会使他们又会担心说错话导致形象受损,结果在社交网络上也变得有点拘谨,好像很在意自己的“人设”的样子。孟铎,据您了解运动员真的希望向外表达吗?

孟铎:我觉得运动员本身是愿意分享的,只是像主持人所说,有外界环境驱使他们逐渐变得不愿意说那么多了。赛季进行期间,运动员的生活还是比较单一的,不断地处于训练、赶路、比赛的循环中。这个循环里并没有太多好的平台、环境给他们去表达,用心聊一些东西。所以我现在做的事情,也是希望改变这种状态,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声。

张闻:这涉及到一个多年来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主流选择是当教练或进入体制。媒体也是一个重要去向,国内外不少解说员、评论员都是运动员出身。自媒体出现之后,做媒体的门槛稍微降低了。您在切入自媒体赛道时有没有发现哪些能力可能有点跟不上?您会希望有什么培训或活动帮助运动员更多地运营自媒体吗?

孟铎:到这个时代,新媒体应该称为运动员的必修课。因为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假如他们不去发声,事情就容易朝着不好的方向演变。例如两位球员在场上发生冲突。非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有人带节奏,引起双方粉丝互掐或者其他争议,最后会给运动员、球队带来更大的困扰,这显然是不理想的。所以我确实希望有这一类培训。专业媒体人看事情的视角和运动员不一样,他们的专业知识也能帮助到运动员理解一些事情应该怎样回应、澄清。两种认知角度的优势结合起来,就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对话孟铎:制造1400万点赞的球星访谈《孟见你》

孟铎在球员时代接受采访

张闻:巴黎奥运会为运动员分享奥运点滴生活创造了新契机。运动员应该怎样利用社交媒体自我宣传?或者在短时间内扩大收益?

谭力文:不少运动员的动态分享都挺有意思。例如羽毛球国家队的陈清晨、贾一凡,比较喜欢发队友之间的日常互动。这传递出队内的融洽气氛。巴黎奥运会扩充运动员的发布内容范围,我们肯定能看到全新的奥运相关内容。譬如以前的分享内容局限于运动员村,现在运动员甚至能发一些在赛场上准备的视频了。如果把握好一些发布节奏,就会出现很好的传播爆点。当然,视频拍摄、社交媒体分享均以不影响备战和比赛为前提。赛前运动员难免紧张,是不是能利用好赛前一小时这个发布窗口也不好说。

不出意外的话,巴黎奥运会期间会有多项短视频与明星运动员的独家合作案例出现。巴黎奥运会开的这一道口子,可以给运动员创造了与社交网络平台合作的更多机会,形成最直接的收益来源。

孟铎:记录既会分享给大家,也是留给自己的纪念。这是很好的事情。多年后再来看当初的记录,你会找回当年的画面感,找回那一刻的享受装填。

张闻:今天的交流让我意识到,运动员的日常生活比较闭环,但环外又有非常嘈杂的声音,使得运动员在自我展示的时候,不得不设置一些防线。无论是运动员自己做自媒体,还是做自媒体和其他运动员沟通交流,实质上都在拉近运动员与外界的距离。这种距离的拉近,应该是媒体传播迭代的其中一个好的方向。希望大家在这个方向都能越走越远。感谢两位参与今天节目,我们下期再会。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Osports全体育、抖音和PEXELS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