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字赋能:千年石刻会讲课

作者:七一客户端

古韵悠悠,草木苍苍。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自初唐开凿,至两宋达到鼎盛,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其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石刻虽不语,却在数字赋能下,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感悟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大足石刻依然闪烁着光芒。

创建一个模型

2023年4月28日,重庆市大足区昌州小学四年级二班的蒋丽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利用AI画一幅自画像。

“快乐,草原,男孩,唱歌。”

“卡通,女孩,高马尾。”

同学们接二连三地向AI工具“石魂大模型”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不一会儿,屏幕上便出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画像”,大家惊喜连连。

“我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也体会到了科技的奇妙。”一名同学对AI作画赞叹不已,“我们青少年应该多学知识,勇于创新!”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有趣,更激发了孩子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好奇与热情。“石魂大模型”设计师申长松介绍,思政课有其独特性,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练习题目来巩固知识,而是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育人。“石魂大模型”恰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适合思政课的教学工具。

“石魂大模型”的产生,要追溯到更早的时间。

“大足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石刻文化、红色文化、重汽文化、五金文化、非遗文化都在大足区内有所体现。”大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唐帮勇说,“我们从2022年就开始谋划‘大足石刻进校园’项目,挖掘文化资源中的育人价值,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石魂少年’。”

作为该项目的技术支撑,“石魂大模型”应运而生。该模型包括了自然语言对话、绘画创作、图像理解等多种功能,既是学生课程实践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教师只要向模型输入年级、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模型便自动生成可供参考的教案,帮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共享一门课程

“大家请看,这龛石刻里,母亲望着即将远行的儿子,千叮咛万嘱咐,母亲身后的父亲好像正在宽慰她……”

1月10日,宝顶实验小学的“金牌小导游”税明洁热情地向游客讲解石刻文化。来来往往的游客都被她精彩的讲解吸引,驻足欣赏。待税明洁讲解完毕后,大足石刻研究院讲解员于利娟细心地帮助她分析讲解中的优缺点,并帮助完善讲稿。

数字赋能:千年石刻会讲课

近年来,宝顶实验小学将大足石刻文化引进校园,打造了“石刻小导游”等特色课程。小学六年级在读的税明洁,已有3年的“导游”经历。“在讲解中,我学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知识,还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税明洁回忆,当她第一次从石刻中了解到父母抚育子女的艰辛历程时,止不住地落泪,感念父母含辛茹苦养育自己。

在宝顶实验小学校长刘圣萍的推动下,学校还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石刻小导游”。师生只要点开“石魂少年”微信小程序,就能在“教育资源”的页面上找到该课程。“石魂少年”小程序背后的云网格,汇聚了“大足石刻进校园”项目前三批试点的53所学校精心研发的课程,成为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宝库。

数字赋能:千年石刻会讲课

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2023年11月,“大足石刻文化进校园”项目在大足区全面铺开,囊括了全区所有学校,由各校依据各自校园特色以及地方文化属性,开发“一校一品”校本课程内容。

目前,大足区有4.3万余名学生、4.5万余名家长在“石魂少年”小程序上完成了注册,有4800余名教师在“石魂少年”小程序上完成了注册并创建班级超过3500个。

打造一个场域

冬日的大足区西子湾风和日暖,龙水湖烟波浩渺。在西子湾文化共享空间,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同学们正在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大足石刻是一门集雕刻、彩绘、贴金为一体的艺术,现在请同学们转换一下角色,成为小小的石刻彩绘师,用鹅卵石代替石刻,用丙烯颜料代替矿石粉,体验一下古代的彩绘。”“绘石成画”课程中,来自龙西中学的美术教师毛义春正在教同学们在鹅卵石上作画。

数字赋能:千年石刻会讲课

毛义春画鹅卵石画已有二十多年,是一名资深画师。依托鹅卵石画这门特色课程,龙西中学研发了91页的校本教材。每节课,在正式作画前,毛义春都会带学生了解大足石刻中的彩绘元素,引导他们感受石刻中蕴藏的价值内涵和审美意蕴。

龙西中学鹅卵石画课程、宝顶实验小学剪纸课程、中敖小学火龙课程、大足三小鲤鱼灯课程、西禅小学棕编课程……西子湾文化共享空间内,入驻了大量的大足区“一校一品”特色课程,供老师和家长选择。

“思政教育的一大难点是场域的选择。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中心五基地’的沉浸式数字思政新场域,并设计丰富的数字思政实践活动。”“大足石刻文化进校园”项目组负责人夏旭华介绍。一中心是指大足宝顶综合实践中心,五基地指龙岗一小少年国际会客厅、拾万五彩稻田基地、石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双桥重汽博物馆、西子湾文化共享空间。

龙岗一小党总支书记陈茵说,未来,在龙岗一小少年国际会客厅,孩子们用手指轻点,便能看到修复石刻的全过程,了解大足石刻数字化保护成果,更加沉浸式地参与思政课堂。老师也可通过游戏来引导孩子培育热爱科学的精神,完成课程思政的要求。

数字赋能:千年石刻会讲课
数字赋能:千年石刻会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