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因战俘营过于舒适?1000多日本兵手持餐刀越狱,冲出来后却傻了

作者:长江大中华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杀身成仁几乎是每一个英雄的标准,也是儒家用来考核仁德的标准,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坏仁义,但在战争时代,“被俘”是无法避免的。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建立者是亨利·杜南,他创立红十字会,各国签署的第一份公约是《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因战俘营过于舒适?1000多日本兵手持餐刀越狱,冲出来后却傻了

有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在1899年7月29日海牙第二公约《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当中就已经首次提出,1929年日内瓦第二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就完善了人道待遇和保护战俘的说明。

但日本完全撕碎的公约,德国在战争后期,也不顾公约限制,但是同盟国却给予了战俘们优待,二战时期澳大利亚对日本仇恨值很深,但他们还是选择给予优待,这种优待造成了一起越狱事件。

因战俘营过于舒适?1000多日本兵手持餐刀越狱,冲出来后却傻了

考兰,并非澳大利亚国宝袋熊“考拉”,而是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中西部的一个旅游小镇,最受欢迎的也不是风景,而是葡萄酒,考兰从19世纪就开始种植葡萄,1970年之后,这里成为了新南威尔士州知名的葡萄酒产地,不过在二战时期,这里建立了一个考兰战俘营。

二战期间,考兰还是人烟稀少的农业区,因此盟军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战俘营,关押了两万多战俘,主要是意大利士兵和日本士兵,大部分都是海军,还有空军,根据兵种不同,还会分区域进行关押。

更加激怒澳大利亚是一张照片,澳军的情报人员乔治伦纳德在新几内亚岛被日军抓获,他不仅受到了拷问,还被拖到沙滩上处刑,在围观当中,战地记者拍下了照片,这张照片可是深深刺痛了澳大利亚人的心。

因战俘营过于舒适?1000多日本兵手持餐刀越狱,冲出来后却傻了

以至于在新几内亚战争时,20万日军想要投降,但遭到了澳大利亚的拒绝,这一战仅仅只有2万人左右回到了日本,不过澳大利亚对于俘虏的战俘,还是给予了人道保护和待遇。

考兰战俘营的日军不仅可以打棒球、相扑、麻将,就连饮食上面也是给日本人提供鱼类,而被俘的日军只需要执行砍树、种地一些简单的体力活,这可比日军人道多了,但依旧有人不满,就谋划一起越狱。

因战俘营过于舒适?1000多日本兵手持餐刀越狱,冲出来后却傻了

他叫丰岛一,是日军一个飞行员,1942年2月24日被俘,他是第一批战俘,在之后的两年,有1104名日军被关押在此,作为“资格”最老的的战俘,说话分量很重,澳大利亚给予的优待并没有让他们满意,但也不敢暴动。

直到1944年,考兰监狱人满为患,澳方打算转移一部分日军,这让丰岛一感到了危机,他认为这是澳军要对他们“下手”了,因为他们以前也经常这么干,丰岛一将日本战俘聚集起来,所有人都达成一致,打算孤注一掷杀出去。

他们找到一切能够搜寻到的武器,每个人都藏了一把餐刀和调羹,丰岛一拿着棒球棒,指挥暴动日军冲出了监狱,然而没想到刚刚打开战俘营大门,十几个澳军拿着重机枪守在门外。

疯狂的日军没有停下脚步,澳军一声令下,一颗颗子弹射了出去,但是日军分散了逃跑方向,有人翻越了铁丝网,这次暴动一共逃出500名日军,虽然他们彻底自由了,但是逃出去一看,彻底傻眼。

考兰附近是一望无际的荒地,连丛林都没有,白天酷暑,晚上又冷,连吃得都没有,澳军立马展开搜捕,不愿回战俘营的士兵又一次反抗,澳军损失两个士兵,这让他们决心不再心软。

反抗的日军全部倒在了枪下,只有200人被活捉了回去,经过这次暴动,澳军取消了许多优待条件,直到战争结束,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恢复,建交往来,日本还在考兰投资建设了一座日式花园。

日本人在花园当中,为死去的战俘修建了墓地,若是当年丰岛一他们乖乖待在战俘营,这些人或许还能够活着回到日本,但二战时期,日本都恪守的自杀精神,以死亡为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