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闪电评论|做示范做表率走在前 绘就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美丽画卷

作者:理响中国

日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全省“三农”工作。

回眸过去,“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粮食稳产增产再上新台阶。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2023年山东推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粮食生产成绩亮眼,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1131亿斤、单产899斤,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12.6%。齐河县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以全链条推动粮食稳产增产,“吨半粮”示范区平均亩产1553.2公斤,实现预期产量目标;桓台县起凤镇夏七村玉米亩产902.4公斤,比往年提高了200多公斤,丰收的土地上孕育着新的希望。山东省聚焦“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等问题,在稳面积、提单产上两手发力,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闪电评论|做示范做表率走在前 绘就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美丽画卷

聚焦特色,聚焦效益,乡村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千年传承的文化传统,孕育了山东独有的“土特产”。东阿阿胶、德州扒鸡、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章丘大葱、龙山小米、周村烧饼、微山湖松花蛋……具有历史基因和独特优势的“土特产”展现了山东农业品牌的雄厚实力,蕴含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山东发挥“土特产”优势,成功打造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10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冠县灵芝远销韩国、新加坡,山东临朐县出口日本、欧盟,沂水产沙琪玛占据全国1/4的市场,量大质优的山东“土特产”乘着“对外开放”的东风,搭上电商与文旅发展快车,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唱响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振兴歌”。

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山东聚焦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持续加力,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基础设施完备度、生态环境满意度,一个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村庄次第出现。临沂市长明村推动汪塘治理、道路硬化、广场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扮靓乡村新颜值,打赢一场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翻身仗;潍坊市山阳村摒弃了采矿致富的路子,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千年梨园”“红峡湖”“飞云阁”等景点,打造了和美乡村生态宜居的齐鲁样板。小村庄折射大变化,通过对卫生改善、增绿补绿、环境保持等工作发力,齐鲁大地上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闪电评论|做示范做表率走在前 绘就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美丽画卷

系统治理、多元参与,乡村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山东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多姿多彩品牌活动,构建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在文登区大水泊镇,信用分靠前的党支部和村民会受到村级诚信基金、优先发展党员、农村合作医疗补贴等奖励,村民们得到了极大的实惠;在山东莘县,依托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阅览室等阵地资源,开展理论宣讲、农业惠民政策科普、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等志愿服务,营造农村文明新风尚的阳光氛围。齐鲁大地上,乡村治理体系日益完善,乡村文明建设日益取得明显成效,农民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

稳岗拓岗、联农带农,农民收入增长再上新台阶。山东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邀请专业人士为村民讲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农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利用、农机补贴政策等有关内容,培育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在烟台市栖霞市,庙后镇党委整合27个村,建设智慧化高品质大樱桃示范园,首次分红突破50万元;在济宁市微山县,各级各部门聚焦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领域,强化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脱贫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通过稳岗拓岗、联农带农,通过守牢“两条底线”,提升了农民素质,推动了资源有效整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满分答卷”。

闪电评论|做示范做表率走在前 绘就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美丽画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乡村振兴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齐鲁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将更加充满魅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美丽画卷必将更加美丽,定会汇聚成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力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