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无人生还!俄军伊尔-76被击落,到底是谁干的?

作者:安静的Littleorange

这件事发生在1月24日,当天本应是一个喜事——乌俄两国有65名战俘要进行交换,他们终于可以回到故乡亲人身边。这批战俘经历了战火洗礼,在战俘营中渡过黑暗岁月,终于盼来这一天。他们中的一些人已被监禁一年有余,对和平的家园充满无限思念。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到达交换地点、重获自由与生命的前一刻,载着他们的伊尔-76运输机却不幸坠毁,机上所有人遇难。据目击者描述,飞机先是在空中发生两次爆炸,然后坠落在村外不远处的田野上,随即又发生一次巨大的爆炸。这让人扼腕,实在令人痛心。本是载着生命与希望的飞机,转眼成了葬身之处。

事发之初,各方反应激烈,你来我往指责对方。乌克兰否认击落飞机,质疑俄罗斯未通报航线;俄罗斯则严词攻击乌克兰违约开火。风波一时间难以平息。

乌克兰发言人迅速撤回了之前夸大战果的说法,不承认击落,但也未否认。他们声称需要继续调查,无法证实飞机上是否真的载有战俘。同时,他们反过来质问俄方未按惯例提前通报飞行计划,导致战俘陷入危险。

无人生还!俄军伊尔-76被击落,到底是谁干的?

俄罗斯方面则强调己方事先告知乌克兰此次航线安排,以往也都是这样进行的。他们声称乌克兰此举无异于蓄意袭击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战俘,性质极其恶劣,必须追究责任。

关于飞机上是否真的载有战俘这一点,俄罗斯尚未公布确凿证据,我们只能保留判断。毕竟坠毁地点在俄罗斯境内,想要查明情况并非易事。

无人生还!俄军伊尔-76被击落,到底是谁干的?

▲1月3日进行的战俘交换

但我们注意到,乌克兰官方在后续声明中也没有否认战俘身份,他们只是说无法证实。那么至少可以推断,乌克兰方面也没有证据证明机上没有战俘。

既然双方都确认当天原本有交换战俘的安排,那么战俘很可能确实在机上也说得通。毕竟,此前的交换也都是由俄罗斯派遣运输机将乌克兰战俘送到边境。实际情况我们还需进一步调查。

无人生还!俄军伊尔-76被击落,到底是谁干的?

那么,关于航线事先通报这一点,俄乌两国的说法存在出入。我们需要查明确凿证据。即使确有通报不畅或误解,但这也不应成为开火的理由。因为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不明白,战争中误击本国战俘运输机的严重性。

所以,不管通报是否到位,乌克兰方开火本身就令人无法接受。这是否乌克兰军方对快要回国的战俘存有敌意?抑或是基层士兵 年轻气盛,在得知俄机入境后按捺不住扣动扳机?亦或这起事件只是误报误击,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意外?我们都难以断定。

但无论如何,这起事件已经造成无法弥补的生命损失。我们必须反思:战争中哪一方都不应轻视战俘的生命安全。他们已经无法影响战局,不该成为泄愤或者打击目标。

人道主义精神告诉我们,任何战俘都应受到保护和善待。他们都是别人的儿子,都是活生生的人。在交换前夕夺走他们的生命,这种行为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我认为,这件事更应该提醒我们:和平与人道比什么都重要。正义不是建立在仇恨之上的,只有宽容与理性方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

孟子云:“人皆可以为尧舜”。和平理应属于每一个人。

这场战争已持续多时,我们更需要理性与宽容。不管事实最后如何判定,我们都必须保持理性,坚持人道主义。只有和平方能结束苦难,我们必须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问题。