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作者:史海沉沉烬如霜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引言

司马光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知有也。

欧阳修说:盛哉,太宗之创业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李世民武功定江山,平定天下结束隋末乱世;文治开太平,用贤臣,轻徭赋,创贞观之治。

那么李渊为什么选择了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呢?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李世民眼光长远,志向远大

隋朝末年由于杨广穷兵黩武,屡兴刀兵,致使国内民不聊生,百官也是怨声载道。杨广却不知悔改反而猜忌大臣,擅杀文臣武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国内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逐渐有一些手握兵权的贵族也开始听调不听宣,阳奉阴违最后发展成了武装割据。

李世民此时还是少年,但是他眼光长远,从当前种种迹象中看出隋朝气数已尽,并且觉得此时起义,必定大有可为。于是开始广招门客,网罗江湖豪杰。他虽然身处名门,但是却为人低调亲和,从不摆世家公子的架子,他经常仗义疏财,他的这些举动非常对各路江湖豪杰的胃口。很快他身边就聚集了各种群侠大盗、能人异士,并且一个个都愿意誓死效忠。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之后李渊任职太原留守,成为山西、河东最高军事长官,李世民开始向他进言,鼓动李渊起义。李世民说:“唐本就是我们的封国,太原就是唐所在之地。如今我们来到此处,是为天赐良机,赐予却不取,灾祸将要临头。”随后李渊听取其建议,在太原举旗反隋。

李世民在乱世之中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他并非池中之物,不想久居人下,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并且不停的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李世民战功赫赫,功高盖主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有高阳贼酋魏刀儿,来攻太原,李渊进攻魏刀儿,深入贼人阵营中,被人包围。李世民用精锐骑兵突围而进,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李渊。

之后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主动请命攻打河西,攻下河西后恩威并施,宣布一系列政令,让其在众多起义军中声名鹊起。因此大功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李渊称帝之后李世民又为李渊三清割据势力。讨伐薛举、薛仁杲平定河西陇右;击败宋金刚、刘武周保住太原,并平定代北;虎牢之战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军阀势力,至此李唐才真正平定华北,坐稳江山。自此李世民战功赫赫,在军民中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班师回京,受到长安军民的隆重迎接。武德四年十月,李世民之功高普通爵位封号已经不足以体现他的彪炳战功,故封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仅次于太子。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李世民却不是太子

此时李世民早已位极人臣,又深得民心,在军中又有大量的人脉。那么为什么李渊不选择李世民成为他龙御归天后的继承人呢?其实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李渊家庭的情况就可以得出原因,原因有三:

一是太子李建成功绩和能力不在李世民之下

李建成被誉为功劳最大的开国太子,论战功李建成是一点也不输李世民。在起兵之初,李世民领右路军,李建成领左路军,建成率军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然后攻克长安,夺下隋朝都城。之后刘黑闼引突厥作乱山东,建成太子请命亲征,最终平定山东叛乱。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李建成在受封太子后,身为国之储君不应该以身犯险,并且天下初定,需要他在朝廷中协助李渊处理政务,之后也就很难在看到他,领兵出征了。这也给了李世民更多领军出征和攫取军功的好机会。

李建成在政治方面的远见、治理天下的理念和做法也甚至比李世民更具老练和成熟。李建成个性仁厚,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并且常能提出治国良策。所以之后一些学者说即使李建成成为大唐第二代君主,成就不一定比贞观之治差。

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合理合情,更能使江山稳固

李建成是李渊的嫡长子,在封建时期“立长立嫡”是皇位传承的法理。在这一点上李建成就比李世明更具有优势。

其次李渊看到隋文帝,废长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导致天下大乱,隋二世而亡的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杨勇,杨广都在军事政治中都是佼佼者,这和眼前的李建成,李世明何其相似。李渊深怕步入隋朝的后尘,所以不敢轻易打破传统,担心像隋朝一样亡于二世。

平衡各方势力,为了自己可以多做几年皇帝

李世民在天下初乱时期就看到了逐鹿天下,问鼎九州机会,并鼓动李渊起兵。以他的远见和雄心也岂会只是安心做一个秦王,然后让别人来坐天下。我想李渊也知道李世民的野心,所以立李建成为太子,这样可以平衡李世民的势力,不会再发生像杨广一样为了皇位杀兄弑父的惨剧。你要知道就在离他们不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争夺皇位杀兄,杀弟,弑父,弑君的事真的是一点都不新鲜。

李渊为什么不选李世民当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结语

虽然李渊最终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立李建成为太子。但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竞争关系并没有因为李建成成为太子二缓和,反而更加激烈。他们两位都拥有一批忠诚于自己和热衷于权利的拥泵。他们要为了自己、家人以及追随他的人拼一拼。权利之争一直是非常残酷的,尤其是皇位之战更是你死我活。代历朝历代还没有那个争皇位失败后能善终的。最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赢得了皇位,成为了唐代第二代君主。虽然李世民是通过杀了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的,但是李世民执政之时开创的贞观之治真的是绝无仅有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