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央媒点赞!成色更足,年味更“农”!

作者:瞰北辰
央媒点赞!成色更足,年味更“农”!

新春临近,津郊年味渐浓。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古镇灯展喜迎全国游客,北辰区青光镇“青盛河畔”稻田活力满满,蓟州区特色景区及农家院预约火爆,富含津韵津情的农文旅活动在津郊各处举行。天津市第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众多来自乡村的代表带来各区域农文旅发展的特色经验和针对天津市农文旅新业态发展的建议,共同助力天津农文旅品质提升。

津郊乡村游 年味更“农”

“现在反复思考的议题是我们怎么样能够使得农文旅深度融合,利用好我们现有的区位优势,把一产和三产有机结合起来。”天津市人大代表,北辰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晖介绍,作为天津市近郊的北辰区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说我们双街村、韩家墅村、青光村等都有创新农文旅项目。我们打造了双街村示范大棚产学研基地、红光农场产学研科普教育基地,韩家墅村打造了一个‘墅外桃源’农文旅项目,去年还打造了一个婚礼主题公园。这些都是我们乡村基层最有活力、最有思想的农文旅创新。这些创新项目中,我们主要就是给村镇创新主体‘松绑’,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在创新中学习、发展。”去年,北辰区也申请了农业农村部相关资金,打造“红色河头,绿色双口”项目。现在该项目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其中1.2亿元都投入在农业产业上,为未来区域农业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千年古镇杨柳青地处京杭大运河畔,历史悠久、文脉昌盛,镇区既有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居民建筑群以及“华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文昌阁、普亮宝塔等历史文物古迹,同时还孕育了杨柳青独具北方特色的运河文化、大院文化、年画文化、赶大营文化、民俗文化。

“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回暖和城市近郊游的兴起,杨柳青镇文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我镇将以发展壮大文旅产业为目标,挖掘好、用好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推动农文旅、商文旅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杨柳青镇高质量发展。”天津市人大代表,杨柳青镇党委书记、杨柳青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宫克明提出了《关于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议》,其中提出了目前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给出了“坚持规划引领,金融支持、产业政策赋能,促进农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项目点状供地,优化审批流程,增强农文旅产业发展后劲”等解决方向。

“杨柳青年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很高,近年来,古镇也在延伸年俗文化IP,春节期间灯展就进一步扩大了杨柳青年俗的影响力。例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天津市杨柳青国潮灯展,已经是第二十七届,更是迄今规模、范围最大的一届。”宫克明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杨柳青古镇将深挖杨柳青年画、民俗等优势文化资源,组建更多的特色文化队伍,鼓励开展民俗文艺作品创作,增加景区戏曲、相声等传统民俗文化展演;开设非遗文化讲堂,增加年画、风筝、剪纸等非遗制作体验,丰富景区文化活动,确保古镇景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以常态化的民俗文化演出和非遗体验集聚古镇人气,激发景区活力。

“做优现代都市型农业,我觉得特别契合我们津南区八里台镇的实际。”天津市人大代表、八里台镇党委书记刘伟说,新的一年,八里台镇将进一步发挥西小站村“红色+绿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以点带面,一村一特,大力发展南义葡萄、北中塘西红柿、小黄庄元旭君子兰等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增收,持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加快和美乡村建设。

生态好服务优 乡游品牌快速发展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建设宁河七里海镇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片区。“我们要在守护好七里海‘绿水青山’的同时,突出‘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赛事’‘生态+科创’,坚持‘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打造‘重走方舟路’、贝贝生态农场‘升级版’,高标准谋划七里海湿地‘国际生态教育中心’、路亚国际垂钓公园等项目。”天津市人大代表、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介绍,宁河区已陆续推出“宁河宴”“渠梁之夜”城市河畔音乐节等活动,不断丰富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该区也将发挥区位、生态、种业优势,聚焦七里海香蟹、津沽宁河大米、馫天河猪肉“新三宝”,以及红瑶红薯、岳川辣酱、东棘坨麒麟瓜等“网红”农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打响“津沽七里海”品牌,推动“单品变爆品”“土货变潮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蓟州区作为天津市传统旅游区,也在加强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质量,扩大文化旅游品牌和名片。农文旅活动并重线上线下的宣传,打造农业特色小镇,发展采摘文化体验经济,焕发出新生机和活力。

蓟州区素有京津“后花园”的雅号。“今年我们将会推出一些新的旅游产品,包括蓟州溶洞景区会有环幕的电影;我们津围北二线俗称‘最美公路’,也将会有更多观景网红咖啡馆等;蓟州区今年一共有26项文旅项目将会新建或者续建,我们可以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天津市人大代表,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郑伟龙介绍,“为提升旅游质量,我们今年推出了‘艺术体育点亮乡村’,我们会选择一些特色的乡村,重点打造以音乐、诗歌、摄影为主题的特色小村庄,为我们乡间的农家院和民宿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在擦亮蓟州文化旅游的新品牌和名片方面,蓟州区也将加强线上线下的宣传,全年将会谋划和组织40项重要的文旅活动。“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吸引四方的游客到蓟州来旅游;同时也注重线上的宣传,与各种网络达人、新媒体合作,将创造一些更好的蓟州文旅宣传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包括蓟州区的下营镇在内,今年蓟州文旅将会重点打造3个市级旅游片区。比如黄崖关长城的国际马拉松赛,下营镇的村BA赛事;已经在古村落里面跑马拉松的“村马”等品牌活动都将延续。“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活动的影响力,擦亮文化品牌,把活动组织得更加有声有色,以文旅产业来助力乡村振兴。”郑伟龙说。

以往,冬季是北方山区旅游的淡季,但是今年蓟州区穿芳峪镇最新推出的景点“悦水梦园”打出了“冷热组合拳”。景区在室外有雪爬犁、冰轨等玩雪的体验项目;在棚室内又有农耕采摘、农事体验,还包括室内的温泉体验,为游客带来了“冷热组合”的享受。津郊各类农文旅融合创新项目,已焕发出乡村游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